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做好部队心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心理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做好心理工作不仅是助推和谐警营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排除不稳定因素,确保官兵以昂扬的斗志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工作、学习和训练中的良好方式。当前,全疆消防部队在维稳处突、安全保卫、执勤灭火、打造铁军等重大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负荷下官兵容易产生心理疲劳等状况。因此,能否做好心理工作,缓解官兵心理压力,保持官兵心理健康就成为影响部队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笔者看来,做好部队心理工作,要挖掘六种视角,树立六种意识。
一、心理工作向上看,树立高度意识。只有思想上重视,认识上到位,增强做好心理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才能真正做好心理工作。因此首先要树立心理工作的高度意识,把心理工作提升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把心理健康教育同经常性政治思想工作、部队正规化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安排,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坚持以人为本从优待警,营造和谐的环境。如果仅仅把心理工作当作硬性任务来应付完成,局限在整整材料的框框里,没有创新,不会拓展,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不去充实新的内容,那么心理工作必然会流于形式,不见实效。 二、心理工作向下看,树立基层意识。官兵是心理工作的对象和客体,是可以落实在基层官兵身上的实实在在的措施。因此必须杜绝做表面文章,变抽象为具象。首先我们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疏导纳入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主、心理教育为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同时不断调节和改善官兵的警营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党、团支部的作用,丰富党团日活动内容,引导官兵正确对待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挫折。其次要采取谦虚、诚恳、耐心的态度,开展谈心交心活动,沟通上级与下级、干部与战士的思想,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交流思想,消除隔阂,增强团结和友爱,切实改善官兵工作、学习、生活工作条件和环境,丰富官兵的文体活动等问题,为官兵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发展空间,从根本上稳定官兵的思想,安心工作,做到以队为家。 三、心理工作向内看,树立内因意识。心理问题通常是通过一些外部的行动和言语反映出来,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语言的表象,充分认识到特异行为背后所潜藏的心理信息。思想是行为的主导,任何的一种行为都是特定心理的反射或者映射。因此在开展心理工作我们要多思考一下: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原因导致成这样。为了探究原因,我们可以积极做好官兵思想摸底,开展全方位的心理问题排查,全面掌握官兵心理特点,或者建立官兵心理档案,了解官兵心理现状,探索官兵心理健康发展规律。 四、心理工作向外看,树立开阔意识。消防部队不是社会的真空,部队也不能把官兵与外界完全割裂,尤其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官兵即使不出营门,也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外部世界,我们绝不能忽视社会思潮对于官兵心理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心理工作要注意到外部环境对官兵思想的影响,不拘囿于部队内部的小环境,把视野投向部队之外的大环境,将内部疏导和外部引导相结合,因地制宜,占据思想阵地,以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红色文化影响官兵心理。 五、心理工作向前看,树立长远意识。心理工作不仅是形势发展和履行部队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官兵健康成长和部队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心理工作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心理问题就是思想问题,这一错误观念导致官兵不愿寻求帮助,害怕别人知道后有看法,瞧不起自己。从而压抑自己致使心理疾病的产生。要改变这种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必须依靠长期的心理疏导和教育帮助官兵建立正确的观点,不再忌病讳医,有心理问题时主动寻求帮助,解开心结,最终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 六、心理工作向后看,树立追溯意识。心理问题的形成不是瞬息万变的,而是日积月累,长期压抑的结果。具有积累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剖析官兵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时,不要就事论事,只看当下,而是要追溯以前,究根问源。很多时候,心理问题的原因都不在此时此地,而是彼时彼地就已经埋下了种子。在心理工作中,我们尤其要注意是不是有什么童年经验造成了某些阴影,还是在过去的某一特殊场合下造成了心理创伤,只要找到了“病因”,纵使心有千千结,也可顺势而解。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