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信息导侦、情报促管、精确打击、准确查处是提高基层实战能力的有效途径

    时间:2012年02月25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在公安部党委的关心下,全国第五期县级公安局长专题培训班于五月六日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如期开班了。十天来,我有幸领略了孟部长、各位部领导及各位专家丰富的知识、良好的专业素养以及平易近人的风范。十天中,各位领导从全局的高度,用高端的视觉、战略的眼光为我们解读了公安机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三项建设”、大力提高五种能力的深刻内涵及核心内容,解答了县级公安局长在基层应对复杂治安局势的困惑和难题,使我深受启迪,受益匪浅。公安大学良好的校风和对专题班学员无微不至的关心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作为公安部党委重大战略部署的“三项建设”,是全国公安机关特别是县级公安机关在新世纪、新阶段更好地履行“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努力提升驾驭复杂治安局势能力的重要法宝。通过学习期间的思考,我认为:紧紧抓住“三项建设”的龙头工程—公安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导侦、情报促管、精确打击、准确查处,实现向科技要警力和公安工作的飞跃式发展,是新形势下提高县级公安机关实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实现信息导侦、情报促管、精确打击、准确查处,是基层公安机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必然选择。

        孟部长在专题培训班会上指出,当今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关键时期,**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大发展聚集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无国界大环境下,受境内外因素相互交织影响、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影响以及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相互交织,导致当前我国内地社会治安局势错综复杂。加之刑事犯罪仍处于高位运行,犯罪手段智能化、职业化、组织化特征明显。对此,公安机关传统模式如大排查、大清查、大会战等方法已面临严重挑战,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因此,公安工作必须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必须通过创新工作手段、提高公安科技含量,大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来积极应对。而实现信息导侦、情报促管、精确打击、准确查处的公安信息化建设,正是公安机关改革传统模式,摆脱“刀耕火种”及“人海战术”的唯一出路。也是缓解当前县级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有效途径。以我局为例,全县人口**.*万,现有正式警察***人,警力配置不足万分之*.*,警力严重不足,一线民警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在当前警力难以大量增加的形势下,走科技强警之路,向信息化要警力、要战斗力,是缓解警力不足的有效途径。

        今年以来,我局在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技术力量缺乏、带宽不够、信息查询和传输速度不快的条件下,仍通过利用信息系统破获了**件案件,抓获了**名逃犯。所破案件占破案总数的*%,抓获逃犯数占总抓获数的**%,同比去年略有上升,在信息化实战运用方面初尝甜头。

        二、发扬“四千精神”,克服困难,打破制约,强力推进县级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公安信息化建设,困难很多,缺人才、缺技术、缺思路等等,但最大困难还是经费的困难。公安信息化建设硬件是基础,如指挥中心建设、城市监控系统和城市出入口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信息采集室建设等等,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而我县作为红色革命老区、国家级贫困县,年平均财政收入不足*千万,虽然县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公安工作,对公安保障进行大量倾斜,但受县财政的制约,无力提供更多的建设经费,加之,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对县域经济打击不小,因此,今年经费保障特别是信息化建设经费保障形势不容乐观。

        困难总会有,办法必须想!为了克服信息化建设的困难,打破制约,我们必须发扬“想尽千方百计、道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力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强力推进我局的信息化建设。

        (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公安信息化建设工作。基层公安机关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务必要增强信息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牢牢把握党委政府整体工作取向,积极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主动地用科学发展观统筹指导公安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把学习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公安信息化长远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实际行动。

        (二)积极借鉴“三基”建设成功经验,推动公安信息化建设。要努力实现公安信息化建设对“三基”工程建设的有机衔接和不断延伸,借助“三基”工程建设已有的成功经验、良好平台和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来着力推动信息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在提高民警应用能力上求突破,在提高公安工作信息化水平上求突破,在提高运用信息化建设成果驾驭复杂局势能力上求突破,在提高整个公安队伍的战斗力上求突破,进一步整合“三基工程”建设资源,强力助推公安信息化建设工作,推动公安工作实现新的发展进步。

        (三)大力完善基础网络,推动信息资源有效整合。

        要逐步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基层公安信息共享,实现条快信息互联互通。县级公安机关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中,信息采集是基础,整合是关键,共享是目的。而当前县级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信息系统缺乏统一管理,信息数据关联度、共享性不强,应用系统研发迟缓、实战实用性不够等薄弱环节。因此,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战实用为主线,统筹规划、科学分析,走技术集成和系统综合的发展之路,努力建成以情报导侦、科技支撑、指挥中心为龙头的上下一体、运作规范的综合警务信息体系。要着重把握三个环节:一是建设智能化综合指挥系统。从提高实战指挥、实战应用和快速反应能力出发,建成综合智能警务平台,集成“三台合一”,形成统一接处警、自动分流、综合指挥的现代警务模式。完善警用通信系统,推进公安短信平台建设,实现应用短信指挥调度和警务查询。二是逐步建成县级信息中心数据库。要以县局信息中心建设为契机,依托指挥中心平台,建设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另一方面要提高信息采集率、录入率和准确率,将相关信息资源及时录入,不断提高民警对信息警务的认可度和参与度。三是完善基础通信网络建设。及时改造、扩容公安信息网络,提高网络带宽速率,强化网络的基础支撑功能,通过信息通信网络的接入和无线移动警务信息系统的应用,大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体系。

        三、抓好九项工作,逐步推进“信息导侦、情报促管、精确打击、准确查处”的公安信息化应用格局。

        县级公安机关在信息化建设中,重点要着眼于构建大情报、大信息格局,大力提高信息采集质量,不断拓展信息应用范围。为此,要从九个方面狠抓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一是抓认识。要牢固树立服务公安实战是信息化建设核心的意识,引导广大民警树立“向信息化要战斗力”的理念,探索建立网上作战信息应用机制的途径和方法;二是抓经费保障。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把建设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多渠道筹措信息化建设经费,开源节流,杜绝不必要的支出,把每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三是抓机制建设。要完善信息化运作机制和考核机制,规范信息采集时限、范围、要求,对各部门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及时通报,确保工作质量不降、工作力度不减,到达预期工作目标,并实行相应绩效考核制度;四是抓应用培训。全面开展全警信息化技能教育培训,按照“会操作、会上网、会录入、会查询比对、会编辑文档和制作表格、会应用信息系统”的要求,采取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等形式,开展一系列培训和学习活动,确保人人达标。同时结合培训,认真开展网络安全保密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杜绝网络安全和泄密事件发生;五是抓实战应用。要通过信息预警平台,及时预测本地治安动向、准确把握犯罪规律特点,落实针对性防控措施;要健全快速反应机制,以信息网络为支撑,指挥中心为枢纽,形成一呼百应、点线面联动的处警格局,真正使信息网络成为公安机关快速反应机制的中枢神经,力争将更多犯罪活动遏制在初始阶段;要激活信息导侦机制,大力推行以案、人、物、证等信息为起点的主动进攻型作战方式,积极实践网上摸排、网上查证、网上缉捕等新战法;要强化信息促控机制,充分利用网络的广延性和信息区域共享优势,整合各类防控资源,积极开展网上刑嫌调控、控赃工作,依靠预警平台和综查系统,实现旅馆业、网吧等信息系统自动关联、比对、报警,形成实时、全方位、全过程的网上控嫌控赃机制,建立健全预警落地查处工作机制,落实网上布控工作,一旦发现犯罪证据,及时予以控制打击;六是抓载体。要通过信息化应用大练兵大竞赛、创建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示范单位等各种形式,迅速掀起公安信息化建设工作热潮;七是抓典型与考核。要在确定信息化试点单位的基础上,以点带面,既要重点突破,又要整体推进,实现大面积丰收。要把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成果作为衡量工作、考核班子、检验队伍的主要依据,对推进不力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实行问责,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以调动和激发大家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八是抓宣传。通过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公安信息化建设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向人民群众展示公安机关现代化的正面形象,促进警民关系良性发展;九是抓督导。党委成员要深入到联系的基层单位实行分片督导,督察部门要开展明查暗访,加强工作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强化整改。

        全面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是公安部党委着眼全局、着眼未来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我们在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当前基层公安机关信息化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的基础上,要把着力点放在不折不扣的抓好落实上,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的工作措施,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取得实在的工作成绩,为实现公安工作跨越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新时期在农村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思考
  • 下一篇:对当前县公安局新警素质的认识与思考(二)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