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旧”社区怎样当好社区民警
在群众眼里,她还是爱说爱笑爱逗乐子的“丫头”,可熟悉她的朋友或同事都习惯地称呼她“老琚”。几年来,“老琚”充分发动小区居民的治安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小区群防群治、在一个没有专门经费、没有管理机构、没有完善设施、没有保安力量的开放式居民小区形成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模式,实现了社区可防性犯罪零发案、矛盾纠纷零升级、警务工作零投诉、重点人员零失控、安全事故零发生,开创了社区有史以来平安和谐的最好局面。
*,**岁,****年参加公安工作,****年开始任*市公安局路北分局乔屯派出所*社区民警。先后被评为*市优秀人民警察、*市公安局 “巾帼建功之星”、全省优秀社区民警。 路北区*社区现有楼房**栋,实际居住人口****户、****人,其中出租房屋**户,流动人口***人。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的单位宿舍小区,由于国企改革,原先的单位改制后不再担负职工宿舍小区的管理和维护,长期以来小区无人来管、无人愿管、也无钱来管。导致小区内部管理瘫痪,治安秩序混乱,邻里矛盾层出不穷。 面对这种情况,我认真研究社区警务的科学内涵,结合辖区实际,总结出了一套“老旧社区群众工作法”。 创新警民沟通模式 只有与群众有良好的交流,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才能做好群众工作。*社区贫困家庭多,空巢老人多,居民成分复杂。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实现与群众的交流: 一是做好与群众代表的交流。 不同阶层的居民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我在工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在退休干部、下岗工人,个体经营者等不同阶层居民中选择代表,每个月都在警务室组织这些社区群众代表座谈,大家畅所欲言,从小区的安全防范、和谐警民关系、辖区见警率等多个角度,向我提意见和建议,每季度,我再向群众代表发放一次调查问卷,然后将群众代表的建议进行汇总,有针对性地调整警务工作措施,充分满足群众要求。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拉近了我与群众的距离,让我广泛地掌控了不同阶层的社情民意。 今年*月份,在一次与群众代表座谈时,一位居民向我反映:辖区天龙园酒吧打算开后门,与附近*楼的居民发生矛盾,部分居民准备上访。为防止发生群体访,我及时进行了劝阻,同时对矛盾起因进行调查,我了解到:天龙园酒吧因装修堵塞了安全出口,违反了消防规定,被责令停业整改,必须重新开辟安全出口,才能营业。但是,因为安全出口选择的位置距离居民楼只有不到*米远,居民担心酒吧音响扰民,出口处会有人随地小便,影响环境,因此极力反对。我想,只要重新选择好酒吧安全出口的位置,就能平息矛盾。随后,我急忙与分局消防科联系、咨询,最终根据消防安全要求,为酒吧重新选定了安全出口位置,避开了居民楼,也保证了酒吧消防达标,最终实现了社区居民和酒吧经营者双满意,杜绝了一起群体访事件。 二是做好与弱势群体的交流。 只有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才能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家住**楼的郑大爷老两口,年近古稀,无儿无女,仅靠郑大爷不到****元的退休金维持生活,加上老伴杨阿姨体弱多病,更使老两口的生活雪上加霜。了解这一情况后,我主动照顾起了老人的生活,每天都买好时令蔬菜,送到老人家,有时下班晚孩子都顾不上接,也先绕道去给老人送菜,有时干脆带着孩子一起去,我下厨炒俩小菜,让孩子给老人背背诗,唱个歌,表演节目什么的,逗的老人合不笼嘴。去年*月,杨阿姨卧病在床一个多星期,家里没有空调,郑大爷也不懂护理。我在陪杨阿姨输液时发现她长了褥疮,回来后,我端盆水就开始为她一点点地擦洗身体,难闻的气味、溃烂的皮肤让我心疼不已,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从那起,我对二老的照顾更加的无微不至,连换下来的内衣裤我都抢着洗,杨阿姨拦都拦不住,她说,闺女啊!这辈子,你就是我的亲闺女!! *小区部分居民楼地处坡地,下雨、下雪路很难走。今年*月*日,下了一场大雪,正在市局开会的我,心神不定,担心我没在,老人会自己出门买菜;担心路滑,老人会摔跟头。正在我焦虑不安的时候,收到了我的协警小田的短信:“琚队,知道你担心杨阿姨买菜的事,放心吧,我正在超市呢,一会就送去!”当时,除了感动,我真的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 渐渐地,我的行为也影响了居委会干部和社区的好心群众,很多居民也都纷纷自发地加入到了帮扶队伍。有了群众的支持,什么都不是难题,去年**月,我倡导居委会人员和志愿者组建了 “携手夕阳,幸福守望”帮扶互助小组,承担了辖区*个特困家庭、*位孤寡老人和**户困难人员的帮扶工作。 到目前,我们的帮扶小组已先后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余件,帮助再就业**人次,收到感谢信**封。 三是做好与特殊人员的沟通。 *市著名的佛教场所兴国寺座落在我辖区 。我懂的佛教知识不多,不知道如何与佛教人士交流,对兴国寺的管理有些无所适从。为此,我专门学习了佛教知识,了解佛教活动的基本常识,进而建立了“三个必到工作制”。即;初一十五礼佛日必到,及时与寺内人员沟通思想,了解情况,掌握各类动态信息;寺内有佛事活动必到,提前了解佛事活动规模,结合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做好相应安保和秩序维护,确保佛事活动的顺利安全;寺内提出治安需求必到,及时排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剔除潜在安全隐患,结合民宗部门帮助寺内人员解决各类疑难问题,协调寺院与周边居民关系。 去年*月**日一早,兴国寺主持本权法师急匆匆找我报案,说他们建筑大殿剩余的**余根水泥筑件被毁,涉案价值**万元左右。为查明案情,我不顾山路崎岖、杂草丛生,对驻守在后山荒郊野外的施工留守人员进行走访。留守驻地周围几条凶恶的狼狗对我虎视眈眈,我只能拿起一块石头壮胆,边靠近边召唤,几番周折才找到留守人员,查清了建筑公司撤场后,安排留守人员处理剩余的**根水泥筑件,将中间的钢筋变卖的事实。后经和民宗局工作人员一起做双方工作,消除了双方误会。 *月份的一天,社区陈大叔等居民向我反映:兴国寺经常播放《天仙配》等乐曲,既与寺庙环境不协调,又扰民。为了弄清这事儿,我找到了民宗局驻寺的郭处长,说出了居民的反映,他听后哈哈大笑,说:“佛经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黄梅戏的曲调是借鉴了佛经经谱。”我这才恍然大悟,急忙将这一知识告诉了陈大叔。陈大叔对此非常理解,他说:“小琚,没想到这么个小事,你这么用心,你放心吧,我负责向大伙解释。” 由于我的细致工作,兴国寺和周围群众没有发生过一起民宗纠纷,我的工作作风也赢得了寺内本权住持的认可,他经常邀请我到寺内喝茶、聊天。今年四月份还专门请著名书法家傅金玲老师为我题写了一幅字:“以悲下心 做百姓事。”这八个字是本权主持对我工作的褒奖,更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 创新治安防范模式 *社区属老旧社区,居民中老年人多、文化层次偏低、防范意识薄弱,小区物防设施差,为此我从三个方面加强小区的治安防范。 一是贴近群众生活开展治安预警。 只有贴近群众的宣传,才能更有效地影响群众。我经常象走亲访友一样,和群众唠家常、聊闲天,用百姓的语言,宣传治安警务和预警防范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让群众增加对民警工作的认知,提高防范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我专门制作了 “一栏一信一卡”,警务室今年通过预警专栏发布预警信息**期,发放《致辖区群众的一封公开信》****余封,发送警民联系卡千余张,进行媒体宣传**次。我通过多种方式把宣传工作深入到群众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我还充分利用社区警务网开展防范宣传。我的网上警务室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警务室简介、群众留言、预警信息、通知通告。在实际操作中,我根据分局信息中心发布的每期《预警信息》和社区的《治安动态》结合辖区自身治安实际进行分析研判,将研判结果变成《社区预警提示》。再通过这个板块向居民广为发布,以提高群众的自防意识和能力。通过互联网使信息直接进入了居民家。扩大了宣传范围,群众的知晓率明显提高。 有一天,我下片时碰见了****楼的楼长的辛阿姨,她向我讲述了一件事,让我从心里有了“成就感”,也让我对网络宣传治安预警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辛阿姨跟我说,前几天中午她正在家睡午觉,有两个尼姑打扮的人敲她家的门,说可替她消灾。她一下就想到了几天前,她女儿告诉她的一个事,说社区民警在网上发了信息,最近有假尼姑行骗,让大家注意。她当时想给我打电话,但一着急忘了号码,就对那两个尼姑说:“要不咱到警务室谈谈?”那两人一听,扭头就走了。 二是举办治安防范联欢座谈会。 每逢重大节日,我都要利用居委会举办的联欢茶话会 ,组织辖区义务巡逻员、治安观察员编演节目,充分融入“法制、防范、纠纷调解”等警务工作元素,让群众更直观地了解警务工作,拉近警民距离。今年*月**日晚,我征得派出所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小学的操场上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警民协力创和谐,治安防范保家园”的迎端午警民消夏联欢晚会。派出所民警及社区居民自编自演歌舞、独唱、合唱、武术、快板、小短剧等节目十余个,近千名居民参与其中。我编排的小品《*》,通过两个准备实施抢劫匪徒的对话,让大家了解了犯罪分子在*前,都会做什么准备,主要抢劫对象是什么样的,怎样加强防范!精彩的对话,滑稽的表演,逗得现场的观众开怀大笑。我还邀请*市警校的老师,为广大女性居民现场讲解和演示了女子防身术。通过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居民宣传防盗、防骗、防抢等小常识,给居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是推广“防盗小精灵”。 *小区建设时间早,居民的经济水平不高,有近**%的住房没有安装阳台罩,安全防范较差。随着天气渐渐变暖,钻窗入室盗窃案件呈高发趋势,为提前预防,我积极争取分局和派出所领导支持,筹资****元,购置了****个 “防盗小精灵”, 免费发放给辖区居民。这种防盗器操作简单,打开后,只要有人拉窗户,就会发出报警声。 今年*月**日 发放活动当天,就有***多名群众领取了“小精灵”。活动后,我又组织力量将“小精灵”送入空巢老人和残疾人家中。目前,辖区“防盗小精灵”安装率已达**%,安装“小精灵”的住房均没有发生过钻窗入室案件。*电视台的《直播**分》栏目对这一工作进行了报道。各兄弟单位也都纷纷推行了这一技防手段。 四是创新出租房屋管理模式 *社区浮住人口和出租房屋居多,辖区流动人口管理一直是社区警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现在人口流动性大,很多出租房我白天、晚上地跑了好多趟也碰不上租住人,贴条联系也没人理,而且房主既不主动到派出所进行登记,也不上户口,和左邻右舍也没联系。这样就给我们的人口管理工作造成很大困难。我在想,如果能让流动人口主动来找我登记那该多好呀! 一次我在入户访查去高阿姨家,敲了几下门,只听高阿姨在屋里喊“来了,来了”,可过了很久她才开了门,我进去一看,好家伙,屋里杂乱不堪,高阿姨**多岁的婆婆卧病在床,*周多的外孙女满屋子乱跑,这一老一小可把高阿姨累坏了,我一边帮高阿姨收拾,一边说:“阿姨,您怎么没找个保姆啊?”高阿姨说:“唉!就这两天忙不过来,再说,现找也不好找!时间短也没人来。”从高阿姨家出来,我立刻打电话给同住在*的几位下岗的老大姐,看有没有愿意做钟点工的。最终,我选定了陈姐。陈姐几年前下岗了,为人和善,也很有耐心。于是我带着陈姐到高阿姨家,两人沟通后,高阿姨非常满意,说:“小琚,你可帮我大忙了!”没想到,我竟解了两个家庭的燃眉之急。 我小区的下岗职工多,低保户多,我很想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这件事启发了我,我想如果像中介那样,将用工信息和求职信息进行登记,再提供给需要的人。如果我也办一个出租房屋中介不就可以让流动人口主动来找我进行登记了吗? 于是建“免费中介”的想法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为 使“免费中介”能够真正吸引群众,我先后走访了辖区内**家企业、店铺,对这些单位的**个招工信息进行了详细登记,又对辖区**家准备出租或出租到期的房屋信息进行了免费登记,这样在社区居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中介信息服务中心”于****年**月份正式成立。在年底我辖区召开的“迎新春警民共建和谐社区”座谈会上,我向广大居民全面地介绍、宣传了“中介信息服务中心”,大家都拍手称赞,现场居民代表们还踊跃地提供了承租、出租、务工、用工等信息。我将“中介信息服务中心”的服务方式印制到《警民联系卡》背面,又将这一措施发布到社区警务网上进行宣传。这一作法赢得了社区群众的广泛支持,为我提供了更多的信息。随着信息资源的不断丰富,对流动人口产生了极大的吸引,也因为这些信息的准确,保证了流动人口在我社区生活的安全和稳定,实现了管理、服务双丰收。 分局毕登义局长高度评价了我的这一做法,说“这就是社会管理的创新!”我的这一做法现在已在路北分局的***个警务室全面推广。 今年春天,*青年小崔来唐近*个月也没找到工作。听说我的免费中介后,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我。当时,我辖区金豪大酒店正急聘厨师,我立即将有厨师资格的小崔介绍到该酒店工作,并通过出租房屋信息,为他找到了合适的租住房,仅一天的时间,就解决了小崔的后顾之忧。为了表示对我的感谢,小崔自愿当起了治安观察员。还有,在*小区租住的湖北姑娘小娥对我说,像她这样的外来女青年,人生地不熟,就怕找的房子不安全,有了民警办的“中介信息服务中心”,外地人既不用到处去找房源,也不用花中介费,而且租到的房子既安全又放心。 我的免费中介,先后登记外来求职及求租人员信息**人次,辖区流动人口的登记率达到**%以上,出租房屋的登记率达到**%以上。 现在我们路北分局正在全面推广应用自主研发的“社会信息采集助手”软件,我可以给辖区的经营者设置权限,每名经营者都可用密码登录,录入全部的从业人员信息,然后,我在每个店铺都指定一专门信息员,负责对本店从业人员的人来录入,人走注销。而且我们这一平台已成功实现了与警综的对接,人员信息上传后可实现自动比对。这样我只要每天登录“社会信息采集助手”平台,足不出户就可了解到店铺内从业人员的变化。同时,我也要求中介所随时录入已出租的房屋信息,这样我也能从中掌握到一部分出租房屋的底数 社区警务是小天地,平安和谐才是大舞台。虽说我只做了贴近群众的几件小事,却得到了群众的至高待遇,这让我的根在社区扎的更深,我还会继续努力与居委会一道,把社区建设成群众心目中的“理想家园”,在社区这片热土上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演绎出我的精彩人生。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