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调研报告
目前,*县**%以上道路属于农村道路。因此,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对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至关重要。笔者结合全县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实际,对全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和对策。
一、 当前全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随着全县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特别是乡村公路的条条开通带来了农村道路建设的飞跃发展,“汽车下乡”政策的实施带动了农村地区机动车、驾驶人数量的急剧上升,农村道路交通发展日益迅速,截止****年,全县通车里程****.*公里,其中上等级的省、县、乡道路**条,全长***.**公里,农村道路****.**公里,占全县道路里程的**%。这一现状明显加大了交通管理工作的压力,造成了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多发,充分凸显了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形势的严峻性。农村道路交通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淡薄,交通违法行为大量存在。由于农村地区群众受教育程度不够,交通安全素质差,缺乏基本的交通常识,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普遍存在,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据统计,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多为超速、无证驾驶、违法会车等违法行为。****年,事故发生率最高的是农民,农民共发生交通事故***起,占全年总起数的**.**%,共造成**人死亡,***人受伤,直接济济损失******.**元。
(二)道路线长面广等级低,交通安全基础相当薄弱。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农村道路通车里程迅速增长,但是很多道路只是在原有路面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水泥硬化,道路临崖、临水、路窄、弯多,坡陡,通行环境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易发事故路面很多;同时,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严重滞后,交通标志、标线几乎没有。目前仅乡村公路**条,大部分未修路肩,更谈不上有其他安全设施,车行其道,如同堤坝,会车十分困难。
(三)车辆安全性能不高,交通安全隐患严重。农村地区用于载人载货的车辆,基本上以农用车、拖拉机以及两轮摩托车为主,而且对车辆根本没有保养意识,安全技术状况差,无牌无证,不检验,使用报废车辆现象存在。大多数农民出行都依靠这些车辆运送,交通安全隐患很大。特别是农村地区三轮汽车、摩托车占据绝大比例,并且不挂牌办证居多,占据交通事故的比例很高。且有部分车主受经济利益驱动,三轮汽车从事载人运输,超载现象日益严重,安全隐患突出。
二、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农村道路管理制度不健全,建设和养护资金严重缺乏。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应在政府主导下,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然而,农村公路管理只是流于形式,责任不明确,机构虚设,制度不完善。由于道路建设资金到位难,道路建设标准不达标,导致农村道路等级低,路况差,缺乏必要的交通标志和标线,道路维护无人问津,天长日久,路将无路。
(二)农村群众出行难。近年来,虽然农村客运班线增长很多,但是这与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和日益增长的运货需求不相适应,从而导致大部分客运车辆人货混装、超员超载、非法载客等现象,特别是在农村道路上的摩托车、农用车载客违法行为大量存在。
(三)交通警力严重不足。道路分布广,里程长,加之机动车、驾驶人数量的急剧增加,而基层交通管理部门警力严重不足。我县目前共有交通警力**人(其中民警**人,交通协管员**人),不均计算下来,每位民警要管理**公里的道路,警力捉襟见肘的问题显露无一。
(四)车辆交通违法查处难度大。截止目前,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没有任何的科技装备、先进设施,科技手段应用水平相当落后,一切路面监控紧靠单一的路面巡逻,极大的增加了交通管理难度,导致交通违法者“逍遥法外”,这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驾驶人违法行为,这种落后的交通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三、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建议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室一项社会化、系统化工程。农村道路交通管理范围广、线路长、任务重、难度大,交通管理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政府要积极牵头组织,形成社会广泛参与,各部门齐抓共管联合机制。为此,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大力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通过开展客车超员、涉牌涉证、超速行驶、农用三轮汽车违法载人、摩托车违法行为等一系列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总体平稳。
(二)积极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切实开展“五进”宣传,抓好媒体宣传,进行驻地宣传,聘请农村专(兼)职交通安全宣传员,提高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特别加强对农村三轮汽车和摩托车驾驶人的教育培训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长效机制来抓,从源头上遏制农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三)改善农村道路通行环境 。政府设立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专项建设资金,将其纳入财政预算;公安交通部门通过深入排查农村道路隐患,尤其加大对恶劣天气下农村道路隐患的排查,提出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路段的治理建议,交通部门及时对交通安全进行整改,完善交通标志标线等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提高农村道路建设标准,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真正做到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使用、改善农村道路通行条件。
(四)深化农村客运交通安全监管 。交通运输部门严把“四关”:严把运输经营市场准入关,严格资质条件,把运输经营者的安全生产条件作为市场准入和确定经营范围的重要依据;严把客运车辆技术状况关,加强客运车辆的定期维护和综合性能的检查,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严把客运车辆驾驶人从业资格关,加强对客运驾驶人的教育和再培训,对客运驾驶人进行考核,确保驾驶室素质符合要求;严把汽车客运企业安全生产关,督促客运企业将安全生产纳入生产计划,保证经费投入,及时要求驾驶人维护保养客运车辆。
(五)认真落实“文明交通行动计划” 。从****年*月份开始,中央文明办和公安部联合在全国开展为期三年的“交通文明行动计划”,通过开展各种文明交通活动,切实增强公民文明交通意识,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我县也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其中,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努力改变农村群众淡薄的交通意识为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应该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齐抓共管,将“交通文明行动计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广泛深入农村开展各种文明交通活动,积极做好“进家庭”活动,强化农民群众自我管理;在村镇主要道路和场所设置交通安全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交通安全提示语和警示语句,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农村文明交通活动的组织和宣传报道;定期在全乡镇开展“文明交通示范村”、“文明交通示范路”、“文明交通示范人”;督促乡村学校把开设交通安全教育课,利用中小生安全教育日等形式将交通安全教育带进学校,使学生从小树立文明的交通理念,养成文明良好习惯,并将所学耳濡目染的家长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