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警务建设下公安基层基础信息采集工作的几点思考
现代警务随着经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而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网上公安’的推行,对社区警务又是一次新的挑战,现代警务的高要求也对公安基层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社区民警要将社区实有人口的资料采集活、采集实,并将采集的基础信息及时输入电脑,这也是现代警务最基本的要求、最基础的工作。作为基层公安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各类警务信息采集是做好社区工作的首要任先,它是现代警务建设的关键。
一、公安基层基础信息采集存在的问题。
公安基层派出所作为一线实战部门,在信息化作战中的主要任务就是信息的采集和应用,而信息采集的质和量,更是直接影响到警务信息化工作的关键。但是虽然上级公安机关不断部署信息采集工作,也多次强调基础信息采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部分社区民警实际应用水平低、采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不强,造成了信息采集的质量不高,时效性较弱,从而致使信息的综合利用率低。
1、基础信息采集的意识不够强。目前,基层基础工作的内容已经从静态环境下单纯的对实有人口了解“四知”,扩展到开放环境下对人、地、物、事、组织的全时空、全方位掌握;工作手段从传统的“走门入户”、面对面管理,转变为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的网络化管理和全时空监控;基础信息的运用从单个信息收集向综合信息分析研判,从静态信息向动态信息,从单纯文字向数据、图像、声音等多维信息的方面发展。但在实际操作层面,部分基层社区民警仍然习惯于对原有信息的使用,而缺乏自觉搜集信息的意识;忽视零碎及各种信息进行主动的分析、提炼、分类、归纳。
2、基础信息采集的质量不够高。部分基层社区民警简单地将基础信息采集作为短期的工作任务,认为只要信息采集的数量合格就行,上级机关检查通过就行,在信息采集的过程中缺乏敏锐的敌情意识,不能准确搜集、掌握情报信息,甚至对显而易见的有价值信息熟视无睹。同时,部分社区民警在整理信息时,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进行科学分析研判,上报的信息不仅零碎肤浅、价值不大,缺乏预警性、针对性,而且表述不清、不能真正发挥警务效能。
3、基础信息采集的效能不够高。在现代警务信息化推进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社区民警坚持因地制宜、分布实施、层层推进、长期经营,维护好基层基础信息采集的工作、录入、维护工作。但是部分社区民警在基础信息采集时对工作有帮助的信息才采集、上级安排阶段性工作时才采集、应付检查时才采集,对警务工作暂时没有帮助的信息不采集,致使警务信息采集效能不高,出现重复采集、交叉采集等现象,一旦上级机关检查完毕后就不再管理这此信息了,等到下次需要时再要重复采集,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
二、做好公安基层基础信息采集工作的方法
信息是公安工作的重要警务资源,是现化警务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警务信息化工作关键。信息采集意识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培养信息采集的意识,除了宣传和组织工作外,还需要制定各方面的制度,使信息从收集、储存到管理、使用各个环节都要制度化,通过制度来保证警务信息发挥其最大的实战价值。
1、是信息采集力求全面。基层公安基础信息采集是警务信息化工作的基础和根本。采集面广、信息量大,检索应用率就高,资料就更易于发挥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量是情报信息发挥效用的基础。另一方面不能忽视搜集到的每一份情报信息的质,这是发挥效用的保障。因此,信息的量和质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一定的量,质再好服务的范围和作用也不会大;没有可靠的质,量再多也发挥不了它的效用。在工作中,要实现多层面、多渠道信息全面采集,把采集重点放在以下三类信息:一是基层社区民警工作的信息。基层民警在工作中要注重采集人员信息、案件信息(特别是涉黑恶打架斗殴治安案件、刑事案件,以及流窜、系列性新型犯罪案件)、物品信息(被盗物品、二手手机、典当寄卖物品、废旧回收物品、金银加工物品,丢弃、维修可疑摩托车等物品)、线索信息(群众举报反映的线索、隐蔽力量汇报的线索、民警在调查访问日常工作生活交往中获取的线索)、场所信息(出租房屋、旅馆、浴室、娱乐场所等的基本情况)和现场信息(各类案件现场痕迹物证等反映作案时空的情况)。二是网络共享的警务情报信息。民警在日常工作中还要关注公共信息网络相关信息和公安局域网资源信息(主要是打防控信息主干应用系统),社会大众传播各类治安信息,以及周边地区协作、同类市场协作、同类问题协作、与外来人员原籍地公安机关协作信息等。三是社会职能部门收集的资料信息。在现实社会信息中,有许多信息能够直接或间接服务于我们公安工作,这也需要我们通过建立信息互通机制来进行采集,如工商部门废旧收购场所管理信息、劳动部门外来人员用工信息、建设部门建筑工地用工管理信息、经贸部门行业管理信息、要害部门和复杂公共场所各类治安信息、金融和通信邮政部门有关用户信息等。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完善全警数据采集维护机制、数据质量监督网上通报机制等,明确信息采集质量与民警绩效考核挂钩的硬性标准,综合运用网上监控、人工抽查等手段,对各单位采集上报信息的质量进行普查、公布,建立起保障信息质量的长效机制。
2、是强化信息的分析解读。信息分析解读是信息应用的重要环节,是情报信息再利用的基础。基层公安机关对情报信息的分析解读需要做以下工作:一是分析情报信息的真实性。违法犯罪活动大多处于隐蔽状态,所反映信息往往缺乏明朗性,有的甚至具有伪装性,对初期收集到的信息必须甄别其真伪。二是对情报信息的进行查询分析。这是基层公安工作特别是侦查工作中运用较为广泛的分析解读手段,通过同类信息比对查询,扩展信息量,串并同类信息,从而发现有价值的线索。三是对情报信息进行量化比较分析。对某个区域、时段、案件、涉案人员、财物、场所以及线索等的数量与前期、上年同期、周边同期进行比较分析,精确指导我们开展警力布投。
3、是注重信息的网络共享。上级公安机关主管部门,特别是情报信息中心(指挥室)要对各基层派出所社区民警所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组合、研究及时发部各项预警情报信息。它是推进警务信息化、充分发挥公安情报信息工作效用的重要部骤。坚持信息共享,实现基础信息在警种之间的有效衔接,以完善情报信息体系为中心,逐步解决多警种、多部门条块分割的问题,建立警务协作机制。要依托信息共享平台,打破信息资源在警种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封闭状态,使基础信息冲破时空的界限,最大限度地实现在警种之间的共享,使分散的警力合成作战,产生整体大于各部门之和的系统效应。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