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县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全县农村火灾的发生率越来越频繁,形势相当严峻。在近两年中,全县共发生火灾***起,其中农村发生火灾**起,占火灾总起数的**.**%,农村消防基础工作薄弱的问题日趋突出。下面,结合*县农村火灾的主要原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分析
在**起农村火灾中,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起,占到火灾总量的**.**%;电气引发火灾**起,占**.**%;吸烟引发火灾**起,占**.**%;生产作业引发火灾*起,占*.**%;其他火灾为**起,占**.**%。从火灾发生的原因看,一是因安全意识不强、消防知识不够,用火不慎引发的火灾仍是当前农村火灾多发的主要原因,二是电器、吸烟、小孩玩火、违章操作等引发的火灾逐渐增多,火灾原因呈多元化趋势。三是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小作坊、小加工、小旅馆、小歌舞厅、小商店等行业场所日渐增多,农村火灾已不仅仅局限为柴草垛、民房,而向工厂企业延伸。四是火场情况呈复杂化。近年来,以棉花收购、加工、储存、棉纺为主的农村工业和个体经营的废棉、网套、废旧塑料等加工业的迅速发展,致使火灾多发,使得农村火灾火场情况日趋复杂,扑救难度增大。这些火灾的发生,充分说明了农村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的隐患还大量存在,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已刻不容缓。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消防组织不健全。目前,全县乡镇尚未建立防火安全领导组织和义务消防组织,个别乡镇虽然建有防火组织,但多是有名无实,徒有虚名,组织人员消防素质不高,乡镇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消防培训,对消防工作普遍存在不懂、不会等问题;其次是农村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导致了农村消防组织建设、消防制度不健全,消防工作不落实,消防管理水平低;三是基层派出所因管辖范围广,工作任务重,警力有限,消防分级管理往往停留在一般性的部署上,很难把监督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致使农村消防工作成为消防管理的空白点和盲区。
(二)村镇规划不到位。目前,全县大多数乡镇、村未编制总体规划,尤其是未编制消防专规,在村镇建设中存在居住区、工业区混杂,各功能区相互干扰;乡镇区建筑密度过大,交通拥挤,防火间距严重不足、消防道路不畅、建筑物耐火等级低、无室内外消防给水;不少企业生产加工的产品、原材料多属于易燃、可燃材料,大大增强了火灾的负荷,致使存在众多的火灾隐患。
(三)多种形式消防力量薄弱。由于存在财力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农村消防工作管理机制不健全、责任制落实不力和其他多种原因,县消防站仍在筹建中,没有一支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虽然有的企业建有义务消防队,但由于缺少必备的消防车辆、装备器材,只是流于形式,根本承担不了灭火救援任务的需要。
(四)消防宣传普及不到位。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牧民用火、用电、用气、用油的增多,但由于受到经济条件有限、文化素质不高、消防警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消防宣传教育普及力度还不够大,宣传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在村民中开展集中教育培训,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仍很淡薄,消防安全知识缺乏。违规违章地用火用电,乱倒灶灰、小孩玩火、乱烧垃圾、燃放烟花爆竹、吸烟乱扔烟头等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引发的火灾占有很大的比例。
(五)消防工作监管不力。*县农村消防工作点多线长、面广量大,工作地点分散,给消防监督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由于各乡镇政府管理组织不健全和基层派出所警力不足,致使消防法律法规得不到有效执行,消防监督检查流于形式,火灾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治、措施得不到具体落实,火灾多发的势头得不到有效控制。
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对策
针对*县农村火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一)加强领导,实行责任制管理。县政府应全面落实乡镇、村、组消防工作责任制,将农村消防工作列为年度安全生产考核和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积极督促各乡镇、村、组抓好抓实农村消防工作,通过层层签订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形成县、乡镇、村、组四级管理网络,同时健全奖惩制度,把消防安全工作列入乡镇干部的政绩考评,同个人的调动、升迁挂钩,以此推动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形成消防工作层层有人管、有人抓的新格局。
(二)立足实际,编制好乡镇消防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十二五”规划,全县各乡镇、村都应在近期内完成消防规划的编制审批工作,根据各乡镇自身特点,合理布局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化区,做到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乡镇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在新农村建设中,重点要解决好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防火分隔等突出问题。各乡镇都应在主要路段建设一处消防水鹤,主要的行政村应设置消防水池或消防车取水口。
(三)加快消防站建设,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县政府应高度重视县消防站建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县消防站建设大开“绿灯”,早日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根据全县面广线长的特点,建议采取“政府投一点、企业帮一点、群众筹一点”的多渠道筹资办法,在大河沿子镇、托里乡、托托乡以招收合同制专职消防队员,或依托政府职工、大型企业员工,首先建立以灭火救援、治安联防、巡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乡镇政府专职队。每个专职队配置一辆消防车和必备的消防装备器材,由县消防大队进行业务培训、指导。一旦辖区发生火灾事故,在县政府专职消防队未到达火场前,由乡镇派出所民警带队,先赶赴现场进行初期火灾扑救,切实担负起扑救就近火灾的任务,有效地降低火灾损失。
(四)强化宣传,提高村民意识。确保农村火灾形势持续稳定,关键在于做好消防宣传。一是要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宣传,各乡镇、村、组都应将贯彻消防法律法规纳入农村普法,不断提高村民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要充分利用村文化室,组织村民开展集中消防教育培训,并利用村广播、墙报、宣传栏等开展防火、灭火、逃生知识的宣传,不断增强村民的消防安全知识。三是要坚持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内容中,组织师生适时进行火灾自救和逃生训练,形成“一个学生教育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氛围。四是要结合“三下乡”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单、黑板报、小节目、消防挂图、消防咨询服务等有效形式,进一部扩大宣传力度。五是要充分利用乡镇派出所民警点多面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由片区民警坚持深入到辖区内的机关、学校、企业、村队、牧区、家庭、农贸市场,定期开展消防宣传,为广大农牧民发放消防宣传单、讲解消防知识和传授灭火技能,大力普及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常识,普及火灾报警和逃生自救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各族农牧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五)加强重点时段管理,确保措施到位。*县农村发生火灾的重点时段是春秋农忙季节、冬季和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时期。为此,要突出抓好这些阶段的消防工作,将消防措施落实到人,严禁大人、小孩在柴草垛附近抽烟、玩火、燃放烟花爆竹;在农忙季节,要有专人严格检查农机、农具,确保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在日常生活中,要严禁村民乱倒灶灰、乱烧垃圾,同时制定《村镇紧急疏散预案》、《灭火应急处置预案》,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村火灾的发生。
*县是一个农牧业县,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事关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事关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命安危和切身利益,因此,必须切实抓好农消防工作,确保全县农村经济安全、稳步、快速发展。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