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一些思考
近年来,我市经济迅猛增长,机动车辆日益俱增,道路交通越来越发达,人、车、路和交通环境之间不协调矛盾日益加剧。道路交通事故已经成为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建设。而交通参与者的综合素质、交通安全知识贫乏,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成为制约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一大障碍。因此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是道路交通管理的重中之中,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范交通事故,增强交通安全意识的强有力措施。而加强思想教育的关键又是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作为道路交通管理机关,如何搞好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是新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为此,作为基层宣教民警,结合自己在宣教工作实际情况,就目前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做粗浅探讨。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重在预防,是交通管理工作的前沿阵地,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通过强有力的宣传教育工作,可以缓解一定的交通压力,使广大民警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时间、精力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让有限的警力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从而更有力的预防交通事故,维护交通秩序,做好整体交通管理工作。但目前来看,由于宣传缺乏针对性,教育缺乏系统性,注重形式,忽视效果,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不大。 目前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一是宣传教育缺乏连贯性。宣传教育是时间性较长的一项工作。一个人已形成的恶习,要改变需要别人经常性的提醒、叮嘱。改变不良的交通习性也如此。只有当每位交通参与者从需要交警的约束,变为心中法律的自我约束,文明的交通也就形成。这是漫长的过程。现在我们宣传状况是,上级有组织活动、有要求,就做一下,组织场面比较大的宣传形式,没有要求,就束之高阁,没有产生好的良性循环。群众也对我们这种做法不认同,产生交警只是为形式的心理。民警在宣传过程中也会产生,只是完成任务这样一种心理。 二是宣传教育缺乏多样性。宣传活动每年都搞,悬挂横幅、散发宣传品、摆放事故展板、搭建咨询服务台,提到做交通安全宣传,就是这几种形式。尽管如此却也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收到的效果却非常小。街上悬挂的横幅、制作的宣传牌市民视而不见;咨询服务台偶有一两人前来咨询,大部分时间都是无人光顾;散发的宣传品,瞬间落得与垃圾为伴的下场。。。,宣传的处境有时变得极为尴尬。 三是宣传教育缺乏系统性。我国的交通安全教育,政府没有纳入正式的教育体系,没有系统的规划,也没有系统的宣传内容,很难营造出一种氛围。况且在基层警力十分紧张的现状下,要达到面对面的宣传教育几乎不可能。而对广大的驾驶员来说,组织起来就更有难度。 四是宣传教育缺乏普遍性。在宣传对象中,每次进行宣教主要对象都是驾驶员。目前,播放宣传教育片基本是在大队的违法处理和车管窗口播放,宣传的对象都是有了违法行为被处罚的当事人,本身已经收到了教训,宣传教育对他们只能是亡羊补牢,而且他们也只占到极少数的比例。 五是宣传教育缺乏实效性。面对驾驶员、学生等人群的宣传教育,很少会针对受教育人群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是经常采取散发宣传资料,强调交通安全常识、展示一些血淋淋有震撼的图片等等这些老调调,时间久了,受教育者易产生疲劳心理,容易让宣传教育工作流于形式。 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对策思考: (一)统一思想,整合力量,切实加强对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必须走“政府主管、职能部门各隔其职、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社会化路子才能形成强大声势,取得真正成效。因此,从法定职责来讲,地方人民政府应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和检查工作,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的社会组织,以保障公民道路交通安全意识的全面提高。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新闻媒体等有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应当把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之中或法制教育内容,制定和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而交警部门作为交通安全工作的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一定要始终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真正形成“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各部门具体抓”的良好局面。只有当上述各种力量都动员起来深抓下去时,才能真正形成合力,使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走上社会化路子,达到平安和谐社会之长远效益。 (二)因材施教,根据宣传对象使用不同的方法和资料。目前从事宣传工作人员都普遍感觉到现在大量的宣传工作模式单一、因循守旧,收效甚微。如何提高宣传工作的效果呢?由于宣传对象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的不同,在对待宣传信息的态度上存在者很大的差异。因此,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要从实际出发,依据人们的群体特性和个体差异,采取灵活多样,有的放矢的宣传教育。一要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制作适合人民群众的安全教育教材,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二要区分不同的群体采取相应的宣传方法,不能只停留在发宣传单、挂横幅、写标语、图片展、这些传统的老方法上,还要开展交通安全摄影比赛、标语征集比赛、文艺演出、座谈会等更多更新、幅射面更广的寓教于乐新形式。三要大胆创新,加大投入,进一步发挥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舆论影响和传播作用,要开辟专栏,办好节目,开设网站,加强互动,提高影响力,将交通安全知识送到千家万户。因为灵活、多样的宣传手法,生动、具体的宣传内容,不仅可以防止宣传对象对我们的宣传产生厌烦或抵触的心理,而且能够激起宣传对象对交通安全知识的求知欲,在行为上自觉地行动起来,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防范,使宣传得到实际效果。 (三)加强对宣传队伍自身的建设。基层大队要重视专业宣传人才的任用,选拔热爱宣传工作、一专多能的人员从事宣传事业。同时,注重提高宣传人员的工作水平和业务水平,要建立、完善激励机制,优胜劣汰,建立一支人员精、素质高、战斗力强的专业宣传队伍。公安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专业队伍必须具备完整的公安交通业务知识体系,还需要精通业务和理论知识专业人才。一个好的宣传工作人员,不仅仅是能写出高质量的宣传材料,还应该具有一些基本素质:一是要迅速、充分的搜集好宣传资料;深入全面的了解宣传对象;二是要确定切实可行的宣传目标;组织生动、合理的宣传内容;传递灵活、有效的宣传内容;三是要主动、积极的与媒体沟通合作。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宣传教育信息(交通事故、交通管理、突发事件等)大多来自基层,基层的宣传工作人员最先接触这些信息,这就需要他们一定要加强自身宣传意识的培养,注意充分收集、保存好第一手资料(视听、图片、文字资料),为深入全面的挖掘这些宣传素材做好前期准备。 (四)适应形势,实行目标管理,建立科学的考核奖惩机制。首先,要建立宣传工作目标责任制,做到年初有计划,平时有检查督促,年终有考核,使其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其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与普遍意义上的交通管理工作相比,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有些方面难以用数字来考核或衡量,这就需要根据宣传的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使考核工作不拘泥于“表面文章”,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开展。再次,要强化宣传民警的爱岗敬业精神。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清醒的政治头脑,培养他们无私奉献,热爱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优良品质。此外,还要体现从优待警,鼓励创新,奖励优秀,确保宣传队伍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如上所述,只要我们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中牢牢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作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一项治本措施,坚持常抓不懈,坚持创业创新,努力促使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从原来的公安部门“独唱”变为全社会的“大合唱”,从原来的被动抓、临时抓变为主动抓、经常抓,广大群众也就会由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被动“服务者”变为主动“参与者”,也就从根本上实现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提高的初衷,促进人、车、路的协调发展,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文明、有序、畅通,以最终达到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