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对基层派出所先期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思考

    时间:2012年08月23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各种群体利益诉求的冲突,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大量滋生。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的最基层单位,直接同群众打交道,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做好先期处置工作至关重要。本人现结合工作实践,谈一下基层派出所如何做好群体性事件的先期处置:

        一、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一是呈大幅上升趋势。受征地拆迁、涉矿塌陷等因素的影响,群体性治安事件数量由少到多,规模由小到大,并在近期活动频率不断加大。

        二是由单一向联合式发展。随着矛盾的不断扩大,相同利益群体之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产生了共鸣,出现了跨行业、跨单位,甚至跨地域闹事的事件。

        三是由自发向有组织方向发展。事件的聚散进退直接受骨干分子或自发组织控制和影响,尤其是一些参与人数多,持续时间长,规模较大的群体性治安事件,事先都经过周密策划,目的明确,行动统一,有的甚至出现胁迫现象。

        四是由对话向对抗性发展。群体性治安事件越来越多地采取各种极端行为发泄不满情绪,动辄聚众冲击党政机关,扰乱办公秩序,甚至堵塞阻断县道、省道,使交通和群众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策略:

        一是要始终坚持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群体性治安事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有着复杂的原因,是各种社会矛盾综合反映的表现形式,处置工作涉及部门多,政策性强。实践证明,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领导,是成功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前提。当群体性事件发生后,派出所民警要及时了解现场情况,以尽快查明事件的起因、性质、目的、规模等,迅速向上级公安机关、政府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工作意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处置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平息事态。

        二是要认真细致掌握事件的成因。每起群体性治安事件都有其成因,派出所民警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全面了解事件的成因。在工作中,要提前介入,通过知情人了解内幕,派出人员深入现场掌握信息和动态,详细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尤其注意细心听取各方面的反映,掌握问题的根源所在,症结所在。如果偏听偏信,或先入为主,或被动地接受上级领导的指令,往往会使派出所处于被动的局面。对因经济原因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在做好群体性事件参与人员安抚工作的同时,要及时同事件的相对方进行沟通,也要向他们阐述群体性事件的危害,努力使双方静下心来进行商谈,以期取得双方都能满意的结果,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三是要掌握控制重点人员的举动。派出所民警在初步了解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随时要掌握现场变化情况。并且要注意从了解群体成员情况入手,结合事件发生的过程,由人到事、由事查人的深入调查,发现幕后煽动、操纵者和公开出面的重点人员,予以控制,并相机取证。要掌控组织策划者和积极参与者,他们对事件的发展走向在其内部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每起群体性治安事件发生之始末,民警都应深入现场,固定证据,这对日后的处置工作十分重要。

        四是要全力维持现场秩序。民警在现场要反复宣讲维护稳定的重要性,指明群体性事件的危害性,教育大家要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参与事件的群众进行耐心而严肃地规劝、教育,力争转变他们的思想,扭转其偏激情绪,规劝、疏导附合参与、围观、滞留的群众迅速离开现场,警惕、控制乘机寻事、捣乱的,防止事态扩大。并通过分化瓦解的教育形式,使参与者的从众心理尽可能产生动摇,减少参与人数,从而为最终解决事件创造条件。

        五是要根据现场情况相机适时而动。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发生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当缓则缓,当断则断。有的事件在发生之初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同情,如果采取现场处置的方式,将会增加群众与党和政府的对立情绪,甚至会使事件进一步激化。但是一段时间后,有的行为会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社会舆论由同情转为反感和谴责时,行动的时机就成熟了,行动的决心和力度就应该大一点。如阻断主要交通要道的行为,容易造成过往车辆、行人的极大反感,派出所就应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果断采取强制的法律措施。

        六是完善处置预案,加强特情建设。如果事先有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处置预案,就可以用程序化的指挥系统来解决非程序化问题,最大限度地确保决策正确、落实及时。同时要采取精心培养、合理布局、长期经营、适时更新的原则,物建一批牢固可靠、为我所用的耳目人员,力争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关于公安机关服务民生的调查与思考(二)
  • 下一篇:进一步提高认识 努力做好群众工作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