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政工思想 >> 思想政治 >> 浏览公安
  • 2013年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要点

    时间:2012年11月15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年,全市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警察文化全覆盖提升公安队伍整体战斗力为目标,始终坚持政治育警、制度管警、素质优警、从优待警、文化强警、形象塑警,努力做到用事业激励警心、用关爱温暖警心、用待遇慰勉警心,不断增强民警的成就感、幸福感、归宿感,不断提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为创成全国优秀公安局、服务全市决战决胜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全面加快基本现代化建设进程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一、坚持政治育警

        *、大力开展内涵教育。深入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警中形成“以德为先”的良好氛围,力促其做一名有良心、良知、良行的好警察,争做热爱公安的奉献者、廉洁公正的执法者、精通业务的工作者、文明高效的服务者。

        *、大力弘扬公安精神。继续深入推进各项纪律作风教育活动,组织全警集中开展革命传统、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重温入党入警誓词、开展走访革命前辈、慰问老党员等活动,大力弘扬公安精神,造就过硬的民警队伍。

        *、大力推进常态学习。年初即制定全年民警学习计划,规定每周六为集中学习日,由各单位政工干部组织学习党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切实增强民警政治鉴别力。依托政工干部短信平台,定期发布工作重点、队伍警示、警方报道等内容,创新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能。

        二、坚持制度管警

        *、优化队伍管理机制。“治警先治长”。进一步修订完善考核与考试相结合的领导干部管理机制,加大对各单位领导班子的监督管理力度。健全完善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规范、民警思想状况分析研判制度、领导干部与民警谈心谈话制度、单位与民警家属沟通联系制度、队伍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每季政工干部例会制度、半年队伍调研制度,继续评选每季政工干部之星,建立政工干部素质评估机制,增强思想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

        *、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开展竞争上岗、公推公选、轮岗交流,以人岗相宜为目标,切实把“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对全局中层干部和一般民警的任职经历全面梳理,适时开展轮岗交流,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建立后备干部、专业人才库,进行跟踪培养、教育,激发民警的工作热情和职业荣誉感。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形成特色亮点。加大对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科技、财务审计等专业紧缺人才的引进,提高队伍的科技含量,促进队伍整体素质提升。试行文职雇员制度,最大限度地将警力置换到基层一线,缓解基层警力不足矛盾。

        *、优化延伸监督机制。将队伍管理标准细化到每个警种、每个单位、每个岗位、每个民警,强化日常督促检查,从小事、细节抓起,层层落实责任分解,完善二级督查制度,形成一系列监督制约机制。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的延伸管理,定期不定期组织政工干部深入公共娱乐场所暗访检查,帮助民警提升抵制各种不良影响和诱惑的免疫力,从源头上预防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三、坚持素质优警

        *、拓展教育培训内容。在进一步优化“五类”培训的基础上,将群众工作、警察礼仪、民警执法执勤规范、党史、哲学、广播操等内容列入培训项目,从仪表、仪态、升旗、早操等小事抓起,重点在提升民警体能、技能、多能上下功夫,在提升接处警、征地搬迁等警情处置水平上求实效,让民警在日常养成中内生良好修养。

        *、拓展教育培训形式。进一步完善“全警组训、全员轮训”机制,进一步加强集中培训与外出参观考察的统筹安排及规范管理,始终坚持室内理论讲解与室外实践应用相结合、普遍运用与理论研讨相结合、上大课与小讨论相结合;同时继续开设法院审判旁听体验、主题辩论、自由论坛、“百日冬训”、随岗培训、跟班作业和外出考察学习等培训形式,努力提高培训效果。

        *、拓展素质评估范围。继续抓好所队长能力素质测试,并将素质评估向政工干部、单位副职、全体民警延伸。对所有参训人员的培训科目过关考试情况记入民警档案,规范存档;对达标考核未及格的的科目必须补考过关,并将其作为民警晋升以及岗位调整的重要依据之一。凡参加民警能力素质网上测试未达**分、警体测试不达标的,将被列入市局“末位”培训。制定《兼职教员管理办法》,每年组织一次教学评估与总结表彰奖励。

        四、坚持从优待警

        **、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借鉴兄弟单位试点经验,从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岗位民警发展途径,研究民警发展引导标准、理清发展目标,形成如皋特色的民警职业生涯规划体系,让民警干有目标、行有奔头,激发民警工作热情。

        **、完善民警关爱机制。制定完善为民警办实事计划,坚持落实年休假、年体检和医疗绿色通道;继续实行民警大病补助和特困民警慰问制度,分层开展优抚工作;继续落实功模民警外出考察、集中轮训外出参观和民警子女高考奖励制度,调动民警积极性;主动做好民警结婚、生病住院及民警直系亲属生病住院、病故“四必到”慰问,关心民警家庭,尽力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消除民警后顾之忧;加强民警心理疏导,扩大兼职公安民警心理健康辅导员队伍,注重人文关怀,做好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完善引领帮带工作。立足于“抓两头、促中间”,进一步发挥工、青、妇职能作用,特别是引导青年民警艰苦奋斗、爱岗敬业、解放思想、拓宽思维,发挥聪明才智,激发全警活力,大力凝聚警心。进一步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和**周岁以上民警的日常服务和引导工作,认真落实老干部节日慰问、定期体检、特困互助工作,城区每月、农村以中心所为单位每季度组织开展好老干部活动;组织各单位业务骨干与青年民警开展老带新、师带徒、一帮一等结对活动,形成全警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五、坚持文化强警

        **、创新文化品牌建设。以新建成的公安业务用房为载体,完善公安陈列室建设,高标准建好公安阅览室和公安心灵家园。全局所有基层单位均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全面完善“一区域一特色、一警种一品牌”的警营文化建设,积极创建“警察文化建设示范点”,让警察文化融入民警日常管理、执法执勤等警务活动中,形成南通领先、全省有影响的如皋公安文化特色品牌。

        **、创新文化发展态势。全面启动“擦亮警徽”行动,着力打造所队“文化活动区”,以丰富的文化凝聚警心。定期开展警体竞技、“擂台”比武,筹办警察文化节和警体运动会,激发争先创优活力,锻造岗位领军人物;运用文化手段,深化警民恳谈、跟班作业、志愿服务等社会活动,筑牢民警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

        **、创新文化传播手段。依托“公安心灵家园”,完善公安文化网、警察文化论坛、“我的警营我的家”QQ群、公安微博建设,营造虚拟空间的警队精神文化家园,真正让民警“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继续开展民警“月读一书”活动,定期推荐一批读书目录,引导全警读书、看书,并建立民警读书档案,记入队伍管理平台,用文化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民警。

        六、坚持形象塑警

        **、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总结固化经验做法,健全完善公安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标准和制度措施,形成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争创南通领先、全省有影响的如皋特色党建工作模式。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规范执法标准动作、提高为民服务效能、优化公安作风建设,确保作风和效能评议继续保持领先位置。进一步深化创建人民满意窗口工作,规范窗口民警服务行为,推进公安机关窗口规范化建设,争创人民满意。扎实开展“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全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积极完成党建、“双联双助”、“千人联千企”等中心工作,确保中心工作考核保持先进位次。

        **、深化典型宣传活动。着力构建大宣传格局,围绕全局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发挥全警宣传的整体效应;巩固创新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阵地,提高运用媒体、网络引导舆论的能力,提升舆情应对、处置水平,打造“如皋警方”新品牌;以宣传如皋公安二十年命案全破为契机,加强与高层次媒体联系沟通,开展深度专题宣传,扩大如皋公安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创成全国优秀加油助威。着力培养有理论知识、懂写作技巧、会宣传报道的知识型、复合型写作人才。立足基层所队,从民警基础工作的五大职能入手,充分挖掘“新”典型、“小”典型;以开设道德论坛、评选道德标兵等形式,加强先进典型引导,放大示范效应。

        **、深化警民互动活动。坚持开展“民警进农户”活动,广泛了解民意、排解矛盾;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建立咨询、爱心使者、关爱老人等志愿服务队,拉近群众、走进群众,用“群众满意”标准和要求来衡量、深化队伍作风、形象和警察公共关系、爱心警队建设。广泛宣传、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在全社会形成见义勇为、互帮互助的良好道德风尚。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2013年全市公安政治工作要点
  • 下一篇:2013年全县公安政治工作要点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