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把服务人民群众贯穿创先争优活动的始终
服务人民群众,这既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更是基层党组织和党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要求。离开服务人民群众,创先争优活动就会偏离正确方向,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成效。我们每个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都要深刻认识和把握这项重要要求,注意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待,认真落实党和政府的惠民利民政策,竭诚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警民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真正把服务人民群众贯穿创先争优活动的始终。笔者就此认为应从以下方面下功夫:
一、不断增强宗旨意识,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要在行动上自觉做到服务人民群众,首先必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党组织先进、党员优秀的显著标志。创先争优活动应当也是一次增强宗旨意识、增进同群众感情的教育活动。广大党员要在活动中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刻理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等基本观点,在思想上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从理论上为增强宗旨意识打牢基础。我们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铭记党的宗旨,重温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保持共产党员的光荣本色。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要在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充满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积极把服务人民群众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坚持充分尊重群众,紧紧依靠群众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党员和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因此,我们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都要把人民群众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真正做到充分尊重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总书记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在于发挥人民主体作用。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民主意识,养成民主的作风和习惯,牢固树立公仆意识。要尊重和维护群众的民主权利,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和重要决策要征求群众意识,按照群众的要求办事,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群众赞同拥护的事情,就认真去办;群众不满意的事情,坚决不办。自觉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同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作坚决的斗争。完成重要工作和任务,要认真发动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我们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处在群众之中,直接面对群众、直接服务群众。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要主动争取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请群众出谋划策,把群众的评价作为检验创先争优活动成效的根本标准。 三、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反映群众意愿 群众的呼声是党组织和党员行动的第一信号;群众的意愿是党组织和党员行动的重要依据。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是党组织和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党组织和党员都要在这方面下功夫。党组织要畅通听取群众意见渠道,坚持群众接待日、改进信访工作、党员干部定期走访群众、撰写民情日记等好做法,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有效办法以最迅速、最便捷的方式了解和掌握群众的诉求。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直接接触群众,经常到群众家中,到群众工作劳动的地方,与他们促膝谈心,使他们能讲心里话、讲实在话。领导机关、政法机关的干部要通过建立联系点、定期走访等方式,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了解社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在基层群众中交一批真心朋友,遇有重大或突发事件,就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情况、传递信息。近年来,政法机关深入开展的“大走访”、“大接访”、“开门评警”、“警务调查”等活动,通过深入基层、走近群众、听民声、访民意、排民难,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措施。我们各级各部门对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凡是合理并具备相应条件的,应尽是给以满足;对依靠本级的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报告,请上级组织帮助解决。上级组织要高度重视、及时研究,采取适当措施予以解决。要掌握好社会舆情,做好引导工作,防止把少数人的观点混同于群众的普遍意见。对少数群众不尽合理的要求或暂时不具备解决条件的诉求,要做好说服解释工作,给群众一个满意的回答。这些工作做好了,服务人民群众的要求就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 四、主动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主动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是服务人民群众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我们要通过各种切实有效的活动,及时掌握困难群众的具体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公安机关推出服务人民群众《双十八条》措施,真心实意便民、利民、惠民,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提高了人民群众满意率。我们各级各部门党组织和党员都要在改进机关作风中创先争优,推动建设服务型机关,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加大帮助群众纾困解难的力度。切实做到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帮人民群众之所需,坚决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等脱离群众的倾向,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五、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形成服务人民群众的长效机制 制度是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保证,对党员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要建立健全推动和促进党组织和党员服务人民群众的制度,增强制度规定的引导力和约束力,使服务人民群众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通过健全制度和抓好制度的执行,强化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服务人民群众。要坚持求真务实,不断提高用权为民的公信力。切实做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在为民做事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勤政为民甘于奉献,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秉公用权不谋私利。 创先争优活动是阶段性的,但服务人民群众却是没有止境的。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宗旨意识的增强上,体现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上,体现在人民群众得到切实的实惠上。我们每个党员和党组织都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制度长期持久地坚持下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创造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总书记指出,群众认可是对干部最大的褒奖。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能图虚名,而要以人民满意、百姓夸奖为标准。要追求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先进”和“优秀”,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