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安全天地 >> 浏览公安
  • 县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现状及对策

    时间:2012年08月12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经验”告诉我们,认真做好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是有效遏制和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县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交通事故形势趋于平稳态势,各类道路交通事故全面下降。但是,当前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势必将影响事故预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我县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现状

        *县所辖道路通车里程共****公里,其中国道**余公里,省道**公里,县乡村道路****公里。机动车*.*万余辆,驾驶员**.*万人。共有在编交通民警**人,协勤人员**人。****年第一季度,全县交通事故四项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发案数下降*.**%、死亡人数下降**.*%;受伤人数下降**.*%;直接经济损失上升**.**%,四项指数三降一升,特别是死亡人数比上年同期足足下降**人,事故预防成效显著。主要措施有:

        *、领导重视、政府支持、部门合作。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站在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交通管理原则,不断推动全县道路交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进程,县政府坚持每月召开一次通报协调会,每季召开一次分析研讨会,认真分析、研究、总结全县道路交通安全情况,及时解决突出问题,部署落实部门职责。县委、县政府以及人大、政协的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和参与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今年以来,县委书记陈敏、县长李克坚等领导先后多次组织检查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仅今年*至*月份,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凯和县委常委、县政法委书记、县公安局长*多次组织安监、交通、交警、城建、教育等有关职能部门对全县重点危险路段、重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几年来,在县财政、安监、建设、交通、公路、教育、城管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投资逐年加大,全县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能做到与道路基础建设同步完工。今年*月份,县财政又拨付专项资金**万元,用于国省道平交路口及学校门口路段减速带的安装,现在已大部分安装完毕。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财政支持,我县的交通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理,大大遏制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创新宣传形式,扩大交通安全宣传面。多年来,我们将交通安全作为工作的重点,先后开展了“百校千村万户”、“夕阳红宣讲团”“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等有特色的宣传活动:一是抓住关键,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的带头作用,在全县各乡镇中心小学、中学建立交通安全示范学校,通过教育学生来影响家长及社会;二是确立重点,通过“夕阳红宣讲团”把交通安全送进单位、企业、学校、农村、家庭;三是创新方式,通过赠送、张贴印有宣传内容的环保袋、车辆后窗标语、餐桌“禁酒牌”、候车亭张贴画,形成了“行人走动、车辆流动、餐桌转动、候车亭不动”四条风景线;四是立足本职,结合交警业务工作在县电视台开辟《交警视点》专栏、在县报刊登“交通安全”专栏、在车管所和违处中心及各中队建立宣教室。

        *、治理措施应用得当。一是集中开展危险路段排查治理。每季度组织民警对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和事故高发路段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排查。并将隐患排查情况上报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明确隐患整改的责任单位。同时积极携手相关部门全程跟踪隐患治理进程,确保治理效果。在有关职能部门治理工作一时难到位的情况下,我们不等不靠,垫资整改了庐陵大道高昌路口、君山大道凤凰路口、凤凰路与东昌路口、城关小学及县幼教中心等事故多发路段。二是强化“重点车辆”源头管理。会同安监、交通、教育等部门加强对客运车辆、校车的排查整改。检验客运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查验驾驶人资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坚决不准上路营运;对发生过致人伤亡的交通责任事故的驾驶人坚决不准驾驶校车;对没有按照《校车标识》喷设统一、规范的校车外观标识的,一律不准接送学生。三是加大路面交通管控,严查交通违法行为。针对*县道路类型多、道路等级差异大、农村道路路窄坡陡弯急、一些乡镇客运运力不足、农用车三轮车违法载客、摩托车超员等特点,我大队因地制宜地开展各项专项治理行动,严查超速超员超载、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违法载客等交通违法行为,取得了好的效果。四是与教育局、交通局、桐坪镇党委、政府协作开通了学生接送客运班线,解决了学生以往上下学乘坐三轮车问题,彻底清除安全隐患。五是严厉打击“拐的”非法改装厂家。因历史原因*县城“拐的”市场一直火爆,一些个体企业受利益驱使,购进正三轮摩托车进行改装成载客“拐的”出售以谋取暴利,这些“拐的”的上路,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损害了*县城甚至*市中心城区的形象。去年,我大队联合县局治安大队经过暗中走访、调查、收集证据,最后一举捣毁*县所有的“拐的”非法改装厂家。

        二、当前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县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取得成效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隐患未能从源头上予以控制。目前,公路、交通、城建、建设等部门执法力量短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不足,致使道路在规则、设计、建设中就留有隐患。如***国道布袋口路段等国省道“三临”公路险象环生。临崖、临水、临谷的现象突出,没有必要的危险警告标志、提示设备、防护设施等,加之在道路维护、条件改善和隐患整改方面落实不扎实,容易导致事故多发;城镇道路建设规划落后,马路市场隐患重重;农村道路技术标准低,路窄弯急,配套设施不完善,交通安全标志标牌和防护设施缺失;县城“拐的”泛滥,无证驾驶、无保险、不按交通信号行驶、随意停车掉头兜客等等,交通事故频发,再加上整个县城没有一个大型停车场所,致使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易造成交通堵塞,诱发交通事故。

        *、相关责任难于落实。公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治是涉及交通、公路、安监、建设、政府、城管、教育、交警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先由交警牵头排查出交通安全隐患,并提出整改意见,报政府、安监、交通、建设、城管、教育等部门,再由政府,安监协调相关部门抓落实。但因整治公路交通安全隐患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部门遇有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时却存在相互推诿的现状,最后致使整改难以落实、整改措施流于形式。

        *、资金短缺。一些事故安全隐患的整改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所需经费途径难以解决。例如“拐的”取缔、窄路窄桥的扩建、弯道及路口的改造、电力线杆的迁移、道路交通标识设施的安装、更新、更换等,要涉及到当地政府及交通、公路、建设、城管、电力等多家部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改造、建设。虽然近些年来我县加大了资金的投入,但*县道路里程长,特别是乡村公路面广,这点投入可说是杯水车薪。资金短缺的问题,直接制约着基层基础建设和交通管理工作的发展。是造成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进度缓慢的重要原因。

        三、排查治理道路交通事故隐患的对策

        *、完善制度,构建齐抓共管良好格局。县委、县政府要加强公安、公路、交通、安监、城建、宣传、教育等多个职能部门的协调。进一步发挥县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作用,不断完善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公安、交通、公路、建设、教育、宣传等部门为主力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综合治理队伍。要落实党委、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把责任单位是否落实了整改措施,作为一项考核目标,以加强对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督促。各职能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在道路规划、建设、管理的每一个阶段都要相互联系沟通,从而从使隐患在源头上得以控制,并可使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工作事半功倍。逐步形成“政府领导、职能部门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格局。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有经费整改。县政府要将道路交通安全纳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安全生产规划,并制定专项规划,增加投入,着力解决好道路交通安全的根本性问题。县政府财政每年应拨出一定的资金到县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作为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经费。县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治理经费管理机制,加强经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根据各事故多发路段的成因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增设减速垄、减速带、防护墩、防撞墙、拓宽路面,增加交通标识、道路交通信号,建设、规范停车场所等方式对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有效治理。当务之急就是筹集足够的资金,组织各职能部门做好县城和一些乡镇的“拐的”取缔准备工作。

        *、强化宣传,合力构建宣传教育长效工作机制。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效工作,各职能部门应同心协力做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对中小学生、农村群众和重点驾驶人的宣传,做到“政府牵头,交警主抓,部门联动,人人参与”。其中,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把宣传重心放到边远地区、学校及重点驾驶人,结合辖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典型案例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单位要加强公众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发布道路交通安全公益广告和信息;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定期自发组织学生学习交通安全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并通过"小手牵大手"的方式,使广大群众知法、守法、护法的意识明显增强,最终实现全民共创良好交通环境;气象部门要及时向交警和公众提供可能影响交通安全的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等信息。

        *、明确职责,开展活动,排除交通安全隐患。一是安监部门要加强综合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依法履行职责,落实隐患治理责任;二是交警要针对辖区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定期分析、总结辖区事故发生的原因、特点和规律,加大路面巡逻力度,不定期对辖区的道路要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及时发现道路交通安全危险隐患点,针对其特点,拿出措施进行整改,切实清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对需其他部门进行整改或一时难以消除的隐患要及时报县委、县政府、县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和安监部门,并通过设置告示牌、手机短信等形式向驾驶员提供交通安全隐患路段信息,告知驾驶员安全行车注意事项、应急措施等,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要从严查处超速行驶、违反交通信号、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逆向行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客校车超员、货车超载等严重违法行为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排除事故隐患。三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单位要将排查确定的交通安全隐患路段的信息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向公众告之,以提醒广大交通参与者;公路、交通、建设等部门要加强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维护,并根据交警部门提供的交通隐患资料对隐患进行治理;四是交通运管要加强客运车辆源头管理,加强驾驶员安全教育,对有严重交通违法记录的驾驶员要取消其驾驶客运车辆资格。并督促客运企业、驾驶员、车主加强车辆日常维护,确保车辆车良好;五是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所处的乡镇、单位、村委在事故多发、危险路段整治措施尚未能到位的情况下,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要设置临时性安全防护设施,指派人员加强现场管理,提醒过往车辆、行人注意安全,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交通安全管理必须走多元化“强身”之路
  • 下一篇:县幼儿园接送车安全运行状况及破解对策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