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老兵退伍期间的思想政治工作
目前,离退伍老兵们离队的日子越来越近,许多同志即将结束自己或长或短、或得意或失意的军营生活,此阶段已成为临退老兵思想波动最大的时期,问题相对集中,矛盾逐渐暴露,这就需要迫切做好老兵退伍思想政治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价值观念的冲击和挑战,官兵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给老兵退伍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本人对如何做好补、选、退期间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浅谈一些看法。
一、退伍老兵常见思想状况分析 一是对得与失的失落心理。临近退伍,老兵们都会对自己几年来的军旅生活作一番回顾和总结。自己的愿望实现了,自然就满心欢喜;如果个人的理想没有达到,心里就难免有些不平衡,产生各种各样的扭曲心理。有的认为辛辛苦苦白干了,对领导产生了怨气;有的学技术、考学落榜,觉得前途无望,无颜面见家乡父老;有的怕恋爱对象吹灯等等。这类委屈感、失落感、吃亏感的存在,妨碍了他们对服役期间的得失以及自我价值的正确评判,容易导致违纪等不良行为的出现。 二是放纵心理。有的老兵临近退伍时,感到“船到码头车到站”,不如轻轻松松的混完最后的警营生活,因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守纪律、不服从管理,甚至不假外出、喝酒、上网聊天、到处游逛、惹事生非。 三是报复心理。有的退伍老兵因个人愿望未能实现,对部队流露不满情绪,有的在服役期间受过部队纪律处分,“破罐破摔”,想在退伍前报复与自己积怨的人。 四是对部队的留恋心理。绝大多数老兵在结束军旅生活时都会对警营依依不舍,充满了感情。警营里严肃活泼、虽苦犹乐的生活,官兵间互帮互学、互谅互让的同志爱、战友情,在他们心田里留下了缕缕温馨。这种留恋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但总是沉溺于过去,也容易使人裹足不前,延缓对新环境的适应。 二、做好退伍老兵思想工作的几种方法 一是要教育退伍老兵正确对待“走与留”,树立为家乡多做贡献的崇高思想。俗话说得好:“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部队是一个流动性较大的集体,要保持集体的生机和活力,就必须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流水不腐”就是这个道理!响应国家号召光荣入伍来到部队,是为了巩固国防建设的需要;现在地方需要一部分的部队杰出人员脱下橄榄绿投身于经济建设,同样是地方建设的需求。两者都是响应国家号召的行为,都是无上光荣的行为!所以,走与留的问题是每一位老兵面临的而又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特别是近年,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与部队相对稳定的待遇形成极大的反差,受其影响,越来越多战士想留下来选改士官,也有一部分技术人才士官很想到地方寻求发展,展现人生风采。在面对“走与留”的问题上,很难人人都能如愿!因此,要教育每一位退伍老兵都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一旦发生个人的意愿无法得到实现时,就应当以部队建设大局为重,愉快服从组织安排。 二是要在关心退伍战士切身利益中做好思想工作。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思想政治工作工作的目的,是教育广大官兵,提高广大官兵的思想素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合格军人。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从关心广大官兵的正当利益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的客观规律,也是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需要。我们在做好老兵退伍期间的思想工作中,也要遵循这些基本原则。要针对退伍战士普遍关心的退伍就业安置政策、怎样选择就业渠道、如何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等话题,有意识的加大这些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帮助他们全面的了解这些内容,减少退伍老兵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和担心,增强思想工作的有效性。 三是要狠抓经常性思想工作不放松。继续坚持经常性思想教育和经常性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大严管力度,着重培养官兵坚决执行命令、令行禁止的良好作风,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一些问题和事故的发生。广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注重用先进典型的人物事迹激励官兵,树立警营正气,克服疲劳、松懈和厌战情绪,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努力营造比、学、赶、帮、超和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克服麻痹思想,搞好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并定期召开安全形式分析会,积极主动地做好季节性、规律性、多发性事故的预防工作。 四是要有侧重点,集中精力做好“重点人员”的思想工作。“重点人员”,这里是指有比较突出的实际问题的人员,如家庭困难比较大,父母离异,患有疾病或致残,或孤儿无家可归等;以及私心重、心胸窄、入党、考学、学技术、选改士官受挫,对前途悲观失望,受过处分不能正确对待问题的人员;与领导有较深的隔阂和矛盾的人员等。对重点人员,如果思想工作跟不上去,就可能对部队建设造成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会酿成事故。所以,对重点人员一定要做好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官兵关系紧张的,领导要主动作自我批评,消除对立情绪,和他们积极谈心,讲道理,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对老兵提出合理要求,要按照政策规定,公平合理,实事求是,积极主动地加以解决,解决不了的,应讲清道理,不能采取推、骗、压的方法。对个别无理取闹的老兵,应进行批评教育,不听劝导者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五是要加强纪律观念,严格依法管理。严格按照部队的条令条例,依法对部队实施管理是治松治散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武器,也是加强转退前老兵管理教育必须的措施和手段。首先要在广大的老兵中,开展多种多样的学法、遵法、用法教育活动,强化老兵们的法规意识。其次是要克服几种错误观念。一是老兵临近退伍,很容易产生混乱思想,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有的以为辛苦了几年,现在该“歇歇脚”,“享受享受”了,凡事动口不动手,出工不出力;二是有的自身要求不严,纪律观念淡薄,一日生活制度坚持不好,遇事讲条件,不参加执勤训练,不参加集体活动;三是有原本想站好最后一班岗,但怕人说“出风头”,不敢理直气壮地干,工作也只好随大流。因此,越是临近退伍,越要从严管理部队,不能丝毫放松对老兵的管理,尤其是严格早操、执勤、晚点名、查铺查哨、请销假等制度,切实将老兵置于部队严格管理之中,做到工作学习不松劲,遵纪守法不松懈,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做留队战士的好榜样。 六是要积极开展系列活动,丰富警营文化,营造和谐氛围。为确保老兵离队前思想不松、干劲不减,站好“最后一班岗”,应结合复退改工作实际和老兵的现实思想状况,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激发老兵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可以结合基层部队实际,开展内涵丰富的警营文化活动,大力宣扬退伍老兵为部队建设做出的贡献,积极营造学习老兵、理解老兵、关心老兵的融洽氛围,使退伍老兵在表扬激励的环境中明确自身价值,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战友真情。可以运用网络、板报、墙报、专栏等载体,大力宣传老兵的先进事迹,鼓舞老兵工作干劲。倡导大家尽职责,爱岗位,不放松要求,不降低标准,为保卫第二故乡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站好最后一班岗,为新同志做出表率。 总之,老兵退伍思想工作具有问题积累时间久、情绪波动大、接受对象心理逆反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善于观察老同志的情绪变化,针对临退老兵的各种心理特点,大力发挥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优势,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既满腔热情,又方法得当,切实消除临退老兵的思想顾虑,解开老兵的情绪疙瘩,确保老兵“留的安心、走的放心”,全力做好老兵退伍工作,切实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部队的高度稳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