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关于对监狱人民警察实行分类管理的思考

    时间:2012年02月16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全国监狱工作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立和完善“监狱人民警察分类管理制度”作为要建立与完善的6项制度之一,把“基本建立全国监狱警察分类管理制度,制定具有监狱人民警察特点的职务序列。”作为全国监狱工作十一五规划工作目标。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担负着执行刑罚和改造罪犯的使命。监狱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狱工作人员的状况,取决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监狱工作人员队伍,而监狱工作人员的结构是否合理、配置是否科学,直接决定着监狱工作人员队伍的素质建设和整体功能。目前的管理模式已和监狱担负的任务、社会对监狱的期望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根据《全国监狱工作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建立和完善“监狱警察分类管理制度”工作要求,结合都匀监狱实际,笔者试想从如何分类管理谈一些个人想法。

        一、监狱人民警察实行分类管理的设想

        目前,监狱人民警察都执行统一的管理模式:警察中,人们习惯把他们分为政工干部、管教干部、生产干部、后勤干部。在职位上,分为监狱领导、中层领导、一般干警。管理上,都是按常规的公务员管理方法、人民警察管理方法进行。同时,由于监狱人民警察既承担改造任务,又承担生产任务,我们要求警察既要懂监管改造,又要会生产经营,要成为复合型的干部。这样的管理模式,有许多与监狱担负的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上级领导机关早就在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司法部2002年召开的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上首次从决策角度把管教队伍分为“教育矫正警官”和“普通看守警官”两大类的概念。从监狱实际来看,我认为监狱人民警察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即管理型、专业型、看守型。

        1、管理型:这类人员主要是监狱从事行政管理的专业人员,包括正副监狱长、正副政委、监区长、科长等监狱的中高级行政管理人员。

        对管理型干部的任职要求比较高,任职资格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和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2)具有5年以上监狱工作经验。(其中担任监狱领导的还应具有一定年限的监区和其它行政管理经验)3)有较高的行政管理能力和交际能力。4)品行优良,无吸毒、赌博、酗酒等不良嗜好,身体健康。

        2、专业型:这类人员主要是在监狱从事专门技能的人员,主要包括从事刑法执行、狱政、狱侦、教育、生活卫生、心理咨询、医生、生产技术、政工纪检,后勤财务等专业技术人员,还应包括监区、车间、科室的领导副职。

        这类人员是监狱的专业骨干,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及技能,具有一定年限的从事专业工作的实际经验,有的还应获得相关分管部门和专业协会颁发的专业从业证书、熟悉监狱工作、了解与监狱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品行优良,没有赌博、酗洒等不良嗜好,心理身体健康。

        3、看守型人员:主要负责监狱内监管罪犯的看守人员、安全保卫人员,主要职责是对罪犯活动进行日常管理,维护监内秩序稳定,这类人员主要是门卫、内看守、内值警等人员,在工勤岗位上工作的干部。

        看守型人员任职资格主要是包括以下方面:中专以上文化、身体强壮、熟练掌握擒拿格斗技能,接受过监督管理方面的专门训练,了解罪犯活动特点,品行优良,了解监狱工作相关法律知识。

        在实行以上分类管理的同时,还须做好以下两件事:

        三类岗位实行动态管理:

        1)、对这三类岗位,要实行动态管理,职位低的可以往高的走,高的可以往低的走。原来是看守型的干部,通过学习、提高,可以往管理型或技术型走。同样,原来是管理型或技术型的干部如果不加强学习,不能与时俱进,也可以往看守型走。这样可以激励人们学习钻研业务,不断增强竟争意识。实行动态管理,有利于调动各类人员积极性。

        2)、待遇上,要有所区别这是分类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待遇上一定要分别对待,有所区别:

        管理型:这类人员任职条件高,他们的工作对一个单位起决定性作用,应给予较高的待遇。在三类人员中应是最高的。

        专业型人员要求也比较高,作用也很大,也应给予较高待遇。在三类人员中,可以处于其次的等级上,但他们中间的骨干尖子,应给予高待遇。二炮导弹部队的士官,他们可能是博士、硕士、高级工程师、科技含量非常高的导弹由他们操纵,他们的收入可能高于团长、他们的作法,值得借鉴。

        看守型,任职资格要求相对低,相对于前二类,属于辅助人员,待遇应是三类人员中最低的。

        三类人员中,都可以根据职务高低,技术水平高低,工作年限等,再各分为若干档次。

        二、分类管理的优越性

        1、有利于监狱警察的专业化发展

        监狱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由具备不同素质不同专业的警察担任,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但长期以来监狱工作的现状及管理模式,形成了监狱警察一人多种身份的情况,他们既要承担艰巨的改造任务,又要承担繁重的生产任务,既要担任监狱管理者、执法者的角色,又要担任生产组织者、经营者的角色。管理上,也要求监狱警察、要成为会管理、会教育改造罪犯、会组织生产劳动的“通才”,监狱人民警察特别是基层一线人民警察长时间处于工作量大、风险大、压力大,长期超负荷工作的情况,监狱机关无法保证人民警察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为提高素质而开展的培训中去,以达到“通才”的要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监狱警察博而不精,专而不能的“万金油”,对自己的成长对监管改造都不利。

        现代社会的进步要求社会成员分工专业化,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证明,要做好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就必须促进其工作人员的朝专业化方向发展,使工作人员具有适应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自己的专家队伍。监狱要在短短的几年里要把罪犯的恶习改过来,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公民,不管是刑罚执行、狱政、狱侦、教育改造、心理咨询、生活卫生管理、生产管理等项工作,都属于专业很强的工作。如我们的干部都叫管教干部,而不分管理干部,专业干部,不利于监狱警察朝专业化方面发展。如果按各自职责科学分类,有利于监狱警察朝专业化方面发展。

        2、有利于调动警察工作积极性

        按《公务员法》规定,警察的工资主要是和行政职务挂钩,职务越高收入越高。我监实行的是岗位工资制,分配向职级倾斜,职务越高,奖金越多,收入越高,专业技术职务不和收入挂钩。因此要想获得高收入,必须要当职务高的行政管理干部。监狱有几次搞中层干部公开竞争上岗,只有几个中层干部岗位或后备中层干部名额,报名者却多达七八十人,由于职位有限,大多数人不能如愿以偿,难免会产生失望,灰心,失落感。不少业务方面很精湛,完全可以往专业方面发展的干警也去竞争中层管理干部,而不愿意往专业方面发展,不愿意继续钻研专业技术。这种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模式,不利于调动大多数干部,尤其是业务型的干部的积极性。新的分类管理模式则较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监狱警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自己的努力方向。对于文化素质比较低的同志,也可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3、有利于改造质量提高

        近期以来,罪犯的情况和过去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罪犯及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他们普遍学会同法律保护自己,如有被欧打、虐待、侮辱人格等行为,他们可以直接向检察院法院反映,其家属还可以直接向社会媒体反映。原来打犯人一耳光、踢一脚,可能不是什么问题,现在可能会成大问题。其次是涉邪、涉黑、涉毒犯人增多,给改造工作增加许多难度、尤其是从事邪教的犯人非常顽固,要改造过来,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再次就是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变化,社会对监狱关注度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变化要求我们干部专业化程度要不断提高,要有我们自己的各行各业的专家队伍,才能提高改造质量。

        三、关于分类管理的实施

        1、营造分类管理的氛围。新的监狱人民警察分类方法,也是一种改革,一种创新。人们对旧的东西往往习以为常,一旦要改革,必然有许多不适应。要广泛宣传、发动,让广大干警了解新的分类管理的好处,老式管理办法存在的弊端,从而从心里接受新的分类管理办法。一旦实施,监狱系统广大干警主动配合,使分类能顺利进行。

        2、制定具有监狱人民警察特点的职务序列。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但和其它国家行政机关相比。又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要根据工作需要,制定符合监狱工作实际的职位序列,并根据岗位特点,,明确岗位任职要求任职条件,如学历要求,资历要求,素质要求等。

        管理型干部主要从事管理,可继续按照公务员法及现行的职务系列制定,继续设立监狱长、政委、副监狱长,副政委,科长,监区长,教导员等职位,分别是处级、科级。专业型干部是监狱的主体,人多,类型也比较复杂,具体可以设想从以下方式设立职位。管教系列:可以把现行的狱政干事,教育干事,狱侦干事,生卫干事等职位转成专业技术职称,并设定初、中、高级,以狱侦干事为例,可以叫做实习狱侦干事(初级),狱侦干事(中级),高级狱侦干事(高级)。鉴于目前的公务员管理模式,机关工作人员只和行政职务挂钩,可以设想高级职称的人员可以享受付处、正处待遇(非领导职务)中级可以享受正付科级待遇。生产、经营、医务、后勤等系列:可以按目前企业事业单位的作法,确定专业职位,如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以及医师等,在里面分为初、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政工纪检,可以设立政工师等。看守型:可继续按目前模式设立职位,除门卫,看守、外,在工勤岗位上工作的干部视情况设立职位,如打字员,驾驶员等,分别可享受科员级、科级待遇。但他们最高只能达到科级。

        3、加强培训、培养自己的专家队伍。要从目前的管理模式转化为新的管理模式,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新的管理模式的实施,关键是培养建立自己的专家队伍。由于监狱工作的特殊性,目前,社会上的院校没有监狱专业,监狱系统的最高学府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但培养的人才很有限,各省的司法警官学院、学校只能培养大专中专生。而贵州的司法警校因资质问题面临关门。要建立自己的专家队伍,必须依靠培训,根据都匀监狱实际,培训必须坚持三条腿走路。(1)送出去到相关院校深造如教育学,心理学。(2)本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3)警察自学,从书本上学,向内行的人学,在实践中学,积累经验,通过努力,成为本行业的专家。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对如何加强公安人本意识的几点思考(二)
  • 下一篇:新时期在农村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思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