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安机关推进规范执法建设的思考(二)
*、*厅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三项建设”的重中之重进行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此,公安机关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将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作为提高公安队伍“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作为十分紧迫和现实的任务来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全警动员、全警参与,着力提高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本人就公安执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执法规范化建设提点看法。
一、当前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公安机关通过加强“三基”工程建设,狠抓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工作,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他们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建立起了一套覆盖各部门警种和各执法岗位的执法标准体系,初步实现了对执法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可以说,*经验是一个系统、整体、全面的经验,而不仅仅是某个方面、某个部门、某个基层所队的经验,正如*副部长所指出的:“*市公安局以标准化管理保证执法规范化的经验,全面、系统,成效显著,具有方向性和可借鉴的意义。”在充分肯定成绩和进步和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执法规范化建设发展不平衡,还有许多薄弱环节,特别是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推进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纵向、横向都存在不平衡的问题,认识深度、措施力度、总体成效还不能满足当前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主要体现在:一是对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认识不够到位。有些单位和部门没有充分地认识到执法规范化建设对加强和改进当前公安执法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认为执法规范化建设只是上级机关或法制部门的工作。特别是不能正确处理好绩效考核与执法质量的关系,重数量轻质量的观念仍然束缚和影响着不少一线执法领导和民警的思想,抓执法工作有放松的苗头和倾向。二是执法主体的履职能力不够全面。部分年轻民警受执法环境变化和执法实践时间较短的影响,以及有些老民警因循守旧惰于更新知识和不愿办案,使得自身的办案能力、办案水平等综合执法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执法规范化建设和现实工作的需要。存在对案件定性不准,证据意识不强,制作笔录水平不高,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安全意识和责任不强等现象。三是对执法制度的执行力不够坚决。如对主办民警办案制度,有些单位对案件的主办人不能逐案明确,对主办民警的奖惩考核不兑现等现象,导致有些案件的取证不到位、攻坚克难的能力不足、办案质量不高和办案拖沓进度迟缓。又如,案件审核前移制度,部分所队领导在审核案件时,对案件实体、程序、处理意见等事项阅卷审核的有关规定不能认真执行,只听简要案情汇报,个别领导甚至不了解案情就草率签字,使质量审核关口形同虚设,给执法工作留下了隐患。再如,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通过日常案件审核和考评,以及被检察机关纠正违法等线索,依照有关制度应当追究相关人员的执法过错责任,但受怕得罪人思想影响,往往只是指出问题,口头予以批评教育,改正就行,缺乏顶真碰硬精神。四是源头执法工作不够规范。部分民警在接处警和最初受理刑事、行政案件过程中,证据意识十分薄弱,必须制作笔录的不规范制作,能够现场取证的不及时取证,可以录音、录像取证的不认真开展,导致影响执法质量和打处工作绩效,有的甚至引起信访投诉,牵涉本单位大量的精力。存在对小案件主动开展工作少,对纠纷案件不认真开展调查走访和及时收集证据,应付了事等不作为、软作为、欠作为的现象。五是以信息化推动规范化建设的手段运用不够扎实。还存在电子笔录导入平台不及时、办案环节流转不彻底、网上巡查不全面、电子笔录复制粘贴、网上考评弄虚作假等信息化手段运用不够扎实的现象,影响到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的进程和成效。六是齐抓共管的长效监督机制落实不够到位。多数条线执法工作基础薄弱,一些基本执法台帐还不够完整和清晰,抓平时、抓源头,提高质量的意识不强,缺乏各司其责共同提升的责任感,缺乏齐抓共管监督机制的约束力,特别是对本条线执法质量考评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经常出现抓一下好一阵,促一下升一点的局面,导致条线考评成绩波动起伏不定,无法主动控制和把握,似有“被绑架”、“被提高”的感觉。
综上所述,产生上述问题和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三个度”。即,对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执法源头性的问题关注度不够,对相关执法制度执行的力度不够。
二、如何推进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
*市局的先进经验,值得各级公安机关认真学习借鉴。同时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以增强依法履职能力为主线,以解决执法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以完善执法制度为保障,以建立健全执法管理体系为抓手,以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狠抓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工作,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努力探究执法规范化建设之路。
(一)认真贯彻落实有关会议精神,提高规范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对规范化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是 “三大建设”任务的关键和核心,是今年政法工作“三项重点”工作的内容之一。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发展进步,提高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公安机关执法能力和执法公信力,确保严格、公正、文明和理性执法的重要途径。其主要内容包括:统一执法思想、规范执法主体、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这就涉及到我们每个执法单位、每个执法人员和每个执法环节,对此,我们必须在思想上对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有充分清醒的认识,必须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主人翁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二是要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相关会议精神。*、*厅就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已进行了全面的动员部署,并下发了有关指导意见。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厅执法规范化建设和*现场会议精神,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各级公安机关要结合自身实际,领导带头重视,广泛宣传发动,积极营造氛围,认真传达上级有关指示精神,落实各项具体措施。
(二)抓好执法源头和办案质量,推动执法质量的再提升。
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以解决执法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一是在执法源头方面,要把握好接处警信息录入和如实立案关,要认真履行执法事项的告知义务,加强对未破案件档案管理,避免证据材料缺失;在受理案件时,接报案人员要按照分局制定的《报案笔录制作规范》,围绕“七何”要素,详细做好报案笔录,为侦破案件和依法查处奠定基础;同时,要按照《接处警现场处置工作规范》配备、携带相关装备,加强对接处警的现场勘查工作,全面及时收集现场证据,并充分运用好现有的录音、录像等设备,依法充分获取证据,规范源头证据的收集。法制科将结合执法检查工作,牵头分局相关部门,对携带装备是否齐备、登记项目是否规范、装备该用不用、现场取证情况、报案笔录制作等接处警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考评。二是在办案方面,要以案件卷宗为载体,规范好办案程序和法律文书的制作。特别是派出所自裁案件,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所队领导认真履行审核责任,如实记载执法问题,并加强对处罚执行环节的督促检查,落实整改措施,使办结的案件做到“每月清”,严把此类案件的质量关;法制部门和刑大办案中队要坚持对所有呈报事项的逐案考评,提前介入疑难、复杂和团伙案件的办案指导,加强对共性和突出执法问题的研究,及时制定执法规范,推动公安执法质量再提升。此外,要加强办案场所建设,按上级公安机关统一部署,对讯问室进行标准化改造,以确保办案安全。
(三)加强执法培训和业务指导,提高执法人员的履职能力。
执法素质是规范执法行为的基础,为规范执法提供智力支持,因此,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以增强依法履职能力为主线,以适应执法工作的现实需要。一是要增强培训有效性。各职能部门要做好执法培训和业务指导,进一步拓宽培训指导的方式和途径,更加注重针对性和有效性。如,观摩庭审现场,增强办案人员证据意识和诉讼意识;邀请法院、检察院的有关部门举办讲座,了解案件的证据规格;开展典型案例评析,特别是要向失败案例学习,反思执法教训,有的放矢地开展警示教育和示范教育等。二是要突出培训重点。结合上级培训要求,以*制定的《公安机关执法细则》为重点,分警种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系统的培训,并运用“以考促学”的手段,结合全市条线业务比武竞赛活动,坚持对一线执法人员进行基本法律知识测试。同时,要利用每周的政治学习或晨会时间,组织民警学习研讨;办案人员更是要在办理刑事、行政案件过程中,对照《细则》内容,自学自练、常学常用,切实打牢执法办案的基本功,提高自身综合执法素质和岗位技能,增强依法履职能力。
(四)严格执法考评和责任追究,确保各项制度的执行力。
以建立健全执法管理体系为抓手,保证规范的贯彻执行,是加强和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和突破口,也是“*经验”的精髓所在。一是要以执法质量考评工作为载体,充分发挥考评的杠杆和导向作用。建立完善执法质量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平时与年终相结合,既考评单位整体执法工作,又考核民警个人执法质量的考评机制,加强对执法工作的日常考评、动态考评和实时考评,以引导执法人员规范执法行为。要落实考评结果的运用,研究具体措施,把单位及个人执法考评与绩效考核挂钩,真正使执法质量成为衡量一个单位、一个民警工作优劣的重要法码。二是要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通过对检察机关纠正违法、执法事项考评及涉法类信访案件倒查等途径,凡构成执法过错的,下发《纠正执法过错通知书》,并通报政工、纪检监察部门,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各项执法制度的贯彻执行,为推进规范化建设提供有效保障。
(五)坚持突出重点和典型引路。
执法规范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仅仅依靠法制部门是不能实现的。要在上级机关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上级公安机关具体部署,既要立足于本单位、本部门开展工作,同时也要充分发挥齐抓共管的合力作用,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并结合执法示范单位和示范岗位创建工作,发挥先进典型辐射效应和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一是在工作重点上,要以提高各条线执法质量考评成绩为着力点。抓源头、抓平时,对本部门、本条线和派出所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通报工作,及时发现、解决和纠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注重日常执法质量的积累。二是在典型引路上,要继续抓好执法示范单位和示范岗位的创建工作。选树先进典型单位和个人,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引导、示范规范执法,使其他单位和其他人看得见、学得到、赶得上,也使得规范化建设工作更加贴近和更为具体。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积极选树、培育执法示范单位,通过对规范执法岗位明星、刑侦治安岗位明星的评选表彰活动,宣传他们的先进经验,以点带面,调动全体人员参与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积极性,从而形成规范执法工作比、学、赶、超的良好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