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谈践行民警核心价值观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十七大、十七大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确立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抓好基层公安机关的政治思想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研究人对自身价值实现的追求,把握住人的潜意识思维的特点,将有助于把民警的思想认识统一到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上来,完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切实打牢公安基层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一般人们都认为积极上进是年轻人的专利,年轻人才前途无量,随着年龄增大人的上进意识就会减退。而我们在实践中探索体会到,积极向上是每个人都存在的内在的本质的追求,它象是一座富矿关键是你如何去开发它。
每一个单位的人的思想状况都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近年来,虽然通过一系列集中教育整顿、培训活动,民警的政治觉悟、精神面貌、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业务工作能力,学历阅历仍然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对实现自身价值的追求即世界观也存在着各种差异和想法,这种差异导致有的同志很快适应了本职工作进入了角色,成为了队伍建设业务工作中的骨干;有的同志能做好一般性的事务工作,碰到难度大一点的工作就感到力不从心,全队中相比较年龄结构偏大,用一般观念来分析进取性年龄大的集体要弱一些。而近几年来由于我们重视了对民警的思想分析、重视了发掘人的上进性即人对自身价值实现的追求,结合加强绩效考核等管理措施,激发了全体民警的工作热情,逐年消除了不适应状况,取得了可喜的进步,队伍建设和各项工作业务指标完成情况多次在公安队伍排名中名列前茅。
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感到:应该看到不论是先进还是落后的人,每个人都有追求向上、追求公平民主、追求向往美好、追求个人需求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本能。这种多方面交合在一起的人的潜意识,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可以看作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生存世间界真理追求的上进性,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底处流”也就是这个道理。思想政治工作说得通俗些,就是统一人的思维。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十分注重人对真理追求的潜意识的分析,紧紧抓住开发人对上进性的追求,才能紧扣主题、找准要害,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才能更好地确立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一、研究追求是更好引导确立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题条件
追求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研究人的追求就是为了了解和掌握人的思想和行为形式的变化规律,调动人的积极性。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实际上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灌输其理论、观点的一种能动的过程,其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育者的方式方法以及受教育者自身内在需求的满足程度。追求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出发点和归属。一般来说,主体的追求越强烈,进行接受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我们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发掘放大人的追求,人是有思想的高等动物,应该看到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追求,例如:年龄大的人有需要受人尊重的追求、年纪轻的人有想进步被提拔的心理、业务能力强的人有被领导和同事认可其成绩的成就感的需要、业务能力差的人有抵御被人看不起的心态。因此,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去研究需求、分析、放大追求,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了解情绪,倾听呼声,关心疾苦,研究不同人的需求变化,研究外界的各种因素对人的需求变化的影响,合理引导、合理满足追求,以理服人,是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起步点,是思想政治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是落实各项政治学习活动,落实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题条件。
二、满足合理追求是更好引导确立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人的追求是复杂多样的,有合理的追求和非份的追求;有崇高的理想的追求和自私的个人私欲的追求;有明确的有目标的追求和只是朦胧的潜意识的追求。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人在解决了基本生活的保障后追求自身价值实现。应该看到人有了这种追求才有了上进性的原动力,追求的期望值越高其原动力越大。主要领导要善于发现和发掘人的追求性的原动力,应用、放大和转化好每个人的这种原动力,使至成为增强公安队伍建设的核能。
要解决好人的追求,首先要牢固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要坚持理想信念的正面教育,切实加强科学发展观、执法为民、理想信念、纪律作风、反腐倡廉、“八荣八耻”等教育,培养民警忠于职守,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自觉性,确立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虽然,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对全体民警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的,充分体现公安机关性质和宗旨的核心理念。但是,要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使之形成核心理念,还是需要上级领导和上级公安机关有一个能动地推进过程,也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上级领导和上级公安机关,首先要做到想人所想、急人所急、办人所盼,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为一线民警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和难点,为民警办实事,通过关心人、为人排忧解难,使人具有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取得领导的统御权,才能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好。其次,要从民警所关注的问题入手,综观现阶段基层公安机关,人的相当一部份思想问题是在考勤考核中的义务和利益能否重新调整与再分配中产生的,人对利益的认识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必然产生思想波动,影响工作情绪。要满足人的需求,就要抓住人最关心的利益问题,讲清道理、讲实情、办实事,从人最需要、最急迫的事情做起,努力满足人们正当的、合理的、精神追求。因此,解决这些思想问题,不能仅凭说教,要往实里做,在新的年份开始前要合理修订绩效考核标准,加重在政治、荣誉观方面的奖惩,尽可能地公正、公开地在满足民警对知情权、参与权的追求的情况下,搞好各类考核义务和荣誉的分配,型造实现自身人身价值的舞台和纷围,引导个体溶入集体中来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公安机关的基层领导还要善于抓住机会,在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和解决人生活中的问题,满足其合理的需求,如在民警加班加点工作时基层领导一定要沉在一线同甘共苦,当好领路人,还要考虑安排好民警的后勤生活保障,满足合理的需求激发工作热情,这就是调动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所以说,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人,贴近实际,其实质是心的贴近,只有心贴近了,才能真正知道人在想什么、盼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再次,要满足人的独立自主的人格需求,人在社会交往中更普遍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人的情感需求,基层领导对一些非原则性的错误在不是很紧急的情况下,一般不要在公开场合直接批评,可以个别指出的尽量个别批评,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心悦诚服,以情感化工作对象,情在理先,寓情于理,易于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最后,要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体现教育功能,还要体现“人文关怀”,做到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乃至依靠人、塑造人,真正使思想教育生动活泼、深入人心、增强感染力,并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基层政工干部应该是将人与好思想理念融会起来的崔化剂,要善于能动地来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三、引导追求是更好确立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所在
一个基层单位的领导除自身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端庄的品格起示范作用外,还要注重发掘培养本单位身边的具有正确、健康追求的,积极向上的典型的人和事例,通过表扬、鼓励来形成整体效应,为合理引导各种追求开展好政治思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正确引导民警的思想追求,我们认为满足人的知晓心理的追求,是做到沟通思想、提高基层领导在民警中的信任感的前题。所以,我们要重视开展好警务、队伍建设的各项民主公开活动,使全队民警增强参与感,引导全队民警多为集体事业思考问题,使个人追求融合到集体利益中来,提倡将个人的荣辱观融合在集体中来体现,以扩大人生价值实现的快慰感和感染力。
在满足人的追求时,要注重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恰当引导。一是对合理的、积极的追求应充分肯定。特别是对当前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尽力尽快满足民警的追求,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并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民警的理解和谅解。二是对不合理的、不现实的要求,要敢于否定,开展教育,加以引导,以达到实现个人追求和国家需要的和谐统一。三是要正确引导,妥善处理人个与国家、个人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既不能仅仅停留在满足人们关心的眼前物质利益上,又不能简单地用社会的、国家的、上级领导的要求来否定或取代个人的要求。要常常依赖于人的内在的情感沟通和心理认同,然后要跳出狭隘的、短视的思维方式,把满足人的追求放在时代的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层面上,注重人的长远利益和政治利益,肯定人的主体作用与地位,提升人生价值观。在满足民警的追求的过程中,教育引导,以不断提升每位民警的综合素质,满足人的不断升华的精神追求,实现每个人的最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自身价值的体现的同时,引导全队来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和型造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自豪感,来促进公安队伍建设,促进全队民警的全面发展,保障公安交通业务的高效开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