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公安分局派出所民警某某(三)
他练就一双“千里眼 顺风耳”
今年**岁的*,参加工作时,在*桥梁厂公安处工作,****年正式转入*公安分局并成为了一名社区民警。如今**年过去了,一直在*派出所工作的他,也已深深地爱上了社区“片儿警”这个岗位。多年的努力奔波与乐于助人的工作热情,使辖区的居民朋友们也与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辖区内的老人们亲切的称他 “小张”、“子瑜”;年轻人热情的叫他“张哥”,小朋友们不论何时何地只要见到他的身影,也都高兴地喊:“*叔叔好”。
辖区内一有个风吹草动,大家都主动向*反映。大家都说:“子瑜长了‘千里眼、顺风耳’”。
****年*月**日,*派出所组织民警对辖区内流动人口、出租房屋进行清查工作时,不少群众向他反映,平安西里**号*单元*楼,这两天刚刚住进两男一女,他们总是昼伏夜出,白天大门紧闭,晚上经常外出有时屋内常发出金属碰撞声响,行迹十分可疑。获得这个信息后,*迅速将此情况向所领导进行了汇报。
“这是我的管片,情况我更清楚,我也参加蹲守。”因当时*正患重感冒多日,白天和同志们一起工作,晚上气候寒冷,所领导不忍心再让他参加蹲守,而在他再三请求下,所领导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并参照他所提出的蹲守方案。
在随后的行动中,*与民警们冒着严寒连续三天蹲坑守候,*月**日**时,一辆面包车进入了蹲守民警的视线。正当他们打开房门准备将面包车里的自行车般进屋内时,*和其他蹲坑守候的民警们一个箭步冲上前去,迅速将*人控制住。经检查,屋内还有电动车*辆,自行车*辆。原来,这是一个盗销电动车、自行车一条龙的犯罪团伙,这次蹲坑守候一举破案**余起。
在*真心付出的同时,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暑期期间,辖区的平安西里、*有部分(村)居民因征地、拆迁等问题,总想越级去省、进京上访。为了保障暑期的绝对安全,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听到有辖区群众上访信息,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居民家中,做解释工作,引导居民合理合法、逐级上访等。整个暑期期间,*就成功劝阻了辖区内欲集体进京上访事件*起,消除了不稳定隐患,确保了辖区在暑期的绝对安全。
他“爱管闲事” 热心助人
*是个热心肠,凡是和他接触过的群众都知道,他是个“爱管闲事”的人,只要是他遇见该管的事,他都会主动帮忙,从来都不会视而不见。
****年*月**日**时**分许,*和出警的民警刚刚处置完一起报警警情,返回派出所途经南大街四条时,发现路旁有不少群众围在一起,现场十分混乱。凭着职业的敏感性和强烈的责任感,他判断:“出事了”。下车后发现一位老大娘倒在地上。经询问,老大娘是平安东里的居民熊连芝老人。晚饭后熊连芝老人出来散步,途经此处时,被一名酒后驾驶摩托车的男子撞倒在地,该男子想跑,但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围住。
*在对该男子进行询问时,该男子不但不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而且态度十分恶劣。为了及时处置熊大娘的伤情,避免延误治疗,他当场决定,由另一名民警将该男子的摩托车暂扣,*开车带着该男子与熊大娘到*人民医院进行诊治。
在医院里,*一边帮助熊大娘挂号交费,一边用手机联系熊大娘家人,待安排好熊大娘住院治疗及和熊大娘家人见面后,他又将该男子带回*派出所,待该男子酒劲过后,经过核实,该男子名叫郭某,家住*东八条胡同,因当晚和朋友聚会期间喝了不少酒,在回家的路上因车速太快,把熊大娘撞到在地。经过当晚对其批评教育,该男子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表示出了悔意,明确表示自己要对熊大娘的伤情进行积极诊治和赔偿。
一场看似复杂的“交通事故”,在*的及时处理和耐心教育下得到了圆满解决,群众都说这个“闲事”管得好。*在日记中曾经这样写到:“要想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就得要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
****年*月份的一天傍晚,在所里忙碌了一天的*,回到家里刚刚端起饭碗,辖区平安西里**号楼*单元*号的陈大爷打来电话说:“子瑜呀,我们家的下水道又堵了,你明天再帮我联系一下,找一个疏通下水道的,来帮我收拾一下吧。”挂断电话后,*二话没说,立即赶到陈大爷家。
原来,陈大爷和老伴都是年近**岁的老人,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而且,老两口身体又都不太好。他们居住的楼房都是八十年代初的老旧小区,由于下水管道的老化,小区内经常发生下水道堵塞现象。来到陈大爷家后,*发现厨房及客厅已经有被水淹过的痕迹,并且屋里还夹杂着一股腥臭味。他急忙将陈大爷掺扶到沙发上,一边挽起裤腿,一边拿起扫把和撮子,将从下水道里溢出来的臭水和赃物一下一下地撮进马桶里,紧接着,又从隔壁借来疏通下水道的专用工具,把整个下水道完完全全疏通了一遍,将整个屋地连拖两遍。望着满头大汗的*,陈大爷老伴感动的直说:“子瑜呀,你真是我们的‘勤务兵’,不但不嫌弃我们老两口,而且每次来都帮我们干这干那,我们老两口不知怎样感谢你才好。”*笑了笑说:“陈大爷、大妈,不用感谢我,这是我应该做的,以后只要家里有活,您们就给我打个电话……”
他真诚待人 不独亲其亲
这些年来,*的体会是,帮群众一个小忙,群众就会一辈子记住你;说一句伤害群众的话,群众就会远离你。多年来,他始终把辖区内的群众当成自己的家人对待,时时处处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真诚相待,赢得了百姓的心。
****年*月**日**时许,所内接到群众报警称,在南后街莲花池菜地里躺着一男子。接警后,*便与其他值班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在距离马路大约有**米的菜地里,果然发现一名约**岁左右男子躺在地上。*走上前去,一眼就认出了该男子正是辖区内平安西里**号楼的张某。张某当时已小便失禁,意识模糊不清,脚下和裤子上呕吐出的菜和饭都已结成了冰,并且散发出阵阵难闻的酒气味。
“看来是喝多了,这天寒地冻的再躺下去会有生命危险的,得赶紧把他送回家去。”*一边说,一边和同事一起将张某抬上警车。*没有嫌弃张某身上的污秽及难闻的气味,将张某紧紧地搂在怀里为他取暖,这样一直送到张家。当时,张某**岁的父亲,正在楼下为找不到儿子的踪影而急得来回踱步。当看到*将儿子慢慢地从车上扶下来并闻到儿子身上那股酒气味时,老人一下子就明白了,他握住*的手感动地说:“小张啊,又给你添麻烦了,谢谢谢谢……”。
****年*月**日傍晚,*派出所接到群众求助电话称:南后街村附近有一位*旬老人带着一个*、*岁的小孙女寻找其父母时迷路了,需要派出所民警的帮助。刚刚从执勤点撤回来的*接到电话后,顾不上一天劳累,快速赶往救助现场。此时,阴云密布的天空开始飘落朦朦细雨。老城区的道路狭窄且路面不平,心急如焚的*一边稳住车速、一边牵挂着这对祖孙。到达南后街*不顾下起来的大雨下车寻找。“大爷,你在哪里?我是派出所的民警……”最终,*终于在一处破旧的房屋下找到了祖孙二人,并将他们接到警车上。
在车内,*安抚住老人焦急的情绪后了解到:老人名叫刘希贵,今年**岁,家住抚宁县,是小女孩的姥爷。小女孩的父母因前天吵架而双双离家出走。直到第二天下午,两天没有见到父母的女儿一直哭个不停。老人经向邻居打听,得知小女孩的母亲有可能来*方向。于是,老人便领着小外孙女来到*。然而,从未没有出过门的老人不知从何处找起,更不知女孩母亲的去处和联系方式,于是,便领着外孙女走到了南后街村附近。在雨中,老人一边哄着哭闹的孩子,一边向附近居民打听,看着被雨淋的外孙女瑟瑟发抖时,老人才抱着孩子躲进这栋没人住的破旧房屋下。将祖孙二人接到派出所后,*为他们买来了热汤面和包子,并在派出所附近为他们安排好了住宿。
**日早晨,*在征求老人意见时,老人同意先带孩子回家。按照老人留下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对老人说:“一有消息我首先通知你老人家。”刘希贵老人感动地说:“谢谢*的好心人,谢谢*的警察们。”
****年*月中旬,*分局党委根据工作需要,对分局各单位中层副职领导干部进行了调整。因工作优秀、成绩突出,*在经过民主推荐、业务考核、党委研究等项程序之后,已成为了*派出所的副所长。目前,他正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朝着新的工作目标继续努力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