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派出所如何通过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践行 “民本警务”理念
近年来,*县公安局两碗派出所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公安局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加强对警务机制和警务模式的探索、创新和实践,不断提升驾驭治安局势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为两碗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在社会矛盾凸显期,受客观因素和现有条件的制约,特别是随着两碗乡集镇迁建、土地开发、电站建设等工程建设的快速推进,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历史积累和区域差异形成的矛盾互相交织,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增多,统筹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新要求,基层派出所唯有迎难而上,按照市局“*.***.*.*”警务系统建设的统一部署,依托大走访“开门评警”开拓出来的群众基础,努力构建民本警务,以民心为导向,紧紧围绕民生、民本、民需来开展公安工作,把管理融于服务、行政寓于服务,真正创新公安管理与服务“整合”到人民真正需要的地方,“整改”到群众真正需要的问题上。最终达到“党的忠诚卫士和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的终极目标。 大走访“开门评警”是否与群众真心相融,是否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活力,从而让群众敞开心扉评说公安工作,把脉治安症结,诉说心中困苦,从而使基层派出所切实有针对性地改进公安工作,整改群众对公安工作不满意的问题,提升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是“开门评警”是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 自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启动以来,*县公安局两碗派出所在活动中,始终把“听”字做深做细,把“改”字做实做透,通过走村串户、深入群众、发调查问卷、听群众对治安问题的唠叨,从而发现案件线索,进而破获案件;了解治安热点,获取矛盾纠纷信息,化解矛盾,整治热点难点。两碗派出所民警经过认真探索,在四个方面强化了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的实效性,从“整合”和“整改”上解决困扰公安工作的群众基础问题。 一是采取多种形式走访,获取重要破案线索。走访的形式不拘一格,凡是能够获得群众信任,真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困难的走访形式都是不妨一试。****年初,两碗派出所以大走访为契机,扩大走访范围,在辖区两碗重点集镇两碗村走访过程中,民警侧面了解到村民熊某在议论,某一个盗窃案是街上的年轻人罗某干的,可是在找到熊某作进一步了解的时候,熊某矢口否认曾经议论过这样事。细心的民警发现是熊某碍于走访时群众太多,不便于多说,于是没有马上追问,而是选择了夜间走访的形式,在晚上换上便服,只身来到熊某的家中,与熊某促膝谈心,真心诚意地交流思想,最终获取了重要线索,为准确及时的抓获犯罪嫌疑人罗某创造了有力证据和可靠条件。 二是解决实际问题,整改群众心中急需解决的“小问题”。公安机关如何赢得民心?关键在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把群众的一件件烦心事给解决掉,把困扰群众的矛盾纠纷化解掉。花坛村的谭某去年以来一直为自己儿子的年龄上大了十岁而揪心,几年前,由于自己的粗心大意,孩子的外婆带孩子到派出所上户口填信息的时候不小心把孩子的年龄上大了十岁,这样本来六岁多的孩子户口上的年龄却是**岁,而更改年龄这样的主项变更在公安户籍管理程序上很麻烦,这让谭某开始为儿子今年上学着了急。在今年开展的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中,民警在走访谭某邻居的时候偶然间了解到这个情况,主动找到谭某了解情况,并把谭某的儿子叫到跟前照了张照片,回到派出所,民警立即调阅谭某儿子的户籍信息,及时写出调查报告、更改居民身份信息报告表等审批手续,报所领导、局领导及市局业务部门签字审批,在悄无声息中完成了谭某自己跑几乎要一个月才能办完是所有手续。当谭某拿到更改好的户口本时,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三是把群众当家人,把走访对象当亲人。几年前被判刑的新滩村的老谭因患重病被保外就医,在他到派出所报到的那天,李警官就把他当做了朋友,李警官亲热的和他握手,耐心的询问他的身体状况,根本没有把他当病人,当犯人,在得知他回来后生产生活有困难的时候,李警官皱起了眉头,老谭以为李警官嫌弃了,再也没敢提困难的事。直到半个月以后的一天,李警官来到老谭家中,高兴的对莫名其妙的老谭说:“你的事有着落了!”,原来,李警官在了解到老谭的困难后,这半个月跑民政所、卫生局,找管事的同志、领导,终于为家庭困难的老谭减免了医药费、争取到了困难医疗补助,一下子就是****块。捏着这从口袋里摸出来的略带李警官体温的钞票,老谭老泪纵横了,他没有想到一个“吃牢饭”的回到家乡会被这样关照着,老谭感觉自己一下子腿软了,要不是侄儿子拉住他,他几乎就给李警官跪了下去------,从那天起,李警官的手机上每周都会有一条短信:“尊敬的李警官,本周在家表现良好,身体比以前好很多了,谢谢你的关心。” “只要怀着真情去办案,去管理,把群众当家人,把老百姓的困难和问题当作自己家里的困难和问题,切实的帮助解决,被打击的违法犯罪人员一定会理解,受害人一定会感谢,老百姓一定会支持。”这是两碗派出所民警对“和谐执法”的深刻感悟。 四是用民本警务推动公安信息化建设。在基层公安派出所服务群众不知道从哪里着力,不清楚如何深入的时候,民本警务理念的构建,必将让传统的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与现代的信息化建设有机结合,明确信息化条件下公安基层基础建设要求,指明了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方向,是对警力、信息、技术等警务要素的整合、协调。两碗派出所在这样理念的指引下,先后启动了飞信警务、QQ网上户籍办理流程、微博警务服务等网上直接、公开、透明的公安信息化服务举措。服务项目具体鲜活,信息化举措简洁明了。飞信警务定期发布的阳光警务信息让公安管理不再神秘,警情信息的快速准确传播为群众的防范指明了方向;QQ网上户籍办理流程为外出打工无法回乡办理“二代证”的群众省去了时间精力金钱的花费,感激万分;微博警务及时发布的“二代证”、户籍业务办理情况以及寻人启事受到了辖区群众的普遍欢迎。便民利民的同时,民警收获到的,是警民更为广泛的和谐关系,所有的这些,都得益于不断植入民本警务理念的开花结果。 通过一个个事例,民警们总结出一套做好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的要旨: 首先,公安民警要接触“地气”,沾群众气息。坚持“你与群众近一点、群众就与你亲一点”的理念,经常走出办公室,走到老百姓中间,多与群众打交道,摒弃以“管群众”自居心态,染上“与群众交朋友”兴趣,改进工作方式,锻炼工作作风,拉近和群众的距离,叩开群众心扉,让广大群众成为公安工作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其次,要善听民声,问政于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派出所工作做得好不好,评判权在群众。新时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公安民警要拓宽“听”的渠道,练就“问”的本领,甘当“小学生”,虚心请教群众。公安工作要能见微知著,未雨绸缪,把握工作主动权,防患于未然。基层派出所要健全完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研判、反馈、整改机制,使群众成为片警的治安信息员和工作监督员。同时,社区民警“整合”警力不足的困境,统筹获取信息与走访群众的关系,要入百家门、访百家心,用群众听得懂,乐意听、带“泥土”味的语言与群众谈心交心,把脉治安症结,了解影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肠梗阻”。 再次,基层派出所民警要在“改”字上下功夫,积极整改,回应民声。“金杯银杯不如口碑”,群众满意是对公安工作的最高褒奖,提升群众满意度的核心在抓落实、抓整改。与群众交朋结友,了解到治安症结所在是改进工作的前提,但若不及时“动手术”根除症结。群众将认为公安派出所只会“花拳绣腿”,华而不实,对公安机关失去信心。直面群众的公安派出所要拿出刻不容缓,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切实抓整改促落实,能当下整改的务必当下整改,不能当下整改的也要制定解决问题时间表,明确责任、进度,稳步推进整改工作,同时要主动向群众说明原因,加强沟通,求得理解。 思路决定出路,有了正确的思路,两碗派出所的民警们仿佛找到了破解群众工作难的“金钥匙”,工作责任心、使命感有了质的飞跃,工作成效事半功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公安民警心里装着百姓,百姓心里就会惦记着民警,两者的良性互动必然会促进社会治安人人参与,社会平安人人共享的和谐局面,才能为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获得永恒的不竭的动力。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