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弘扬公安机关优良传统的几点思考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公安机关独具特色的优良传统都是推进公安工作和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弘扬公安机关优良传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冲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一、注重抓好学习教育活动
弘扬公安机关优良传统必须大力开展学习优良传统的活动。
(一)加大学习教育力度。公安机关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公安机关优良传统教育,通过宣讲辅导、举办讲座和报告会、开展群众性讨论辨析、运用正反典型激励警示以及参观学习、仪式庆典激励等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大力宣扬公安机关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使全体民警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我军优良传统的基本内容、历史作用,深刻领会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充分认清发扬公安机关优良传统的重大政治意义和时代价值,强化对优良传统的认同感和亲合力,增强学传统、信传统、爱传统、用传统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二)搞好结合渗透。一是要把讲道理与反对和抵制歪道理相结合,力求入耳入脑,使公安机关优良传统切实转化为民警的思想和行动。二是要把公安机关内部教育资源与社会教育资源相结合,使民警在感受历史文化熏陶和改革发展成果的过程中受到优良传统的熏陶和感染。三是要把优良传统学习教育与实践锤炼培育相结合,不断强化民警继承和发扬公安机关优良传统的意识和行为。四是要把优良传统学习教育与日常文化生活熏陶相结合,使民警随时随地受到优良传统的滋养。
(三)破除模糊认识。一是破除“不变论”,使民警认识到随着实践的推移,公安机关优良传统的内容和内涵都在不断更新和发展。二是破除“过时论”,使民警认识到公安机关优良传统的产生虽然有其特定的环境和背景,但其内核和真谛是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是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传家宝”。三是破除“无用论”,使民警认识到虽然“经济杠杆”和“利益驱动”的作用是重要的,但决不能因此而否认或代替优良传统的作用和价值。
二、注重选好弘扬优良传统的载体
公安机关优良传统的传承需要好的载体。载体必须符合“三性”要求。
(一)时代性。公安机关优良传统虽然是时代的产物,但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才能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公安机关要深刻把握当今时代的特征对优良传统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在赋予优良传统新的内涵的同时,不断改进方式方法,使弘扬优良传统的载体更加适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点。
(二)群众性。承载优良传统的载体必须要以群众认可不认可、喜欢不喜欢、乐于不乐于参与作为检验标准。公安机关要从广大民警的需求出发,找准优良传统与民警需求的结合点,使载体既能充分体现优良传统的内涵,又受到民警的欢迎和喜爱,从而自觉付诸行动。
(三)操作性。优良传统的载体必须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便于操作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优良传统就会与客观实际、现实生活融为一体,使广大民警明确优良传统的具体内涵及内容,懂得怎样去做。
三、注重树立正确的导向
弘扬优良传统离开浓厚的环境氛围,离开正确的导向不行。
(一)注意舆论氛围导向。弘扬优良传统,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强大声势。公安机关要注重培养和树立践行优良传统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注重运用反面典型教育和警示案例,使民警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进一步营造学传统、信传统、讲传统、用传统的厚氛围。
(二)注意环境氛围导向。公安机关必须重视办公区、民警生活区以及驻警区域的自然环境和政治环境建设,因地制宜利用黑报、画廊、宣传橱窗、灯箱、光荣榜等传统载体,不断拓展公安内网等现代化网络载体,使广大民警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优良传统的熏陶和启迪。
(三)注意激励杠杆导向。公安机关要注重发挥激励杠杆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兵弘扬优良传统,评选表彰一批忠诚可靠、业务精湛以及爱民爱警的标兵,切实把弘扬优良传统的标杆立起来,激励广大民警自觉践行优良传统。
四、注重发挥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
领导干部带头弘扬优良传统,用模范行影响和带动队伍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表率垂范。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强化表率意识,发挥带头作用,凡是要求民警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凡是要求民警不为的自己坚决不为,在各个方面努力走在前列,自觉为部队做好样子,形成一级带一级的良好局面。
(二)敢于先行。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实践优良传统,自觉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自觉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和警务业务理论,带头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训练场上和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中敢喊“看我的”、“跟我上”。
(三)言传身教。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做到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带头弘扬优良传统,努力以自身学好、讲好、做好优良传统的实际行动,才能使优良传统具有渗透力和影响力,带动和影响队伍把公安机关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