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对加强公安民警基础素质训练的思考

    时间:2012年02月26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近年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的高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不断突显,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给公安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随之而来的是警力严重不足,给公安工作带来巨大压力。然而,要保持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在警力一时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公安民警队伍基础素质建设,着眼实战,走精兵强警之路就显得尤为重要。三年来,各级公安机关高度重视“三基”工程建设,多措并举,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基础素质训练活动,取得了可喜成效。下面,我就公安民警基础素质训练,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科技基础练兵是强警之根本

        坚持“科技强警”战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公安机关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它不仅能缓解警力不足的问题,更是增强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的根本。科技基础练兵是每一个公安民警必须的基本责任和目标任务,否则,将不能适应社会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必将影响和制约公安机关的作战效能的发挥。因此,必须实施科技人才战略思想,强化信息化基本素质训练。一是要强化科技强警意识,打牢人才战略思想基础。把科技基础练兵作为强警重要内容,大力宣传和推动科技强警思想,强化科技练兵意识,打牢人才战略思想基础。针对新形势下,犯罪分子手段的复杂性和智能化,经常对民警进行高科技犯罪案件剖析教育,让民警认识到科技化程度对侦查破案的根本性影响,形成对科技知识的渴望和需求。组织民警参观科技展览,了解现代科技知识,拓宽视野,跟上发展步伐。让民警亲身体验和感受刑侦技术破案的认识,打牢科技思想根基。二是要强化用人机制落实,激发民警创新工作动力。为了发挥民警的智慧和潜能,带动整体素质提高,必须建立良好用人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于不同职位实行岗位竞聘,既是区域警长也同样实行竞聘上岗,达到岗位优化,人才分配合理。大胆使用新人,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要强化科技练兵培树,营造人才竞争浓厚氛围。加大科技练兵人才培养,注重练兵典型宣传,大张旗鼓地营造人才竞争环境。对业务尖子、专业能手、实战技能高手等人才,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同时在学习上鼓励、生活关心、工作上爱护,使人才在良好环境中安心乐业。注重培养自己的专家型人才,以老带新,传业授惑,营造人才竞争氛围。四是要强化科技信息化能力,提高精确打击防控效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掌握和信息搜集、研判的运用,为确保精确打击、防控效能提供了可靠保证。加大科技信息化投入,完善指挥通信设备、刑事科技侦查系统等,加大信息化知识培训力度,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及网络安全、网上执法监督系统、打击刑事犯罪综合信息系统、治安常用系统等,提升网上作战水平。在打击、防控、侦查破案上,发挥科技信息资源,运用信息化侦查手段,提高了刑事破案率、行政工作效率、减少了人为差错。

        二、素质基础练兵是战斗力之源

        公安民警的基础素质主要包括坚定的政治信念、精湛的专业技能、高尚的道德品质、广博的法律知识以及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态等,基础素质是战斗力的源泉,只有加强基础素质训练才能保证公安民警最基本的工作需要。因此,一是必须强化政策法规学习,打牢过硬的政治素质。坚持把学习政策法规知识作为一项长期首要任务,从基础知识抓起,从基本理论功学起,制定长远规划,经常性组织“三考”培训,真正落实“三懂五会”,全面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容,并运用到办案实践中,打牢民警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素质基础。二是必须强化警体素质训练,在技战术水平提高上下功夫。针对民警的体能、技能、战术等素质水平,跟不上社会治安复杂性发展需要,必须在技战术素质的提高上狠下功夫。坚持抓好“一日一练,一周一评,一月一考”制度,发挥警体训练协会作用,经常举行长短途跑、引起向上、仰卧起坐、抓捕技能、乒乓球、篮球、登山等比赛,把查辑、查控等技战术训练落到实处。三是必须强化文化基础育警,着眼研判打击本领的培育。为了适应现代知识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与智能化犯罪分子作斗争能力,就必须加强民警文化知识学习,掌握现代科技本领。鼓励民警利用可用时间不断给自己“充电”,学文化、学科技,提高研究判断案件能力。四是必须强化心理素质培养,提高承压受力能力。公安民警是所有的公务员中工作量最大的群体。一名民警一年的工作量相当于同级政府部门公务员两年半的工作量。即使不去考虑职业本身的高危险性,仅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已经使得警察身心疲惫。再加上持续紧张的精神状态,较低的福利待遇,以及长期接触社会阴暗面所带来的不良心理刺激等等,更使得民警的心理长期处在一种亚健康的状态。针对民警的心理素质不适应现实环境的状况逐渐凸显、逐渐影响队伍战斗力的问题,加强心理素质建设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发挥民警维权机构的作用,对民警在工作、家庭等方面出现问题者,给予及时解决、处理,体现组织关怀。坚持每年对民警身体状况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早发现、早治疗。针对基层民警的“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的“三高”职业特点,落实民警休假制度,缓解工作强度;关心民警家庭生活,减轻思想压力等,尽可能的优化心理环境。开展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心理保健知识教育和心理调节技能培训、网上心理辅导等,加强心理素质建设。

        三、业务基础练兵是效能之保证

        近年来,为了提升民警队伍文化素质公安机关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招考入警,但由于警力的严重不足,人员的调整使用,必须“一专多能”,而所学专业非所用的现象大量存在,公安基础业务知识还存在许多不能熟练运用的问题,因此,熟练掌握业务基础就成了当务之急,更是执行效能的保证。一是要突出岗位业务练兵,解决业于精问题。针对业务性质的不同,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达到“三熟练”,即:熟练业务基础、熟练业务技能、熟练业务理论,结合实际需要和岗位工作特点,把学习业务基础知识作为办案提高的保证,在业于精上下功夫,在“高、精、专”上求突破,在考核评比中促进本职专业水平提高,使人人成为岗位业务的行家里手。二是要突出岗位职责练兵,解决责任感问题。要把岗位职责练兵作为大练兵的重要内容,强化职能意识,突出岗位责任,下大力解决责任感和使命感问题。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把岗位职能教育贯穿始终,查作风、查职责、查权力与义务,加强岗位责任检查,预防责任案事件发生,打牢职能意识基础。要求民警熟练掌握本职责任和义务,组织岗位职责竞赛、考核,明确责任、负起责任。三是要突出岗位练兵难题,解决“瓶颈”问题。针对岗位练兵中出现的警务繁杂、素质参差不齐、保障不到位等影响练兵难题,必须合理分配警力资源,保证岗位业务的连续性。同时,准确定位人员,适才定位、各尽所长,各得其所,各显其能。为了保证业务科技化、效率化,必须加大在交通工具、通信设备、侦查技术装备、信息化设施等业务投入保障,逐步解决捆扰岗位练兵难题。

        四、实战基础练兵是谋打赢之路

        实战是检验公安民警素质唯一标准,只有高素质的战场应变能力,才能牢牢掌握打击犯罪的主动权。因此实战基础练兵是谋求打得赢的必然出路。这就要求练兵必须贴近实战、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打赢练高素质兵。一是必须贴近实战练兵,重点在战斗效能上下功夫。坚持贴近实战,在干中练、练中干,采取案例分析、专题研讨、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努力为实战服务,为战斗效能练兵。利用专项行动,在打击两抢、抓捕破案、快速反应等实战行动中,摔打队伍,在战斗效能上求突破。二是必须贴近实际练兵,重点在战术运用上下功夫。要贴近工作实际,在网格化巡逻、车辆查控、夜间盘查、追击抓捕、卡点堵截等战术运用上,模拟训练,反复训练、反复探讨,狠下功夫,大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三是必须贴近基层练兵,重点在基础素质上下功夫。基层民警是公安工作的基石,基础素质又是基层民警最基本能力要求。因此,练兵中要注重贴近基层、贴近基础素质,从最基本要求抓起。要使民警会做群众工作、会搜集特情信息、会重点人口管理、会服务群众等基础工作上做实做扎实。四是必须贴近打赢练兵,重点在岗位胜任上下功夫。按照“说得过、追得上、打得赢”的要求,着眼实战谋打赢,在全力提高基层民警的岗位胜任度上求突破。在练兵过程中,既注意培养单兵作战能力的提高,更重视整体合成的配合训练;既要发挥民警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在着力提高民警的岗位胜任度上下功夫,全面提升民警队伍单兵和整体实战能力,增强实战综合素质。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公安工作信息化的群众路线
  • 下一篇: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党建工作的思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