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安全天地 >> 浏览公安
  • 浅谈如何把互联网优势运用到道路交通管理中

    时间:2011年12月24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一、互联网独特的技术特性和优势

        1、互联网独特的技术特性。一是数字化,任何信息包括 有关交通管理信息都可以转化成数字进行加工处理;二是网络化,能把世界各地的用户、以及运输企业和机动车驾驶人用户“一网打尽”,形成即时互联互通;三是高速化,强大的处理能力和极高的传输速度,把距离和时间瞬间融化,有利于处理交通管理的各种相关信息;四是互动性,改变了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实现了双向互动,有利于公安交警部门与运输单位和驾驶人联系互通;五是海量化,带宽和容量都很大,为公安交通管理信息提供了充足的快速通道和存储港湾。

        2、互联网的独特传媒优势和功效。互联网既是一种客观物质存在,同时又是一种思想和文化的存在。互联网具有它独特的传媒优势和功能。一是拓宽了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当今互联网文化是一种把整个世界融为一体的“海洋文化”,在信息的潮起潮落中把各种思想文化以及交通管理信息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被称为“第四种”媒体的互联网是一种“立体媒体”,比广播、电视、报刊更具有独特传媒优势,它能使声音、文字、图像等综合性很强的各种知识在瞬间生成,快速传播,实时互动、高度共享。凭借一台电脑和鼠标就可以在信息海洋中,从中获取交通管理等各种信息;三是扩大了人们思想、文化、生活各方面的交流。网民通过网上交流,通过网络实现发送电子邮件或漫游于电子图书馆、远程教育等网络应用平台时,人们的生活观念、教育观念以及交通安全意识等都会发生相应变化。网民还可以在网上自由表达意愿,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参与社会生活,了解道路交通管理;四是互联网为人们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空间。互联网催生的新型教育载体“网校”,有志于求知的人都可以在这时获取所需的知识,交警部门利用“网校”这块教育阵地,扩大文明交通安全法规教育的范围,大大增强文明交通、法制交通的教育效果。

        二、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互联网一经出现,便以一种难以抵挡的神奇,潮水般地席卷了整个世界。现在,我国的上网电脑已达数千万计,网络已进入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据《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5月17日报道,我国网民已达4.77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互联网在我国运用日益广泛,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涉及政治、经济、交往方式、管理模式、教育模式等多方面,它作为一种客观物质和思想、文化存在,已成为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影响巨大的新兴媒体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精神生活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有关道路交通安全这一社会热点情况,同样也会迅速在互联网传播,例如:今年甬温线“7.23”重特大铁路交通事故以及其他公路重特大交通事故,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起网民巨大反响。

        三、运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提升公安交通管理效能

        *总书记和公安部孟建柱部长都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水平。如何运用互联网的特点和优势,创新举措,提升公安交通管理服务人民群众的效能,笔者认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1、以预防事故理念,实现对重点车辆的全面监管。通过开发建立QQ群、交警微博或交警在线等网络系统,以交警部门为管理维护端,各重点单位为应用客户端,通过系统进行及时沟通和信息反馈,实现对车辆和驾驶人的动态管理,落实“四见面”措施,做到见机动车、见驾驶人、见机动车所有人法定代表人和安全管理责任人,准确掌握辖区内运输单位车辆、车辆所有人、驾驶人、运营线路等基本情况和数据,了解掌握车辆的运输班线,是否挂靠和登记造册等各种情况;对企业安全管理情况、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及驾驶人从业资格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重点车辆逐一检测,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实现对重点车辆全面监管。

        2、以执法为民理念,创新网上服务体系。交警车管部门利用互联网全面启动车辆驾驶人管理网上操作,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并以此构建与群众交流互动的纽带。例如:济南交警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一个专门的QQ群,用户为辖区重点车辆单位,全部使用实名制注册加入,群主为交警车管所,实现“三大功能”:一是交警实时发布上级部门及相关领导的指示精神;二是通报重点车辆管理工作情况,督促单位及时落实相关要求,调整工作动向和管理措施;三是提供各类车管服务。如换证和年审到期提醒、机动车年检和报废通知、证照注销和交通违法查询、相关工作咨询、请示、直接预约办理各类车驾管业务等便民服务,通过在线联系,加强交警与安监、交通、公路等部门和运输企业沟通、交流,倾听各单位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答疑解难,构建与群众交流互动纽带;四是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和传媒优势,查处盗窃机动车辆、交通肇事逃逸、机动车套牌、假牌等交通违法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3、以平等公开对话理念,构建互联网警媒互动、警民互动对话平台。一是树立平等对话理念。公安交警机关要以“大走访”开门评警为契机,利用互联网公安交警微博、QQ群、网上论坛等方式,构建警媒互动,警民平等互动对话平台。通过互联网公安交警窗口,倾听网友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评论,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需求,使公安交警机关更能直接了解民意和交通管理信息,回复媒体和网友评论,搭建公安交警机关与媒体和群众之间密切联系的桥梁,有利于实现警媒、警民之间的互动互评;二是树立信息公开理念。多方面多种形式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群众宣传文明交通法律法规知识,适时发布道路交通管理有关信息和交警的便民措施,以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对交通参与人进行安全提醒,引导网民倡导文明交通行为,抵制交通陋习和交通违法行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交通安全法规意识。网民在同一版面上与交警部门公开对话,抛弃拒媒防媒畏媒思想,以更加开明、开放、包容的姿态和媒体、网民沟通、交流和互动,网民交朋友,建立彼此信任的合作关系。使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进一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支持。公安交警机关拥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警力网络化资源优势,能直接为群众提供道路交通管理服务,在互联网上,要利用媒体的桥梁作用,广泛联系社会各界,构建良好警民关系,利用媒体的“蜘蛛网”作用,将公安交警工作的正面宣传通过这张网传送到四面八方。利用媒体的“镜子”作用,向社会公众展现公安交警机关良好形象。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以侦查理念构建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体系粗探
  • 下一篇:关于危险化学物运输交通管理现状的思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