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消防管理 >> 防火研究 >> 浏览公安
  •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消防工作思考

    时间:2012年03月14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我国农村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迅猛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用油、用电、用火、用气量也随之增加,火灾所造成的损失也与日俱增。据统计,近五年来,全国农村共发生火灾*万余起,造成*人死亡,*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亿元,分别占同期全国火灾总数的*%、*%、*%和*%,农村火灾死伤严重,频发的火灾严重影响了农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生产。长期以来,农村的防火、灭火工作一直是消防工作链条上的薄弱一环,造成这一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也日渐凸现,如何做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消防安全工作,需要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认真思考,不断总结,积极应对,笔者结合体会粗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领导重视不够,消防组织不健全。农村牧区消防工作起步较晚,我区农村消防工作处于初级发展时期,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及村干部对农村消防工作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措施不多,认为消防工作是消防部门的事,在农村不是很重要,即使农村牧区发生火灾损失不会大,致使农村牧区消防工作仍停留在一般性的部署和要求上,有的甚至对消防不管、不闻、不问,没有很好地建立健全消防管理组织,完善各项消防规章制度,落实各级消防安全的管理责任,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四无”:即无固定办公场所、无专业专职人员、无业务经费、无组织活动。

        (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当前,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农村的消防基础建设相对滞后。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建设缺少规划,村庄建设零散,导致消防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甚至完全被忽略。二是道路路况差。虽然这几年各地政府对欠发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扶持政策,大部分地区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但至今仍有很多村庄没有通,有的地方虽然通了水泥路,但未能充分考虑消防车的实际通行要求,道路的宽度、承重、转弯半径等不符合要求,或为防止大车压坏路面,在路上设置了水泥墩等障碍物,使得消防车无法通行。三是农村部分乡镇还没有通自来水,有的乡镇虽通上自来水,但管径较细,最粗的只有50cm,因此,无法设置室外消火栓。四是农村大部分地区自然水源较多,但缺少统一规划,无消防取水设施,取水比较困难。

        (三)基本的灭火设施缺乏。农村地区,尤其是距离城镇相对较远的地区,发生火灾后,村民大多处于自救和互相救助的局面,而灭火工具更多的时候仅限于水桶、脸盆、橡胶管等一些简单的生活日常用具,很难及时扑救初期火灾和较大的火灾。  

        (四)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知识匮乏。农村的农民普遍存在没有消防安全意识或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知识匮乏,自防自救能力差等问题,更有农村老年人,不知道火警电话是“119”,有人甚至认为消防队救火要收费,甚至认为什么火都能用水来灭,这些现象突显大部分农民消防知识的严重匮乏,无法获知必要的防火灭火知识,对在日常的生活中如何做好火灾的预防工作缺乏系统地、全面地、深入地了解,往往造成村民的侥幸心理,致使火灾发生后出现盲目性,不能及时、有效处理。

        二、农村消防工作中存在的两个突出矛盾

        (一)分级负责制与专门机构之间的矛盾。农村地区由于缺乏城镇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道路交通不便、固定水源汲取匮乏,加之消防基础设施薄弱,欠账过多,使得农村消防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面对这种客观的情况,如何清楚明确的界定各职能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权限与责任义务,防止出现互相扯皮,互相推诿的情况,是需要我们认真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这种问题不解决,农村消防工作的开展就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我国的《消防法》对消防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等进行了规定,但缺乏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加之农村自身的一系列特点,使得我们必须研究制定能够对农村消防工作有积极推动意义的具备相当约束力的可行性政策法规。

        (二)政府主导下的资金投入与村民自筹资金之间的矛盾。我国农村地区面积达、人口众多、农村消防工作基础薄弱,基层政府的财政收入有限,单纯的政府主导下的资金投入将会很有限,且无法长期地运作;村民自筹资金可以部分的缓解消防欠帐问题,但必须把握资金筹措的度,过少,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过多,不利于农民的增收,且容易诱发其他矛盾,不利于农村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农村消防资金的来源不应仅限于政府的投入和村民的自筹,应该多渠道、全方位的争取发展农村消防事业必须的资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和村民自筹不应成为我国农村消防发展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毕竟我们的农村很广大,农民刚刚富裕,加之农村消防工作的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这就注定了农村消防工作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它是一项需要长期关注的动态过程,消防资金的投入也就应该着眼于动态的保证和供给。

        三、农村消防工作中需要加强的五个方面

        消防工作情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针对目前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按照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对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提出的要求,各地应采取各种有力措施,重点在火灾的预防上,应从农村消防安全管理体制入手,加强农村消防宣传、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防队伍建设,扭转农村火灾形势严峻的局面。

        (一)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安全管理体制,落实农村消防工作责任制。各级政府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三部门《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安全管理体制,切实加强对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签订责任状,切实把消防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实处。要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健全特大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机制,协调解决消防安全重大问题。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做到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统一调用消防安全涉及到的水源、装备、器械、通讯、力量等各种农村社会资源。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应作为各级领导伤期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年度考核。各地公安机关要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指导农村基层组织和公安派出所落实责任,建立健全消防组织,制定工作措施,努力构建“党委政府领导、部门行业齐抓共管、村民委员会组织管理、村民共同参与”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市涪陵区把农村消防工作纳入对乡镇年终考评的内容之一,由区政府督察室牵头进行督辨,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农村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农村消防规划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各地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划》、《村镇规划标准》的有关规定,加强小城镇消防规划,完善小城镇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乡村要将村民住宅及乡镇企业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纳入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中,要对以易燃建筑材料为主、房屋连片集中、火灾荷载大的乡村有计划的实施发行,从而改善消防安全条件和村民的居住环境。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可结合农村灌溉和人畜饮水工程、张村道路、能源建设、水电建设以及农村电网改造,与消防水源、消防通道和消防通讯等同步实施。有自来水条件的乡村要设置消火栓,配备灭火器材,同时发挥农业灌溉机械在灭火方面的作用,实现一机多能,缺水的地方要修建消防水池,确保消防用水,天然水源充沛的地区,应充分利用天然水源,应设置应急便于取水的设施。

        (三)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灭火救援体系。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各类地方专职、乡镇企业自辨及村辨等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是统筹城乡消防力量协调发展的近切需要,也是有效扑救初期火灾的重要保证。充分利用当地武装部、治安联防、村社的民兵和预备役等组织建立我种形式的专兼职消防队或义务消防队,并在工作车、拖拉机等交通工具中配备一台手抬机动泵和水带、水枪,村社配备适量灭火器,以满足农村初期火灾扑救的需要。

        (四)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各乡镇每年可利用对专兼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的培训和演练的时机组织消防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村民大院、易燃建筑棚户区、爆炸物品生产储存场所的用火用电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同时,各乡镇可以利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时机,大力开展创建“安全文明乡镇”、“安全文明村”、“安全文明家庭”活动,切实消除火灾隐患。

        (五)广泛深入开展农村消防宣传,大力提高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开展农村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消防意识是发展消防事业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预防和减少农村火灾发生的前提和主要手段。各级政府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农村防火宣传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村)居委会的组织优势,把消防宣传教育工作作为群防群消的一条基本措施,实行(村)居委会主任负责制,利用标语、板报、墙报、广播和会议等形式,根据重点时段、重要季节、重点人群开展消防知识宣传,加强对养老院、福利的宣传教育,建立消防安全教育组织,通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问答、竞猜、游戏、漫画、灭火演练等活动,向学生传授防火、灭火知识和逃生自救技能,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推动一个村庄”的消防安全社会效应,在广大农村营造一个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和共同参与消防安全活动的良好氛围,近而遏制农村火灾多发的势。

        农村消防工作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人身安全,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工作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我们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具体表现。各级政府必须大力发动和组织干部群众积极工作,切实按照《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对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要求,抓好农村消防工作,才能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确保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稳定和协调发展。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以科学发展观全面推动消防安全工作社会化
  • 下一篇:小型社区消防工作现状的研究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