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年刑事发案变化探析犯罪趋势及对策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开始,阶级分化,矛盾在所难免。我国历史上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自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大潮的涌入,国人传统的意识形态也将经历一次重大的考验。因此罪恶便不断发生,如何尽可能减少这些现象的发生是当前重大的课题。
一、犯罪的现状、特点及原因 (一)我国犯罪的现状 据统计,自建国以来,历史时期大致以文化大革命前后划分为三个阶段,据有关资料统计:“文化大革命”前犯罪率除建国初的两年外其余大都保持平稳;文化大革命中高度军事化的情况下处于相对封闭的静态中;改革开放以来,犯罪率每年都呈相对增长的态势,如****年为**.*件\**万人,到了****年为***.**件\**万人。以本县为例,****年全年受理各类刑事案件仅**件,****年便上升至**件,到****年**月就达**件之多。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本县移民迁建和二级公路的开工,大量外来人员的涌入对社会治安带来一定的影响。可见社会环境对刑事犯罪发生的影响十分重大,从世界范围同比来看,我国刑事犯罪处在一个高发阶段,在我国高发犯罪涉及侵犯财产、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夺及抢劫罪名的占大多数。 (二)犯罪的特点及原因 *.犯罪的年龄向低龄化发展。青少年犯罪问题现已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由于这些人认识水平不够,虽然思维有提高,但对事物的判断力不高,自我保护能力也不高,而且对于刚迈入社会的青少年来说,他们认为多结交异性朋友和社会上的朋友,已经成为了生理和心理上的迫切需要,加上受“多一个朋友,多一条出路”的思想的影响,很多青少年往往因为择友不慎,误入歧途。有的青少年比较任性,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不听取家长老师的劝告,继续结交社会上的不良青年,从而近墨者黑,使自己在这种社会的不良文化中越陷越深,堕落而不能自拔,以至最终犯罪而无药可救。最终等待的只有手铐脚镣和铁窗禁锢的流泪和后悔。在九*年代:“古惑仔”,“喋血双雄”盛行的时候,三天两头“喋血街头”时有发生的事。今天的网络世界更是为广大青年提供了一个暴力,充满刺激和诱惑的世界。本县中城镇的辍学在家的李某年仅**岁,便数次参与抢劫、盗窃;年仅**岁的周某等人更是长期在学校周边用暴力、威胁等方法劫取学生随身所带的财务,用于上网及挥霍。仅今年前**个月所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就达**件之多,涉嫌的罪名多是盗窃与抢劫。 *、职务犯罪案件有增无减是社会一大隐患。历朝历代、古今中外都在惩治酷吏贪官,要想完全消除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但当今中国的腐败,在不断反腐倡严,重拳出击的情况下,却有增无减,已成为社会公认的一颗毒瘤。一个省市级高官一但被查办,少则上千万,多则上亿。一个县级官员被查几十万也是常事。自上世纪**年代中期以来,国人开始用清醒的眼光来看待现在的官员和政权。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浮出了水面。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国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而政府官员的腐败问题也愈演愈烈。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间还十分严峻。 *、犯罪类型增多,以财产犯罪为首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为人们追求高水平的生活消费和生活质量提供了可能。而人们在这突如其来的诱惑面前则显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一些人想要迅速致富,道路又较为困难和遥远,为了满足自己或恋人、亲人对金钱的贪婪欲望,当有条件和机会时侵吞公私财物的大有人在,为追求物质享受或为了寻求某种刺激挺而走险进行犯罪,失去了正确把握自己的能力,从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的不乏其人。犯罪类型主要表现为:侵犯财产罪,暴力犯罪,组织、容留、强迫妇女卖淫,毒品犯罪,拐卖人口,诈骗,涉及侵犯财产型犯罪的案件占多数为了谋取钱财。这类案件占了发案率的**%左右。仅以本县为例,****年全年受理批准逮捕案件共**件,其中盗窃就有**年之多。正所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人中众多,很多人文化教育程度低,认知能力差,特别是在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地区,文盲队伍庞大是造成犯罪的重要因素。由于贫穷而带来受教育程度的降低,所以犯罪往往在文盲和低教育人群中产生,这个问题在农村尤为突出。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农村人口出现很大流动,从贫穷落后的农村,来到五光十色的城市,在人们心中产生了极大的落差,其中的极少数人经不住冲击和诱惑,企图快速致富,而走上了违法之路,或者对社会产生仇视心理,最近发生在各地针对学生的恶性案件便是例证。 在农村地区,有相当多的人没有或没有系统地接受过比较完整的正规教育,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的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人法律意识淡薄,或置法律于不顾,遇到一些生活琐事处置方法不当,手段残忍,方法极端。多数人在受到不法侵害时不知、不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而是采用“以毒攻毒”“以牙还牙”的手段走向犯罪的道路。如在我县会仪镇的杨某因和姐姐吵架后反目,在其姐家修房拉材料从其责任地经过时,双方争执不下,杨某乘人不备用事先准备好的钢筋条猛击其侄女婿头部,致人重伤,后行为人负案逃跑。这是因家庭琐事引发的恶性案件,如果行为人能理智些,不那么狭隘的话,事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当前犯罪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人口众多,社会各级分层日益突出。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民间矛盾不能得到及时疏导,引发不安定因素;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人口处在贫困线上下,农民中大多数生活水平较低下,城市中也有相当一部份三口之家月均生活费在***元左右,为图物质利益挺而走险,这是当前及将来相当一段时间造成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本县近年的发案中侵犯财产类案件占总数的近**%;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各种思潮随着经济大潮不断涌入,对原有的意识形态产生了极大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健康思想不断浸浊,给社会治安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二、刑事犯罪的防治对策 犯罪的形成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的,然而犯罪原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根据上述犯罪的特点,笔者拟提出了以下几项防治对策,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此类犯罪: (一)职务犯罪的防治 要根本解决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问题必须坚持法治原则,依法治腐。首先应完善刑法中有关职务犯罪的规定。由于我国刑法对职务犯罪规定的不是很完备,致使许多职务犯罪分子未能受到应有的惩罚。因此,应对职务犯罪的刑法规定加以完善,主要表现在: *、我国刑法中的贿赂犯罪罪责规定过窄,不利于打击职务犯罪。我国刑法第***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构成受贿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而且必须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的是“他人的财物”。刑法关于贿赂犯罪的规定,将不能适应我国打击职务犯罪的实际需要.应在立法中明确贿赂的标的物不仅指金钱、财产,而且还包括服务或有价值的其他利益;取消“为他人谋利益”的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扩大贿赂罪的犯罪构成。另外将“为他人谋取利益”做为加重情节予以考虑。要不然一些拿了好处官员总是以“我和送礼方只是朋友关系,”“收钱只是大家日常生活交往中的礼上往来”等为借口逃避法律的制裁。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定刑偏低。我国刑法***条所规定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定最高刑仅为*年有期徒刑。而且是在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检察机关也不能证明其是贪污、受贿等犯罪所得的情况下适用的罪名。司法实践中,许多贪利性职务犯罪分子除了具有贪污、受贿行为,都有巨额来源不明的财产,相比之下,往往是贪污、受贿几十万元可能被判死刑,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高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最高才被判*年有期徒刑。其弊端就在于如果犯罪分子彻底坦白贪污、受贿的犯罪事实,就可能致使罪犯因犯罪数额特别巨大而走上不归路。但如果咬紧牙关,坚决不承认贪污受贿的事实,大不了最后判一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最高不过*年有期徒刑。孰轻孰重.一目了然;这无疑在向贪污、受贿者昭示“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大牢五年。”因此,对于同样也是违法犯罪所得的巨额财产就应该采取提高法定刑的方式,可以在刑法中分别规定,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对上述的财产差额部分予以追缴。这样若行为人拥有巨额财产,其若不交代巨额财产真实来源,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另外,由于职务犯罪不同于一般刑事犯罪,是权力非责任化的产物,具有鲜明的随意性和功利性。因此除对犯罪人处以自由刑,和完善的资格限制以及财产刑。以使敢于以身试法者若要冒险势必将花更大的代价,从而达到利权衡的导向作用。 (二)对青少年犯罪的个体预防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为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利于其健康成长。首先,搞好家庭的夫妻关系,相对稳定和睦的婚姻关系是社会和家庭关系稳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婚姻家庭矛盾不幸终究会带来社会的不幸和不安。其次,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做好子女的模范榜样,教育子女要选择有益子女身心健康的方法,不可娇养溺爱,也不可过分严厉,无论在思想道德上还是行为作风上都要处处以身作则,给子女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家庭环境,不要嘴里叼着香烟,手中搓着麻将,一边叫孩子快去做作业。多带孩子一起去开展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诸如体育锻练、益智游戏等。从而达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效果。 家庭预防是通过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抑制和减少犯罪的一种方法。其主要任务是防止家庭成员犯罪和家庭受到犯罪的伤害。家长应充分运用自己的影响力以及权力与义务,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态度,正确地引导、培养、教育子女,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个性,具备科学的分析力和判断力,在处理问题时学会理性思维。同时,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素质,为子女做出榜样,又要防止自己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再就是为青少年创造一良好社会环境。净化社会环境十分重要,必须加强网络和娱乐场所的管理,严格实行年龄身份准入制度。对电影、电视等传媒可以效仿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实行等级划分。对达到一定等级的影视作品严格限制未成年人观看。不要像现在一样完全处于一种无监管状态。政府主要通过立法和建立制度,明确监管机构的职责,不要使之成为三不管“地带”。政府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全面系统地指挥运作,必须由政府出面改善和净化不利于其成长的社会环境,对出版物中有关暴力、色情的内容加以隔离,让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行依法治国之路使社会生活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形势和刑事犯罪高发的态势,我们一方面不能等闲视之,另一方面也不能急于求成。犯罪寄生于社会,决定于一定的社会结构。“每一个阶级社会都有其应有的犯罪,这些犯罪的产生是由于自然及社件引起的,其质量是与每实会集体的发展相适应的”、“就像我们发现一定数量的水在一定的温度之下就溶解为一定数量的化学物质但并非原子的增减一样,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我们会发现一定数量的犯罪”由此可见犯罪是社会变革的‘睛雨表’犯罪率的波动与社会变迁紧密相连。我国正处于后发性的现代化进程,经历着主要来自于外部力量的较为明显的大幅度的社会变迁,这样的变迁因素是多方而错综复杂的,与科学技术、意识观念、社会规范、政治体系、经济结构等息息相关。在这样的社会转型时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过渡时期,这当中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相互交溶和碰撞。各种意识形态及物质利益观念的高度激发、个人主义思想,道德观念的多元冲突,由此引发的社会分层所致的利益群体的复杂性,贫富差距的急剧拉大,职业声望同收入状况的悬殊等,都无一例外地加大了社会的紧张与不满,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比如:最近发生在昭通的征地拆迁中赔偿较低,引起了当地村民不满,最终引发为严重的暴力抗法事件;各地的城管执法的问题,农民工工伤保护、下岗职工安置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出现了****年孙志刚被收容遣送事件,最近的*“开胸验肺”以及各地农民工跳楼讨薪事件。 对于犯罪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的综合治理、教育感化,但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找到问题的源头。首要的就是建立起一个公平竞争,良性竞争的机制。一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竞争是不可避免的,相互间因为利益的关系成为了对手,这自古如此。但我们应尽可能在社会中建立起一种机制,为竞争者创造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应该是分开公平、充分参与的、并且是良性发展的和注重权利、以说理的方式进行的。需要的是制度化的运行机制,而不是像现实中搞人情化,由一些潜规则说了算;不是出了事想方设法如何去找关系。要做到有了问题大家能有一个说理的地方,求得公平的救济和保护。这样才能使予盾冲突少发生,把社会生活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上来。让大家有了矛盾,有了问题能有一个说理的地方,能寻求正当的保护。引导大家以一种正当的途径去进行主张,而不是靠关系、靠人情。 要实现这些首先要加强司法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以确保司法的公正廉洁。当前司法机关人员的行政色彩较浓,这与司法的属性存在冲突。这容易产生一些不正常的干拢因素,不利于公正司法。将法官和检察官一并纳入“大公务员”的管理模式,完全忽视和模糊了司法工作的内在规律特殊职业要求和特点。不利于司法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再者,对司法人员职业化制度机制不完善,往往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以保证职业司法人的成长。在一个部门经常看到的是一个人在普通法官或公诉人的岗位上有了一定成绩,便因为职级的升格而到了所谓更重要、福利待遇也更好的岗位。这都源于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职业法官或职业公诉人制度。所以在这些岗位上辛苦一定时期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但为了工资、福利等不得不想法进迁,出现了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现象。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职业司法人制度,这是一条司法改革的可行之路。要实现依法治国重要的是如何对权力进行制约。建立相对完善及相对独立的司法制度,通过法院来合理地、公正地解决社会矛盾与冲突,尽可能避免和平时代的混乱,由此社会就会发生其应有的变化,由此民间的各种予盾能得到及时疏导,邻里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竞争者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一些予盾便能到无形化解。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