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进一步加强公安交警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大力加强公安交警文化建设,是进一步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在和谐社会新时期,对公安交警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交警大队文化建设,从而培育一支忠诚、为民、公正、奉献的合格公安交警队伍,是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笔者现结合我大队交警文化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就相应对策谈几点想法和认识。
一、大队交警文化建设现状 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警营文化是警营的神、民警的魂。一直以来,大队党支部将文化建设放在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位置,立足现有基础,不断丰富警营文化生活,打造民警精神高地。 一是大队主导,民警参与。大队结合民警的兴趣爱好,先后组织开展了韶山之旅、水府庙韶湖拓展训练、体育竞技、生日祝福等各类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将文化建设推进到民警工作生活的各个层面,培养民警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精神。同时,结合交通管理工作,开展了业务技能考核竞赛、岗位法律知识讲座,让民警轮流讲课点评,使民警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是合理规划,相得益彰。大队利用休息时间或工作任务相对较少的时间段开展文化活动,既能把工作状态调整到最高水平,又能确保不影响正常工作。在规模上,尽量突出交警特性,有益身心健康,使之更好地发挥基层单位文化功能。 二、大队交警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大队文化建设还处于浅层次、单形式阶段,活动连续性和延伸性不够,与完善文化体系、构建和谐警营、和谐警民关系的总体目标尚有很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亟需提高思想认识。为了提升交通管理工作水平,我们往往把主要工作精力投放在抓民警责任心、管事率上,对文化建设的理解不够深刻,对其形式、手段和重要意义的理解比较片面,认为文化是软实力、慢功夫,抓起来、进行下去以及出成果需要时间、过程和耐心,不如抓硬的、来实的立杆见影。二是亟需形成品牌效应。目前,交警文化建设缺少亮点和品牌,不能很好地满足民警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导致民警投入文化活动热情不高。三是亟需跟进硬件建设。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硬件设施的支持,但目前大队受客观条件的制约,缺乏必要的一些硬件设施,存在着活动场所、场地不足,或文化器材不齐全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三、加强大队交警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以人为本,熔铸警魂。一方面在文化建设中要坚持原则、严格标准,引导领导干部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另一方面更应充分发挥民警的主观能动性,让民警在文艺表演中唱主角、在体育比赛中打头阵、在学习成才中作表率、在休闲娱乐中出点子,确保民警提升素质,全面发展。根据大队民警的年龄构成、学历修养等现状,既重视对民警的"监督",更重视对民警的"激励",实现以文润人,把调动和发挥广大民警的智慧和才能作为做好本职工作的活力和源泉,使民警的思想行为与交警文化建设主旨协调一致,达到和风细雨润人无声的效果。 二是依托群众,共建"家园"。大队交警文化建设离不开沿线人民群众的支持、帮助和参与,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警民文化共建活动,积极借助社会力量,搭建起与民同乐、推动工作、追求和谐的桥梁纽带。一方面使社会各界充分了解交警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感受交警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进一步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另一方面加大文化氛围的营造力度,坚持健康向上的风格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各方面彰显交警特有的文化和精神风貌,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作用,树立交警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三是榜样带动,擦亮心灵。大队交警文化建设应体现时代进步潮流和发展趋势,坚持榜样引路,领先领跑,从而激发队伍的争创热情,形成赶超的氛围。通过开展向刘金国、张娟、沈国初、矮寨交警等先进典型的学习活动,使民警找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目标,不断增强工作主动性、自觉性和愉悦感,真正起到先进文化培育人,高尚情操塑造人的作用。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热情讴歌公安交警队伍中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大力弘扬政治忠诚、服务群众、公平正义的行业文化,引导民警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工作观、生活观、幸福观。 总之,大队交警文化建设应准确把握基层民警的精神文化需求,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以文“化”人,文化育警,切实提高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达到"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目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