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消防协勤员队伍管理之我见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市火灾形式日益严峻,现有的警力已不能满足消防监督管理的要求。为建立健全消防监督管理网络,强化多种新式的消防队伍建设,推动社区、农村消防工作,解决当前消防警力不足的实际困难。新疆*市政府会议研究决定,安排了*个消防公益岗位,派驻全市*个街道办事处、乡镇,作为消防协勤员,在街道办事处、消防科的领导下开展消防工作。
“消防协勤员”,顾名思义,就是协助消防部门工作的人员,是消防管理工作中一支重要的辅助性队伍,对解决警力不足及促进消防管理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消防协勤员”将成为今后消防管理工作中一支不可小视的新力军,如何很好地利用这支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在消防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成为消防管理工作当务之急。
一、完善消防协勤员的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推进消防协勤员队伍的规范化管理。
消防协勤员这个群体比较特殊,他们既不属于部队,又不是国家公务员,应该考虑做出一些规定来保证他们在协勤工作中既不超越法律的界限,又能保证协勤员工作顺利开展。因此要制定消防协勤员的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推进消防协勤员队伍的规范化管理。随着消防协勤员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消防部门还必须引导协勤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宗旨信念,认清当前消防管理工作严峻局面。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作用,以正面舆论导向讴歌协勤员不计报酬、忘我工作的优良作风。
二、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工作积极性。
推行目标管理制度,就是指消防协勤员的一切管理行为都从确定目标开始,其核心是激发协勤员自我努力、追求卓越的愿望。制定出协勤员考核细则,对违章查处率、纠正当场违法行为数量等情况与其工资挂钩,实行奖勤罚懒的原则,不能简单地与出勤挂钩,要与劳动成果挂钩,根据协勤员的工作成绩拉开档次,形成干好干坏不一样的激励氛围。
三、加强岗前培训学习,严格审核,择优录用。
新招录的消防协勤员要从众多报名者中经过政府相关部门严格审核,并经过考试择优录用的。他们在上岗之前,首先经过劳动就业部门的就业指导培训,再经过消防部门的岗前业务培训、法律知识培训等。经培训后的消防协勤员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基本掌握了消防管理业务知识、消防法规常识和消防管理工作业务技能。因此,消防部门要认真做好消防协勤员上岗前的培训及选拔工作。
四、加强防火参谋的思想政治建设,为消防协勤员做模范带头作用。
消防协勤员每天都和参谋在一起,共同工作,参谋在工作中的言行举止都会对消防协勤员造成极大的影响力。而原动力是参谋首先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当好表率,用健康的思想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层思考的理论武器和人生的理性导航,用正确的政治理念平衡与抵消物欲肆虐带来的意志消沉,满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使新时代消防部队真正成为“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队伍。古人云:“人不率,顺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作为消防部队的防火参谋,要严于律己作表率。执法中参谋办事不公,公私不分,不严于律己等等,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都有可能让消防协勤员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思想问题。要避免这种问题的产生,这就要求大队参谋,特别是大队的领导,在学习上,作表率;工作上,当模范,时时以身作则,从严要求,这样才能在消防协勤员中树立威信。我们必须在思政工作中注重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给广大消防协勤员做出行动上的表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切实的行动来影响每一个协勤员,激发协勤员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
五、尊重关心消防协勤员,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感受集体温暖和增强责任感、向心力。
得到关心和爱护是人的精神需要,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激励人奋发向上,挖掘潜力,作为消防协勤员队伍的管理人员,要关心协勤员,解决协勤员的后顾之忧是调动工作积极性的首要方法。
一是消防协勤员的生活状况如何,情绪如何,直接影响到思想活动,精神状态和工作效率,要善于摸清情况,对生活较困难人员的个人家庭情况要心中有数,时时给他们以安慰、鼓励和帮助,特别是要抓住主要时机,生病了要及时探望、准假或适当减轻其工作负担。协勤员遇到大困难时,不仅要自己关心施爱,而且还要发动大家集体帮助,这样做不仅使人充满感激,还会感染他人,特别有利于集体力量的团结,使他们感受集体温暖和增强责任感、向心力。
二是要解决协勤员队伍的实际问题。一大部分协勤员年龄在35岁左右,其工作经验之丰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强,但仍然拿着每月400元多元的工资,这样的工作与其社会不断上升的消费水平很不适应,况且他们都是家庭主力,照顾妻子、养活孩子,可以说是促襟见肘,应该考虑给予他们补助问题的的解决,譬如对工作成绩突出,各方面表现好的同志给予物质奖励,全方面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鼓励他们更好地奉献消防管理事业。
总之,消防协勤员队伍是防火队伍的重要辅助力量,充分发挥协勤员在消防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管好、用好这支队伍,是解决目前警力不足和维护良好消防安全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因此,用好作风,好行为、好典范来带领和影响协勤员,逐步建立起规范化、制度化和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势在必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