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消防部队建设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和公安部“金盾工程”建设、公安部消防局信息化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消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实现消防部队科技强警和提升部队战斗力起了积极作用。但从整体上看,消防信息化发展还不平衡,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消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消防信息化建设面临机遇和挑战,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如何跟上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强信息化条件下消防部队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摆在我们消防部队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加强消防信息化人才建设,是总结过去、设计未来、部署工作、推动发展的一项举措,对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强化优势,建立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消防工作新体系,加强消防信息化建设,推进消防工作“防消”一体化步伐,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消防信息化人才的现状 近年来,在各级消防部队的重视下,消防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明显加强,消防信息化人才队伍的业务水平明显提高,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但是与信息化条件下消防部队防火、灭火救援应急作战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对指挥通信人才的培养的要求还不高。主要是一些单位对指挥通信人才对新时期新形势下消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致使指挥通信人才匮乏。二是指挥通信人才队伍专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具有一般通信业务知识的人才比较多,而精通信息化知识的人才比较少。三是对指挥通信人才的培训还没有形成有效机制。对指挥通信人才的培养研究还不深,投入还不够,在人才的引进、培养、管理等方面还没有更好的办法和措施。 二、信息化条件下消防指挥通信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一)政治素养要好。消防指挥通信人才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经得起各种复杂政治局面的考验,严守军事秘密,热衷于消防事业。 (二)业务素质要精。指挥通信人才在推动消防信息化建设和灭火抢险救援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必须具有“站着能说、坐下能写、扑下身子能干”的基本素质。站着能说,就是要具备宣传、教学和交流的能力;坐着能写,就是要具备较强的文字组织能力,能熟练编写灭火救援作战预案、计划;扑下身子会干,就是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熟练操作和管理信息化指挥通信网络系统,能熟练编制和使用消防作战指挥系统。 (三)组织指挥能力要强。信息化条件下的灭火抢险救援工作,要求指挥通信更果断、更准确、更快捷,这就要求指挥通信人才具有很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具备熟练运用信息化指挥网络实施有效指挥的能力。 (四)心理素质要稳。灭火抢险救援现场情况复杂多变,作为指挥通信人才必须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更有处险不惊、沉着应对、随机应变、处置复杂多变事务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筹划消防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 1、确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新时期新阶段消防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工作,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培养高素质信息化人才为主线,贯彻超前培养、跨越培养、开放培养、复合培养的思想,坚持迎接挑战、与时俱进、跨越发展的战略,坚持需求引导、统筹规划、合力育人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消防人才培养的科学机制,着力提高各类消防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人才队伍,为促进信息时代消防体制的创立与发展,实现消防“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2、明确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目标。要着眼消防需求,努力开拓创新,建好“两支队伍”;着眼任务转型,打造特色优势,坚持“三个适应”;着眼能力培养,遵循内在规律,完善“四个体系”;着眼合理用才,激发人才潜能,力争“五个突破”。建好“两支队伍”,就是要建好信息化条件下的消防人才队伍,以及消防师资队伍。坚持“三个适应”,就是坚持适应新需求,积极开拓以岗位任职培训、应用人才培养为重点的新途径;坚持适应新技术,大力推广现代化教学手段,发展消防教育训练信息网络;坚持适应新形势,坚持联合育人,优化育人机制。完善“四个体系”,就是完善信息化条件下的消防学科体系,完善以信息资源开发、网络化教学为重点的消防信息化教学体系;完善以联合创新、扩展特色为重点的消防人才培养协作体系;完善以灭火救援人才培养特色的应急体系。“五个突破”,就是在消防信息化人才培养层次、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规范、培养效益上有突破。通过努力,逐步建立起新时期、新阶段消防人才培养的新体系、新机制和新模式,创造多渠道育才、全方位储才、大气魄用才的思想,使各类消防人才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能力结构得到相应的优化,着力培养一批以信息化知识为支撑的消防建设、管理和应用人才,基本适应消防事业发展及以防火灭火抢险救援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实际需要。 (二)围绕主要任务抓落实,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搞好消防信息化人才需要论证工作。要在研究未来信息化条件下消防工作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消防部队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及时组织力量论证人才需求,并把这项工作制度化。 2、完善消防人才培养机制。重点在于完善人才选调机制、人才引进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人才考核机制,旨在优化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职级结构。通过学历教育、任职培训、岗位自学等途径,不断培养消防建设所需要的管理人才;通过送学培训、公开招聘等方式,补充和储备专业人才;分层次培养人才,分别培养领导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为建设信息化条件下的消防信息化人才队伍奠定坚实的基础。 3、积极推广人才培养实践手段。大力推广人才培养的新手段,促进人才培养的基地化、模拟化和网络化建设。依托部队院校建立消防人才培养的基地,重点建设领导人才、管理人才、指挥人才、通信人才、工程人才培养的基地。坚决贯彻一体化训练的基本思路,按照理论讲授、定向研讨、想定作业、网上推演、综合演练的程序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进一步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施训力度。 (三)采取措施求实效,有力推进人才培养发展。 1、切实加强领导,确保任务落实。消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部队、地方、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消防部队要把消防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工作作为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紧、抓好、抓实,确保消防工作任务在高素质人才的支撑下落到实处。与此同时,要有针对性地组织综合演练,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锻炼人才,促进消防部队的灭火抢险救援能力。 2、拓宽培养途径。一是军校“造才”。发挥部队院校培养指挥通信人才的主要渠道作用,充分挖掘具有指挥通信、信息技术、指挥自动化系统技术和信息化人才培养优势的部队院校的潜力,面向社会扩大招收,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消防信息化建设对指挥通信人才的需求。二是“办班”强才。目前,消防指挥通信人才队伍的素质比较单一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精通信息化知识的高素质指挥通信人才更少,迫切需要通过举办培训班、在职进修班、专业轮训班来强化指挥通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指挥通信人才的综合素质。三是人才“带才”。通过本单位指挥通信人才对身边的同志进行帮教,从而带动整体素质的提高。四是自学“成才”。消防指挥通信干部应积极融入到学习型社会中,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有计划、有重点地参加各类函授、夜大、电大及成人自考的学习,不断完善自我。五是筑巢“引才”。通过每年招收地方大学生的机会,引入高素质的通信人才,直接引进人才不仅可以缩短人才培养的周期,还可以缓解当前指挥通信人才匮乏的燃眉之急。六是岗位“砺才”。岗位是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又是磨砺人才的好场所。在工作中要多交任务、多压担子,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人才在岗位磨砺中不断成熟,以提高驾驭信息化指挥通信的能力。七是交流“促才”。定期组织指挥通信人才开展工作经验、信息技术和学术研究交流,也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相互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提高。八是借力“用才”。受编制影响,消防指挥通信人才也受到数量上的限制,在加强自身人才队伍培养的同时,可借助社会通信技术人才力量为消防信息化建设服务,也可储备通信保障、网络管理和维修等技术人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