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县公安政治工作要点
*年全县公安政治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以打造“双和谐”品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目标,以深化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以加强队伍职业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开展“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为抓手,坚持统筹发展,强化机制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为“建设现代化滨海宜居城市保驾护航”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文化条件。
一、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队伍健康发展
(一)强化价值观学习教育。组织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活动,巩固深化教育成果。强化民意警务理念、形势任务、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提高民警宗旨观念和职业认同感。通过辅导讲座、交流研讨、征文演讲、网上讨论等多种形式,切实提升学习效果。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各级党代会、“两会”精神,找准公安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为推动公安机关新一轮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完善队伍思想状况定期分析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家访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时了解民警的思想状况,准确掌握民警的思想脉搏。继续坚持重点对象结对帮教,一般对象互帮互助、互相约束的帮扶方式,确保队伍零违纪。探索实践“互动式沟通”,注重人文关怀,以“朋友”身份,与民警(家属)开展感情交流,做好一人一事思想引导。综合运用队伍管理信息系统、“局长信箱”等公安网络阵地,创新恳谈方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实时性。
(三)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夯实党建工作阵地,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继续深入开展“深化创先争优,争当岗位能手”活动和“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争创群众满意窗口”活动。做好创先争优活动表彰推荐和总结收尾工作,探索建立创先争优工作长效机制。
(四)加强典型培育和表彰奖励工作。大力选树和培育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营造崇尚荣誉、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强化服务理念,规范表彰奖励的报功时效和程序要求,确保记功授奖质量。进一步改进表彰授奖仪式,增强表彰奖励后续效应,提高民警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
二、优化干部人事工作,激发队伍活力
(五)提高领导干部能力素质。进一步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落实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切实提升领导干部服务经济发展大局、驾驭治安复杂局面、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等方面能力。明确政工干部专岗主责,行政干部“一岗双责”,提高工作统筹力。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和程序要求,配齐、配强基层所队领导班子,切实抓好日常教育、培训和管理工作,努力打造一支“心齐、风正、务实、创新”的中层领导队伍。
(六)优化警力资源配置。认真贯彻干部工作规章制度,完善干部选用、交流、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做好民警非领导职务晋升工作,进一步激活选人用人机制。严格落实市局《关于加强基层所队负责人及民警交流的指导意见(试行)》等有关规定,对在同一部门或“热点”岗位工作时间较长的民警予以交流轮岗。扎实做好新民警招录工作,确保新分配警力下沉至一线实战部门,缓解基层警力不足问题。进一步探索完善民警轮岗交流机制,适时开展民警轮岗交流,置换警力充实基层一线,充分发挥专业特长。
三、严格教育训练,着力提升民警的实战应用能力
(七)开展应急处突能力专题轮训工作。充分发挥“轮值轮训、战训合一”培训在提升民警能力素质中的重要作用,科学调整培训内容,着力深化以执法办案、群众工作、信息应用、实战处突、舆情应对等为重点的基本功训练。探索“菜单式”培训模式,鼓励基层领导、民警“上讲台”。探索互动式、开放性教学方式,提高授课的鲜活度和实效性。完善训练绩效评估机制,加强对办班质量的检查和评价。
(八)加强警种岗位练兵。以“全警学技能、每季评警星”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警务技能比武活动,以比武竞赛促进业务工作。严格落实各单位自训制度,确保每年自训时间不少于*天。以提高警务实战技能为重点,组织开展搜查抓捕、堵卡查缉、现场控制、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战术研究和模拟演练。根据警体练兵活动要求,加强民警体能训练。各条线要按照上报的培训计划,组织民警认真开展培训,务求实效。推动兼职教官队伍建设,调整充实一批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民警教官,完善选聘、激励和培训机制。
(九)建立新警成长培养机制。实施人才培育工程,以“一年跟着干、两年能单干、三年成骨干”为目标,完善以“警师制”为重点的新警培养机制,健全对新警的教育、管理、监督、考核、比武制度,实行任务共担、责任连带、考核同步,实现思想作风和工作能力全方位传帮带。加强对社会招录人员、警察院校毕业生等新警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尽快适应公安工作,掌握实战本领。
(十)强化职业能力培养。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为重点,坚持“学中干、干中练”,优化训练模式,通过组织集中培训、专题讲座、案例剖析、参加法院庭审旁听等形式,切实提高民警的政治素质、执法能力、打防控实战应用能力和做群众工作的水平。
四、加强公安文化建设,积极打造和谐警营
(十一)推进公安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公安文化的引导、凝聚、激励、调节、约束等功能,努力营造“内顺外和、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和谐警营氛围。深入推进人文警务工作,充分发挥文化在凝聚警心、陶治情操、激发活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培育“风清气正、务实创新、心齐力聚”的“和谐警营”,以公安文化建设引领公安队伍建设。建设、使用好荣誉激励基地、法纪教育基地和心理咨询基地,进一步激励、警示、疏导民警。加快推进所队公安文化环境建设,满足民警文化精神需求。
(十二)开展文化育警活动。健全工、青、妇等组织机构,鼓励基层开展文艺创作,最大限度地激发民警创造潜能,依托各种兴趣爱好活动小组,丰富民警的业余文化体育生活,着力营造崇尚文化、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警营氛围。做好民警心理健康工作,组织开展规范执法、健康知识以及心理辅导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授课,引导民警严格文明执法,并注重身心健康,及时疏导民警情绪,释放工作压力。
(十三)强化民警关爱优抚。做好局领导面对面接待民警活动,持续开展“听警声、解警忧、暖警心”活动,着力构建完善集“恳谈、走访、解忧”于一体的倾听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民警年休假、体检、健康状况预警、特困民警救助、民警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各项从优待警措施,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做好相关服务保障工作。组织开展民警需求调查、座谈,全面掌握民警家庭情况、思想状况、特长爱好、社会交往、困难需求、意见建议等情况,推动警营内部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同时要牢固树立“从优待警是关爱,从严治警是大爱”的理念,继续严格落实县局队伍管理“六项制度”,以铁的决心维护纪律的严肃性、权威性。
五、以“三访三评”为载体,着力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十四)扎实开展“三访三评” 深化“大走访”活动。组织全警开展爱民实践“大走访”、不安定因素大排查大化解、***宣传日、服务能力建设年等活动,全面收集社情民意,帮助解决群众困难,推动联系群众、沟通群众、服务群众常态化,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邀请新闻媒体记者随警走访,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报道,为开展“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助推活动的深入开展。
(十五)提升县局门户网站功能。门户网站是与群众沟通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为确保网站的规范运行,按照《海盐县公安局门户网站(网上办事大厅)运行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加强网站的维护和管理。完善网上办事服务集群平台,加快网上补领换证等业务开发,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切实方便群众。按期于*年*月底前做好派出所网站建设。各派出所要切实维护、更新网站信息,使网站成为广大群众喜用、愿用的办事服务平台。同时要按要求开设、管理、维护好政务微博以及民警个人微博。
(十六)推进公安正面宣传报道。围绕全局中心工作,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加强宣传策划,提升宣传层次,充分展现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在打击犯罪、维护平安、服务群众中的先进事迹和优良形象。进一步提升《警方在线》宣传赠刊、《法治在线》电视专题和《警方时空》广播专题的宣传质量,丰富内容,加强民生类报道力度,突出“两打三服务”活动,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宣传工作始终坚持以公安文化建设为引领,不断提升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和公安通讯员队伍建设。
(十七)全力掌控涉警舆情,引导化解舆情危机。牢固树立“舆情即警情”理念,加大涉警舆情研判力度,规范网警、指挥中心等业务部门与政工宣传部门的信息通报联络工作,明确基层所队舆情处置工作职责。组建**人的“网络蓝军”,及时了解、掌握、处置网络涉警舆情,积极引导、化解舆情危机,不断强化公安正面宣传,塑造公安良好形象,大力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公安工作和社会稳定的舆论环境。
六、加强政工队伍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
(十八)加强政工队伍能力建设。选好配强政工干部,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能力素质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始终保持政工干部公道、正派、务实、清廉的形象。政工干部要明确职责,提高主业意识,通过政工干部培训,切实提高履职能力。同时政工干部在抓思想教育和队伍管理时,要树立“不抓队伍管理是失职,抓不好队伍管理是无能”的理念。
(十九)全力保障中心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同公安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根据当前各项中心任务,真正做到保障无盲区、无死角、有力度、有成效,避免政工与业务脱节,空转乏力。认真摸索总结日常和战时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确保保障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坚持有为争有位,敢抓敢管、善抓会管,树立政工部门保障公安中心工作的“制衡力”和“权威性”,充分发挥政工 “驱动轮”作用。
(二十)加强政治工作规范建设。按照流程明晰、运作规范的要求,完善教育训练、人事管理、表彰奖励、考核评比等制度,形成完整的政治工作规范体系,确保各项政治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以队伍正规化建设考评为抓手,加强对各单位督促指导,落实政治工作制度规范和流程,鼓励基层大胆探索队伍管理新机制、新模式。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