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强化乡镇交警中队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日新月异,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大量的微型客车、低速载货汽车、两轮摩托车进入了广大农民家庭,在参与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大量的事故隐患也衍生出来,这给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作为交通管理基层中队,近几年来结合“五进”活动加大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力度,农民交通法律意识明显提高,但农村交通设施相对滞后等一些外部因素,又使得农村开始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地区,严重影响和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千头万绪的工作面前,乡镇交警中队在已经发挥自己的工作优势和克服困难的前提下,如何强化乡镇中队工作职能,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辖区道路交通的安全、稳定、畅通呢?笔者以招远交警六中队为例,浅谈乡镇交警中队如何在新形势下把握好工作重点,构建平安畅通交通环境。
一、当前乡镇交警中队的现状 招远市交警六中队,现有警力**人,其中正式民警*人,合同制民警*人,交通协管员*人,主要担负辖区*公路***.*KM至***.*KM,长**.*KM的交通管理职责和辖区金岭镇、蚕庄镇*个乡镇的***个自然村、*****余辆机动车、*****余名驾驶员和省道**KM、县道**KM的交通管理任务。 二、当前影响交通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 (一)警力严重缺失。随着人车流量的持续增长,民警工作负荷日益增大,繁重的工作压力、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导致民警疲于应战,造成许多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违法大幅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交通工具或农业机具,而交通安全意识的薄弱,对交通法规的麻木淡漠,导致在管理上很容易出现矛盾激化。 (三)管理方式滞后。科技力量投入小、应用少,占据主导地位的仍依靠人海战术,建立起的平安畅通县区联席会议,各村交通安全员、信息员,其发挥作用也不够。 (四)事故预防严峻。当前重特大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日益严峻,安全隐患的排查、重点事项的监管,防范措施的落实,存在不全面、不深入、不到位的问题。 三、新形势下提高乡镇中队交通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端正执法思想,增强法治观念。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没有正确的思想,就不会有正确的行为。因此说,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首先要端正执法思想。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不仅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立法的崇旨,也是我们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职责,更是我们执法思想的核心问题。我们只有正确履行职责,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新期待,积极构建和谐交通环境才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明确的执法目的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决不能为执法而执法,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 (二)强化执法为民关,切实提高队伍亲和力。交警的工作既是社会管理活动,也是执法活动,每天都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当你为群众提供帮助,扶危救难的时候,群众会感谢你;当你对违章、违法行为严格管理的时候,有的人就不一定会很好地配合你,有时甚至会发生冲突。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讲究工作的方式方法。在日常工作中:一是要经常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使中队民警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转变观念,执法时做到“情为民所系,事为民所办,利为民所谋”。中队民警要热情为群众排忧解难,设立便民服务设施,积极参与各种益民活动,以创造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为目的,对违法行为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耐心说服教育,以理服人,依法办事,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二是要继续深入开展“五进”宣传活动,加大交通法规和安全常识的宣传力度,让辖区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自觉配合我们的执法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村、学校等示范单位的建设,树立交通安全文明示范典型,以点带面,推动整个辖区形成一种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氛围。三是要实行中队警力、政务公开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开门纳谏,广开言路,虚心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向人民群众公开承诺我们的工作目标和服务标准,让群众监督我们的执法活动,积极参与到交通管理工作中来。 (三)增强集体荣誉感,切实提高队伍凝聚力。基层交警中队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一线队伍,履行着维护道路交通秩序,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预防和减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职责。从日常勤务到执行重要任务,都需要中队全体民警团结一致,密切配合。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增强民警的集体荣誉感,才能提高整个队伍的凝聚力,这样民警工作时才能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在日常工作中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深入细致地做好民警的政治思想工作,让民警树立全队工作一盘棋的思想,通过开会、学习和个别谈话等方式,让民警了解上级公安机关的指示,明确工作任务;二是严格考核民警业务工作。对责任心不强、完成中队交办工作任务不好的民警,除进行思想教育外,要严格依照量化考核办法予以扣分,绝不手软。三是“从优待警”,通过建立“五小工程”、改善民警的值勤装备条件和办公条件、完善奖惩制度、为民警办理法定保险、定期检查身体、落实公休假制度和按时发放加班值勤津贴等一系列的措施,努力解决民警后顾之忧,使民警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 (四)加强调查研究,找准工作切入点。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是共产党人遵循的工作规律,也是我们交通管理部门要重点学会的工作方法之一。简而言之,在日常工作中,调查研究就是随时随地的对辖区管理、服务对象和相关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归类、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构建和谐道路交通秩序的今天,就是要找出哪些因素是和谐的,哪些因素是不和谐的。这一结果的产生,离不开深入基层,特别是深入广大的乡村,充分接触人民群众,倾听群众对道路交通管理的呼声和意见。对于乡镇交警中队而言,这种“深入”是举手之劳,难度不大的一项工作。就时间安排,既可以利用日常交管服务工作,顺势而为;又可以在闲暇之余,专门开展此项工作。就调研形式和内容而言,可以是某一类突出问题,又可以是综合性的,抑或是专题性的,还可以是上级拟定的调研命题等等。调查研究后得出的结果,肯定是科学和真实的。既可以为上级的工作决策提供依据,又可以为中队自己的工作安排提供实际、翔实的资料。便于在日常工作中更好的理清思路,做到思路清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科学安排工作。达到调查研究、理清思路、科学安排的有机统一。 (五)结合实际抓预防,消除隐患保安全。农村普遍路况不好,加之驾驶员和多数群众法制意识不强,存在很大的交通事故隐患。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广大农村发展的需要,购买小轿车和农用运输车的农民逐渐增多,农村的二轮摩托车已呈普及之势。所以,农村的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是新时期摆在交警面前的一道新课题。一是做好法制宣传。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深入农村广泛宣传相关交通法律、法规和安全驾驶知识,达到家喻户晓。二是重点排查农村载客车辆的基本情况,经常开展车辆安全检查。三是对各车主、驾驶员、车辆认真建档立册,要像派出所管理常驻人口一样,做到“不漏管、不失控”。四是对驾驶员和车主要展开经常的培训教育工作,使之形成常态化。对那些表现不好的驾驶员,长期在路况相对较差的路段驾驶车辆的司机,中队可以找他们多谈话和交流,做到警钟长鸣。四是坚持不懈的做好道路巡查工作。交警上路巡查是预防交通事故的最有效手段,把此项工作发挥到极致,可以发现更多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更好的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五是上级应拨出一定的经费,建立健全农村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六是发现和掌握辖区道路危险情况,随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等等。 (六)强化手段严打击,净化环境促畅通。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往往具有典型性,社会危害较大。从去年的情况看,交管部门在全国先后开展了几次较大的严厉打击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充分说明严厉查处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重要性。大部分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都是严重道路交通违法导致的。作为乡镇中队要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加大对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全力营造高压严管态势。 (七)科技投入强应用,强化管理抓源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是加强高清卡口建设,特别是*、*等通行量大,安全隐患突出的路段,加强科技监管力度,同时,加快科技强警建设,强化移动电子警察、执法记录仪以及其它高科技产口的配备和更新,用科技解放一线警力。二是队伍的素质高低决定工作的成败,建设高素质的队伍是新时期公安工作永恒的主题之一。中队人少事多,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多学习,学习业务知识,强化使命感教育,采取多种措施,建设一支业务精通、责任意识强、积极肯干的交警队伍。三是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办公这一平台,着眼信息化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现代化的交警队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