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心得体会 >> 浏览公安
  • “转作风优环境”学习的心得体会

    时间:2012年10月18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干部的作风,对内是凝聚力,对外是吸引力,对上是执行力,对下是号召力。可以说,一个地方的发展、一项工作的落实、一个部门的形象,很大程度就取决于作风。*是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起步晚,城乡一体化程度低,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经济发展支撑少,要加快发展,实现后发赶超,就必须借助环境和服务去争、去拼。下面,笔者结合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是“转作风优环境”要从领导干部做起。“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领导干部带头转变作风,具有权力因素无法替代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等于立起一个标杆、树起一面旗帜、倡导一种精神、弘扬一种风气。具体是要做到三个“带”。首先是带头。抓作风,领导干部先要把自己摆进去,要“拿起镜子照自己”, 变“给我上”为“跟我来”,从我做起,从自己改起,带头讲学习、带头提效率、带头抓落实,带头解难题、带头担责任。而且领导带头不能拈轻怕重,要敢于沉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下到矛盾复杂的地方去,落到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当中去。其次是带动。抓作风建设的实践活动,往往是“上头热、下边冷”、“领导干部忙,普通干部看”。因此,领导干部不仅自己要亲力亲为,更要督促、发挥好各乡镇部门,还有各科室的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当中来,做到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督着一级办,形成全员动员、共同推进的合力。再次是带领。要在“转作风优环境”活动领导小组的部署下,把活动精心组织好,有步骤地加以推进,真正以领导班子作风的转变带领乡镇部门作风的转变,以乡镇部门领导作风的转变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

        二是“转作风优环境”要从机制建设抓起。制度优势造就环境优势,好的作风,就是靠严格的制度和机制“管”出来的。第一,要建立疏通民意反映机制。去年,我们举行了“县领导与网民在线交流活动”和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倾听网民和基层的声音,力求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责任在一线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广大老百姓的拥护和好评。今年,我们还要继续坚持下去,逐步向八大镇和重点部门推开,充分用好这个平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同时,我们还要继续整合重点工程项目问责制、“周二谈心和事日”、“县长热线”、全员驻村制、乡镇和县直经济部门主要领导工作情况周报制等,进一步畅通民声诉求渠道,拉近政府与群众的距离。第二,要健全科学的工作考评机制。政府职能是否成功实现转变,需要社会来评价和监督。我们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乡镇、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综合排名制度,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制和重大事项督办制,加强政务督查、限时督办、效能监察和绩效评价,并将各项结果向社会公布,作为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真正完善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营造真抓实干、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第三,要建立长效的作风建设机制。抓作风不能搞“一阵风”,必须持久抓、深入抓。为了让出台的制度真正形成长效,我们要继续通过催报检查、联合督查、定期检查、“两代表一委员”以及各界人士现场视察、公开评议、媒体监督等形式强化督促检查,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逼进,紧盯不放,切实增强执行力,通过常抓不懈的督查机制,形成齐抓严管的氛围,让各项制度成为广大领导干部自觉遵守的工作常态。

        三是“转作风优环境”要从突出问题治起。抓作风建设,归根到底是要解决问题。从我县当前来看,重点要下重拳整治四类现象:一是治“庸”,解决执行不力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干部满足于守守“摊子”,当当“太平官”,习惯于“老黄历”,有困难的事不愿干,有风险的事不敢干,得罪人的事不想干,占了位置不想事,平时工作不紧不慢,执行政策讲条件、打折扣。对于这种责任心不强、执行不力问题,我们要坚决采取组织措施,明确“不干事”就要“挪位置”。二要治“梗”,解决政令不畅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多数部门的领导是识大体的,也是讲奉献的。但“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少数部门的中层干部摆资格、乱作为,把手中的那点权力用得很“充分”,久而久之,形成了“没有熟人难办事”的坏风气,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创新行政服务和管理方式,深入推行首办负责制、服务承诺制、超时默认制、限时办结制、缺席同意制和便民措施;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基建项目部门联合审批制,确保职能转变有力有效。三要治“懒”,解决工作不勤的问题。目前我县经济发展还处于打基础阶段,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乡镇、部门多担点担子。但仍然有少数人习惯于有多少钱干多少活,给多少政策办多少事,守株待兔、缺乏主动。对此,我们要求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并化口号于行动、寓理念于实践。像我县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工作,我们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各种优惠政策,清理不规范收费和罚款,控制和减少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深入走访企业,积极向企业提供转型升级的政策和信息,为企业提供急需的金融、工商、*、用工等各种服务,加大对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并实行县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建立涉工部门服务企业“一条龙”制度、重点企业每季评价涉工部门制度,及时帮助企业解决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生态工业转型升级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四是治“贪”,解决行为不廉的问题。可以说,*的广大干部的勤廉意识还是比较强的,整体氛围还是风清气正的,但是仍有个别干部仍然目无法纪、胆大妄为。对此,我们旗帜鲜明地支持实干者,鼓励创业者,保护改革者,严惩腐败者。进一步完善了公共资源配置、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的监管机制,加大源头治腐力度,并强化行政和审计监督。在这方面,我们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无论是谁在这方面出了问题,一律追查到底,一律严肃处理,为塑造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而不懈努力。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 下一篇:“勤廉为民”学习心得体会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