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的原因及其预防建议
据统计,****年全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起(占全国安全事故**万起的**.*%),造成*****人死亡(占全国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人的**.*%)、******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亿元,道路交通事故已经位列所有安全事故首位,成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头号杀手”。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多,伤亡人数多,财产损失大,涉及面广,事故预防已成为当前继续攻克的重要课题。随着冬季的来临,雨、雪、雾、冰等恶劣天气带来的道路交通隐患逐渐增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通车里程的的不断延伸、机动车保有数量的迅猛增长,加之道路安全设施不完善,新手驾驶人的“批量产生”,致使车辆行驶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增大,在受恶劣天气影响较大的冬季尤为突出。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有效遏制交通事故的高发势头,笔者通过调研,结合当前工作现状,就目前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的原因作一剖析,并就做好冬季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行参考。
一、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的原因分析 (一)交通违法是引发事故最主要的原因。统计分析,今年所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几乎所有交通事故都与交通违法有关,**%以上的事故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是由各类严重交通违法引发。道路的交通违法行为仍然是引发交通事故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从往年数据看,在雨雪雾冰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以及节假日的交通高峰期,事故期数较日常有所上升。 (二)车辆安全性能差是诱发事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摩托车和少量的微型客车、低速载货汽车以及拖拉机,这些“价廉物美”机动车,安全系数较低,在冬季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较其他季节增大;另外车辆不能定期维护保养,“带病”上路行驶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大原因。 (三)路况差是导致事故的一个直接原因。特别是占道路总里程四分之三的村道中,有一部分为四级或等外级公路,而相当一部分仍为“机耕路”,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路窄、弯多、坡急,且交通安全设施先天不足,通行条件较差,安全隐患突出。 (四)驾驶人驾龄短、驾驶技术差、经验不足,是造成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相当一部分驾驶人驾龄短、驾驶技术差、经验缺乏、安全法制意识淡薄,一旦遭遇突发险情或车辆出故障等危急时刻,应变应急能力差,束手无策,往往因操作处置不当而造成交通事故。 (五)冬季恶劣天气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大重要因素。冬季雨雪雾冰等恶劣天气制约,道路安全系数降低。以省道***线为例:通行我市夹岭路段坡度较大,遇雨雪天气,车辆制动距离拉大,受坡度大、弯道多等原因,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在冬季较其他季节提高。 (六)警力不足,致使部分路段漏管失控是酿成事故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以交警*支队开发区大队为例:该大队管辖范围为高新区全境,通车里程为**km。而该大队现有民警只有**人(有*名新警尚未取得执法资格),路面一线执勤民警只有*人,路面巡逻和管控力量十分薄弱,加之高新区是新建区,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大,城区道路里程也相应剧增。在警力部署上,大队不得不将有限警力主要投放于城区道路和省、市道等重点区域,很难抽出警力向其他道路延伸,警力不足与漏管失控的矛盾将日趋突出。 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对策 (一)建立区、街、村三级交通安全管理组织,解决警力不足而漏管失控的问题。落实政府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主责制。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纳入政府目标任务考核,与单位评选先进和“一把手”政绩考评直接挂钩。推行“大警务机制”,以社区为依托建立交通、治安、消防三警合一的新型警务机制,建立辖区机动车及驾驶人交通安全管理台帐及信息数据库,配合交警加强交通安全源头管理,抓好机动车上户、牌证申领、车辆年检、驾证审验、宣传教育、隐患排查和整治,维护辖区交通秩序,采取有力有效手段治理交通违法,预防交通事故。(二)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法制意识。全面构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体系,积极推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交通安全宣传网络建设,彻底改变交警“唱独台戏”的尴尬局面。由安监、交通、交警部门定期对企业法人代表、社区居民、驾驶人进行集中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和交通事故预防知识培训。抓好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阵地建设,运用其传媒快、观(听)广、收效好的特点,让交通安全及法律知识进入农村千家万户,进而增强广大居民、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法制观念、文明素养,为预防交通事故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加大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长效机制。将此项工作,由安委会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加大道路交通隐患整治的资金投入,保证陡坡、急弯、临崖等危险路段能得到改道拓宽,保证危桥、塌方处得以及时维修加固,完善波形护栏、防撞墩、标志牌等交通安全设施,特别是增加危险处的警告标志,彻底改变隐患排查与安全整治脱节,危险道路及事故多发路段长期得不到整治或整治率低的现状。
(四)强化路面管控,加大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及整治力度。发挥交警安全监管作用。掌握交通违法特点和交通事故发生规律,科学安排勤务,加大交通管理科技投入,尤其是警力科技装备向重点点段倾向,提高见警率、纠违率、查处率、管控率。保持对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严管整治高压态势,坚决遏制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强化安全例检、车辆维修保养、营运全程监控、教育培训、违规处理等安全制度,制定完善恶劣天气条件下道路管控预案和处置重特大交通事故应急预案,重防范、重管理、重处置,放眼维稳全局筑牢事故防线。 (五)切实增强公安交警预防交通事故的责任心,不能把事故预防工作当作“路上巡巡、卡口罚罚”的简单工作,而是要下定决心,扎下根去,从空间、时间上采取有效措施,把事故预防工作真正落实到每一位民警肩头,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上,落实到每一次管理中,最大限度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在道路交通管理上,将警力充实到一线、提高路面见警率,严格落实“支队领导包大队、大队领导包中队、中队民警包路段”的层层承包责任制和实行领导每天带班上路执勤制,严查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全力以赴做好冬季道路交通安全管控工作,努力创造平安、畅通、和谐、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