2012年全市公安工作打算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安工作,深入贯彻市委十届十次全会、市政府十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市"转方式、促两型、打好'三大战役'"的工作大局,进一步树牢服务大局意识,深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全社会参与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重点抓好以构建"大情报"系统为重点的信息化建设,用信息化的手段创新警务、解放警力,不断改进和提升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水平,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驾护航。
(一)建立健全社会矛盾源头预防化解机制,强力确保全市政治大局稳定。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优先,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探索建立社会矛盾源头预防化解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暴力事件。一是完善矛盾纠纷滚动排查机制。加强情报信息网络建设,建立情报搜集预警工作机制,确保情报信息准确、及时。把"大走访"同"警民恳谈"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经常性、滚动性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推动走访联系群众、化解矛盾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把工作着力点更多地放在及时准确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准确掌握预警性情报信息上,推动党委、政府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努力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二是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机制。积极参与"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推动建立公安机关同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紧密衔接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努力为群众提供多元有序的诉求表达渠道。把调解优先的理念贯穿到执法办案全过程,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一般治安案件、轻微刑事案件和交通事故,更多地用调解的办法来处理。在派出所、交警队等基层单位全面设立调解室,尽量采取"多调少裁"、"多调少罚"等柔性方式来调处纠纷、化解矛盾,严防一般性矛盾纠纷转化为民事案件、民事案件转化为刑事案件,严防发生个人极端暴力事件。三是完善公安信访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公安信访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公安局长接访制度,严格落实部门警种接访制度,把带案下访、上门走访、预约接访、网上接访等各种途径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案结事了、定分止争。设立网上投诉"***",在*公安信息网上开通投诉渠道,明确专门人员、专门机构负责签收流转,传送到相应部门处理。针对执法不公正、不文明和不作为、乱作为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组织开展集中整治,预防和减少涉及公安机关的信访问题。不断加强和改进交通、消防、治安等行政管理工作,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措施,要广泛推行社会公示、社会听证制度,统筹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妥善回应各方面的关切,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
(二)积极构建社会治安打防管控体系,努力维护全市治安秩序。坚持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理念,按照全面设防、一体运作、有效管控、精确打击的要求,建立健全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专群结合,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是建立健全现代警务指挥体系。强化指挥中心的实战指挥功能,搭建情报研判与警务指挥一体化平台,综合引入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手段,建立统一、高效、权威的指挥中心。改变层层请示报告、坐等领导指示的指挥流程,打破按属地行政管辖权逐级下达勤务指令的传统指挥方法,扩大指挥半径,简化指挥流程,建立纵向减少指挥层级、横向畅通指挥关系的扁平化指挥模式,通过信息化设备实行点对点调度、可视化监督,实现接警快、反应快、处置快的目标。二是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建立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视频监控网、区域警务协作网和虚拟社会防控网组成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推进群防群治,扩充巡防力量,通过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形成"地网",提高社会面防范控制能力;完善视频监控网,整合各方面力量,在全市城区主要街道、公共场所、交通枢纽、治安复杂部位增设视频监控点,并大力推进"科技创安"工程建设,形成空中"天网",实现对社会治安的实时、可视、动态监控;建立*区域警务协作网,有效弥补三个城市之间的防控空当,实现治安防控的无缝对接。三是建立健全严打长效机制。牢树侦破打击主业意识,坚持严打方针,建立健全严打长效机制,努力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加大打黑除恶工作力度,严格落实"打黑除恶第一责任人"制度,加强打黑专业队的建设,实行发案责任追究倒查,确保年内涉黑除恶犯罪线索办结率达到***%。继续加强命案侦破工作,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制,组织专案攻坚,确保全年现行命案破案率达到**%以上。根据不同时期的犯罪规律和特点,突出快速反应机制,适时开展打击多发性侵财、打击"两抢一盗"犯罪等严打专项斗争,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加强禁毒工作力度,强化堵源截流措施,严厉打击毒品流入和跨区域贩毒活动。继续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适时开展重点行业、娱乐场所清理整顿,火车站周边治安秩序整治,涉危涉爆物品整治、交通消防安全隐患治理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不形成新的社会治安热点问题。
(三)切实推进信息化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致力提升公安工作效能。牢固树立科技强警的战略思想,坚持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坚持用信息科技手段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一是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着力抓好办公自动化应用、基础信息采集录入、公安"大情报"信息平台建设应用。进一步整合系统资源,加快与电信、银行、工商、*、海关等部门建立信息协作机制,导入社会信息资源为公安工作服务。建立健全情报信息汇聚整合和采集录入机制,严格落实基础信息录入责任和信息质量倒查责任,加大基础信息数据纠错力度,及时清理"垃圾信息",确保信息数据全面、准确、鲜活,严防发生基础信息"张冠李戴"等问题。同时,把信息技术同刑侦、技侦、网侦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侦查破案能力。二是创新人口管理。把"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等多种服务管理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办法,既提供优质服务,又依法加强管理,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活动;既加强人口流入地的管理,又加强人口流出地的管理,积极构建"两头抓、双向管"的管理机制,防止人口流动过程中形成管理盲点。同时,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城镇化、工业化和"三个一"的工作目标,以实现公民身份平等和迁徙自由为内容,逐步建立起适应两型社会要求的户籍管理制度。三是强化网络平台服务应用。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手段,不断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大力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公,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减少中间环节,努力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在网上投诉窗口设置"答复满意度"选项,在办证窗口设置"服务态度测评器",在***台报警台设置"报警服务调查"语音系统,及时接受群众对办理情况的测评,让人民群众直接感受到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成果。
(四)尊重民警自我价值理念,全力激发公安队伍规范意识与创新活力。充分尊重民警创造精神,进一步调动、激发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一是激发基层民警积极性。采取警力向基层下沉,财力保障向基层倾斜,干部优先从基层推荐选拔等措施,为基层民警提供工作保障,创造工作平台,发挥民警积极性。着力夯实基层工作,形成"工作有价值、精神有寄托、职业有追求"的干事氛围,为基层所队增添了生机与活力。结合深化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大力推动城乡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民警、驻村民警的作用,积极会同基层组织、社区单位,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管理,打造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平台。让一线民警在工作中能针对实际问题想办法,出经验,提高民警的职业荣誉感,真正实现"公安工作基础化,公安力量基础化",解决"机关臃肿,基层单薄"等问题。二是提升公安队伍公信力。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紧紧抓住最容易发生问题的执法环节,按照实战、实用、实效的原则,以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为重点,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细化执法标准,严密执法程序,强化执法监督,全面提高公安队伍的执法素养和执法水平。严厉整肃警风警纪,建立健全队伍管理规范,严格处理办法,针对队伍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开展专项督察行动,严肃问责追究,坚决按照既定规范进行查办,加大队伍违法违纪查处力度,保证队伍不触底线,不出问题,真正以铁的纪律带出一支铁的队伍,提升全市公安机关的公信力。三是实现考评体系科学化。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和检验公安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以科学的理念方法指导公安工作,树立正确导向,摒弃不切实际的考核办法,防止民警因压力过大而弄虚作假。民意调查方面,转变集中服务调查方式,按照"公安为群众服务,由群众来评价"的原则,将到公安机关报警、办证、投诉、处理等人员列入调查对象,并建立数据库,开发调查软件,同时将被调查单位分解到基层所队,在抽样一致,调查分开的基础上进行民意调查,并保证服务调查的真实性。民警考评方面。建立"德、能、勤、绩、廉"全能考核体系,对干部进行全方位评价,对民警进行分类考核,针对不同岗位职责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提高考评的针对性。
对全市经济发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建议市政府搭建全市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目前,市政府各职能部门所建的信息系统基本上没有实现资源共享。因此,建议以市政府牵头,统一谋划并协调政府各职能部门、相互建立有效的信息数据交换机制,整合共享多种社会信息数据资源。这样才有利于市政府及时掌握社会各方面的数据信息,分析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及时做出准确判断,制订相应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
(二)建议继续深入推进科技创安工程建设。科技创安工程惠及民生,科技创安工程的成败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建议继续按照"党政主导、市场运作、公安牵头、部门齐抓"的思路,继续扎实深入推进科技创安工程建设,构建牢固的城市治安防控体系,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三)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公安工作的投入。为了破解治安难题,全面提高工作效率,我局正在着手开展信息化建设、建设监管中心和警犬基地,建议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公安机关人、财、物的投入,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