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州公安消防部队基层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我调入*州公安消防部队工作*年来,亲眼目睹了*州公安消防部队逐渐发展壮大的整个过程,这*年来,*州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得到了巨大发展,消防队伍不断壮大,战斗力明显得到加强,社会整体抗御火灾及其它灾害事故的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但*地区的消防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公安现役消防中队建设严重滞后,消防器材装备落后,干部净流出现象严重,农牧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等等,消防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一、**族自治州基本情况
**族自治州位于*省南部,是全国十个*族自治州之一,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面积*.*万平方千米,总人口**.*万,辖*县和合作一市,**个乡(镇、街道办)。境内海拔****—****米,大部分地区在****米以上。*州是全国九大林区之一,森林面积占*省的**%,蓄积量占**%;气候高寒湿润,气温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平均气温在*-**℃,年降水量在***-***mm,平均日照时数****-****h,没有绝对无霜期。州内有藏、汉、回、土、黎、白、苗、满、维吾尔、哈萨克、鄂伦春、土家、侗、布依、壮、锡伯、哈尼、撒拉、满、蒙等**个民族,*曾经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黄金通道,也是青藏高原社会大系的主要窗口,历史古迹众多,有拉扑楞寺等***座佛教寺院,旅游资源丰富,游客较多,同时也带动了星级饭店的迅速发展,目前已达到了**家。全州共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家,一般单位***家,其他单位***家。其中,公众聚集场所**家;学校、医院、养老院、托幼园所**家;旅游、宗教活动场所*家;档案馆、文物保护单位**家;发电厂(站)**家;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经营场所及单位**家;高层建筑**家。
二、*消防基本现状和面临的严峻形势
目前,*支队现下设*个大队*个现役中队,干部**人(防火监督干部**人),战士***人,*个消防中队都为普通消防站,而特勤消防站还是空白。其中有*个县目前仍然没有现役公安消防队(站),主要以设立政府专职消防队的形式来应对本辖区灭火救援任务,政府专职消防队良莠不齐、人心涣散、装备落后,无法形成快速出动和较强的战斗合力。比如临潭县是全州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却没有现役消防队而政府专职队仅仅只有*人,一辆东风牌消防车,个人防护装备配备不到位,特种器材更是空白,滞后的灭火救援能力和经济快速发展所需要的消防保障要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消防安全形势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方面*佛教寺院众多,火灾负荷大,形势严峻,同时近年来*社会经济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发展比较迅速,高层建筑和星际饭店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崛起,而举高和登高消防车的空白给消防部队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另一方面*地广人稀,县市布局比较分散,农牧业人口**.*万,占总人口的**.*%,农牧村距离公安消防队距离远,通信设施落后,发生火灾无法及时报警,消防队管辖面积大,再加上交通不便、路况不好,即使及时报警消防部队赶到火场也已错过灭火最佳时机,小火酿成大火,这使公安消防部队快速反应能力和灭火救援能力受到严重的制约。同时农牧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不够重视,农村消防经费投入不足,无力购置灭火器、消防水泵等必要的消防装备,且消防水源不足,消防组织建设极不健全,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缺乏,农村住宅间距设置不合理,常常是几家房屋连成一片,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致使受损居民无家可归,容易造成群访、上访等激化社会矛盾的事情发生,在*这个比较敏感的地区,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比如****年*月*日发生在舟曲插岗乡恰瓦村的火灾,致使**户***间房屋被毁,共有***名民众失去家园,初步统计损失***万元,当时火灾发生后政府启动应急机制,快速反应,灾民得到了妥善安置。再一方面,根据统计,*支队从****年建队至今共有***名干部在*工作过,从****年到目前**年间,共调入干部**人,除*人是因家庭原因申请调入外,*人属外地提拔任职进来,**人为学员分配任职;净调出干部**人,其中**人为连排职年轻干部个人申请调出。长期流动过快和严重缺编,导致干部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梯次层级。
三、对*消防事业发展的思考
(一)是继续加大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消防装备经费投入,扩充消防部队力量建设,同时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科学务实的推进消防队(站)建设。要充分认识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建立农村消防工作的长效机制,把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进一步筑牢农村消防安全防火墙;社会消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经费保障,要认真贯彻落实《武警消防部队业务费管理暂行办法》,推动政府财政出台消防业务经费保障办法,确定最低业务经费保障标准,同时将队(站)建设任务列入政府目标责任书,重点寻求和解决消防队(站)规划和建设用地,争取在火灾多发和消防安全形势严峻的县建立现役消防队(站),逐年增加经费投入,建立稳定的保障机制。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通过政府拨款、社会集资、保险筹资和企业支持等多种形式筹集建设资金,加强消防队(站)建设,在充分发挥消防现役队伍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城乡义务消防组织或志愿消防队,提高社会层面的自防自救能力;加大装备投入,特别是生命救助类先进特勤器材装备的投入,配齐配强必需的个人防护装备;要大力扩充和壮大消防队伍建设,积极争取上级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增加现役编制。全力推动“十二五”全州消防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是实行警力下沉,着力提升防火监督干部的业务能力和自身素养,充分发挥防火监督在消防安全中的源头作用,加大加强消防宣传攻势,从速从快提高农牧民的消防安全意识。要精减机关人员,整合现有警力,聘用文职雇员置换非战斗岗位,下沉警力,充实一线大队中队;要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防火监督干部的能力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纪律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建立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的消防监督执法队伍;要强化对消防工作的信息研判,掌握关键环节和主要情况,继续加大消防行政处罚力度,坚决对消防违法案件和违法人给予严厉打击;要继续推进消防宣传“四进”(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活动。宣传、文化、广电等部门要把消防公益宣传教育列入工作计划,纳入全州精神文明建设范畴。县乡(镇)两级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要在社区、农牧村等场所设立消防宣传教育专栏和消防安全标识。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站等新闻媒体应当定期刊播消防公益广告,义务宣传消防知识,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消防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中来,探索和创新多种宣传形式切实做到务实高效,坚决杜绝走过程,当表面工作来应付。同时要建立奖惩机制,加大奖惩力度。
(三)坚持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相结合,完善干部竞争激励机制,创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严是关键,优是前提,认真落实各项“治警”“待警”措施,真正做到恩威并重、赏罚分明。加大住房建设、办公生活设施等方面投入,提高官兵福利待遇,落实探亲休假制度,为官兵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千方百计改善高原官兵工作、生活、学习条件。同时完善干部考评机制,着力创建一套培养、使用干部的育才机制,营造一个“有为才有位”、“有为就有位”的用人环境,建立竞争上岗机制。要想尽办法解除干部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为*消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