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浅谈影响基层公安交警工作积极性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2年07月05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交通管理警察是公安机关的一个大警种,做为基层的交警大队则担负着维护辖区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负责机动车辆和驾驶人员管理、交通安全宣传、交通警卫、预防和打击涉车、涉路等违法犯罪工作。基层交警大队在服务当地经济建设,方便人民群众平安出行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近年来,随着公安机关的改革和公安队伍的大整肃,交警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交警队伍的战斗力有了进一步提升。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交通事故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受当前各种因素的影响,基层交通民警的工作积极性还有待提高,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着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团结干事的合力。笔者认为影响民警工作积极性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少数基层领导带头作用尚不强的问题:

        1、个别基层领导“龙头”作用差。少数基层单位的领导应酬多,俯下身子干事的少;做表面文章的多,扎扎实实干实事的少;为群众办实事少,对自己无利可图的事则能推则推、能拖则拖;要求别人的多,要求自己的少,把制度订给下属,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2、少数高龄基层领导职业道德差,工作责任意识不差。年龄上不占优势离升迁无望的基层领导便忙于“经商下海”,抓经济、创收入,急于解决退下来“舒服”过小日子的问题,这些人一方面守住自己的本份,能拿则拿、能要则要,严重影响公安交警的形象。

        二、用人机制尚不公的问题

        1、任人唯亲现象还比较突出。每逢竞争上岗的机会到了,大家追求进步上进的报了名,到头了,不凡三类人上去了。一是领导的配偶、子女。二是领导身边的秘书、机关工作人员。三是有钱做后盾的,从基层上去的少之又少。

        2、受编制、体制约束,政治上要求进步的民警热衷膀大款、找靠山背景的越来越多,且有越演越烈之势。他们坚信“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这样的信条。试想靠这些上去的人心底里有几何时是安心干事的。

        三、基层交通民警待遇尚偏低的问题

        1、 政治待遇普遍偏低。公安交警队伍人才多,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受人事编制约束,基层交警大队长期得不到分配科级待遇的名额,政治待遇普通偏低。基层大多数民警干了无数八载还是科员,仍停留在一般科员身份上,基层民警普通感到“路太窄”。

        2、经济待遇也偏低的问题。基层交警大队要求严、任务重、工作压力大、一个挨一个的行动、一个接一个的学习,一个又一个的检查,让基层民警疲惫不堪。正常的节假日得不到休整,且随时处于备勤状态,民警常担心休息日单位有事找自己,可谓身心疲惫。然而基层单位的经费却不容乐观,一句话“穷呀”。加班费、各种福利补贴等不能正常到位,民警普遍担心“在台和要上台”的领导能不能给自己发够该发的钱。

        3、个别基层领导对自身待遇要求高。个别基层领导对自己待遇可谓大方有之,对自己的各种接待费、差旅费、燃油费、维修费等一一报销,而对大家的待遇要求苛刻。言其道:一个人、几个人的事好办,人多嘴杂容易引是非,对大多数民警的待遇可以欠,可以拖,唯独不能伤害自己和极少数人的利益。

        解决影响民警工作积极性的办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上暴露出来的几个问题着手对号入座解决:

        一、 解决少数领导带头作用不强的问题  采取人尽其材,物尽其能,将其调离基层领导岗位或采取因岗选人、人事相宜换岗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和个别领导工作漂浮、表率作用差、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问题。

        二、 解决用人机制不公的问题  需要打破用人机制束缚,多采取自下而上式,提高基层用人比例。一则可以解决工作务实的问题,一线民警他们经历丰富,虽与领导接触少,却与群众交往深,这些“千里马”注重埋头做事,不声张“造势”,辛苦和业绩往往不易广为人知,引不起别人关注。他们只专注干事、不会来事、讲原则不懂圆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俯首甘为孺子牛。解决用人上的不公,基层民警呼唤伯乐! 二则提高基层用人比例可以极大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使基层民警觉得有奔头、有干劲,这样势必会产生基层谋事、干事、成事的强大效益,实属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之良方。这就要求上级领导要慧眼识金,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会上讲讲,用起来莫想。久而久之就会让基层干警丧失干劲,丧失斗志,那些有上进心、事业心的同志就会感到前途渺茫,社会不公,转而无望时便动了邪念,从自暴自弃到利用手中仅有的一点权利胡作非为,继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适当增大自下而上的用人比例,笔者认为这种用人制度将会更有益队伍的健康发展。

        三、解决基层民警待遇偏低的问题

        1、注重抓好平时经常性思想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上级机关和领导要用科学发展观思想统揽全局,切实做好民警思想工作,打牢执法思想基础,端正广大基层民警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群众意识,增强基层民警的品德修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对党忠诚、爱岗敬业、严守清白,恪尽职守,知足常乐,要让基层民警树立只有在努力完成好自身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才能为自己争取到应有的“发言权”。

        2、根据公安机关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公安机关盘活机制、体制。争取政策、用足政策,解决编制束缚、切实关心基层民警政治待遇问题。打破人事、编制局限,征对基层公安工作特点,增大科级干部分配比例和名额,有计划、有步骤的分期分批解决基层民警的政治待遇。

        3、在解决民警经济待遇上:首先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增加基层工作经费投入,配齐配足基层民警执法装备、增加科技含量的投入,不断提高非现场执法,减少民警与执法对象的正面冲突,早日解决交警部门“吃皇粮”的问题;其次要抓好现有经费的落实,按时兑现加班补助和执勤补贴,做到不拖不欠,努力提高一线民警的福利和待遇;再次做为基层领导要树立公心、以身作则、当好“家长”,积极帮助解决民警的各种困难,切实调动基层民警工作积极性。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议基层公安机关提升群众满意度的实践与思考
  • 下一篇:加强基层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三)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