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安全天地 >> 浏览公安
  • 夯实安全基础加强动态监管是实现和谐交通环境的必由之路

    时间:2012年02月06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和国省道改造初步形成了环网状,农村道路硬化工程正在实施,初步实现了路网四通八达的通行条件,各类机动车保有量更是飞速发展,特别是车购*减半征收和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惠农政策带动了广大农村消费市场日益活跃,摩托车、汽车成为群众出行的首选代步工具,农用运输汽车,拖拉机代替农民农业作物人力车,同时,也给交通秩序管理和交通事故预防提出了新的挑战。结合笔者二十多年从事基层交通管理工作实践,只有夯实安全基础,加强动态监管才能早日实现和谐交通环境,才能有效保障广大交通参与者平安出行。

        一、全民参与积极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普及宣传活动树立文明和谐交通行为。

        我国不但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广大农村地区群众居住较为分散,呈现出交通安全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的交通环境现状,因此,要做到有效抵制交通陋习关键是交通参与者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起决定性作用。一是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2007年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相继在广大农村成立了县乡交警巡查中队,但目前仅建于相对人口较为密集的乡镇、集镇,还没有涉及到偏远山区;二是交通安全宣传经费没有保障,仅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单打独斗力量薄弱,唱独角戏收效不佳;三是交通安全常识和交通法规应列入中小学生安全课的教育;四是干部职工不但要争做文明参与交通活动的使者,更要积极参与到交通安全知识宣传行列中来,发挥做群众工作之长,引导广大交通参与者掀起学法、守法高潮,自觉抵制不文明交通行为,为构建文明和谐、安全畅通新型交通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强动态交通违法行为查纠力度是预防交通事故的有效途径。

        动态交通违法行为是指机动车驾驶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以及其他方式参与交通活动的自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通行行为;往往交通参与者一起简单动态违法行为导致公共大交通环境中盲目避让的突发性诱发交通事故的频率相对较高,因而动态交通违法行为也是导致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查处动态交通违法行为当中,被有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误认为

        “公路三乱”被查处致使基层一线执勤交警不敢大胆管理,导致无证驾驶无牌车、带病车、拼装报废车上路行驶成为马路杀手,使酒后驾车、疲劳驾车也失去及时有效的监督管理,今年虽全国范围内集中整治酒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严格依法监督管理,及时消除动态交通违法行为,保障安全畅通,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赋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职责所在,试想一名无证驾驶拼装套牌车的违法行为,只有通过交警在道路上的检查和调查才能确定其违法行为,而某些地方规定“执勤交警不得拦载检查正常通行的机动车辆,否则被视为公路“三乱”查处,不但无形中助长了动态交通违法行为产生的温床,而且使广大交通参与者生命财产安全受到违法行为的严重威胁,也是社会公众安全环境遭受少数不法行为人的践踏,从而导致道路交通环境恶性循环。

        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体制,机制改革步伐慢,装备落后是制约公共交通安全管理发展创新的新课题。

        交通管理体制改革二十二年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经费保障至今有些地方没有落实;二是全国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更没有涉及交通管理部门;三是至今有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基层中队没有营房,为了履行职责租用民房办公,长期以来形成经费保障落空,为了生计而忙碌;四是装备落后致使处置突发事件不能做到快速出击,基层一线执勤交通民警目前仍然使用99年生产的昌河车来被动完成特勤保卫和交通管理工作任务,不但车辆技术现状况差,自身安全没有保证,而且时常在街道、公路和营房都能看到交通民警推警车的场景;五是现有通讯设备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交通管理工作需要,调查中基层交警反映在执行设卡堵截任务当中,用手机将冲卡车信息报到前方执勤交警时该违法嫌疑车早已无踪无影。

        四、建议及对策

        1、把交通安全知识宣传经费纳入各级政府预算保障,由交通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学者编印相应的交通安全常识宣传挂图、宣传手册发放到基层群众当中,引导支持群众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是当务之急。

        2、制定出台地方性规定时一定要有法可依,更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在调研的基础上协助职能部门抓好交通事故预防措施落实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交通管理中长期规划,按照大队、中队建制分步实施交通安全管理基础工程,做到强基固本,切实打牢交通事故预防第一道防线。

        4、发挥新闻媒体喉舌传媒功能,在各级电台、电视台开办交通安全专题节目,其经费由各级政府保障,使广大农村读不到报刊的群众能够及时收听收看到交通安全动态新闻和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场景,动员基层交通民警和文艺工作者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编排交通安全宣传文艺节目,既能活跃广大群众文化生活,更能激发交通参与者涌跃参与交通安全知识普及的热情,为早晚实现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5、延续“三基”工程建设东风,帮助基层交警解决实际困难,改善办公环境,更新装备设施,鼓励支持基层一线交通民警认真履行职责,依法严格管理道路交通秩序,保障公共交通安全和谐环境。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关于校车发展管理的几点体会与思考
  • 下一篇:如何搞好交通安全宣传工作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