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消防管理 >> 执法监督 >> 浏览公安
  • 夯实公安消防监督管理基层基础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2年11月20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公安消防监督管理基层基础工作,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指公安基层消防大队和派出所,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依据消防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发动和依靠群众,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生产或者储存危化品和易燃易爆物品等场所的监督管理,保障消防安全,构建消防安全预防第一道防线,为消防监督管理和消防其它业务服务的一项基础性、专门性的工作。笔者结合自己的调查和分析,对当前公安消防监督管理基层基础工作的现状、成因,作一些探究,并就如何夯实公安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一些拙见。   

        一、当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现状

        近几年来,全国消防部队通过大力开展“***”工程建设和“三基”工程建设,使消防监督管理基层基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监督管理体系已初具规模。就*楚州本地区的消防监督管理体系的形成而言,从****年至****年*月止,在本辖区内**个乡镇基层派出所,已有**个乡镇基层派出所建立了“消防警务室”,且都已达到“警务室规范化派出所”要求。从而形成了消防大队—基层派出所—村委会(居委会)“三位一体”的基层基础消防监督管理体系。现在虽然只有消防监督管理人员**人,但也缓解了基层消防大队开展消防监督管理基层基础工作,存在警力紧张,监督管理不均衡的现象;二是基层基础投入加大,仅最近三年,楚州区就投入资金达**多万元。通过基层消防大队和基层派出所“警务室”的规范化建设,使装备配置标准化。基层消防大队“消防展示室”和基层派出所“警务室”建设惭已发挥作用;三是开展了一些基础性排查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通过排查发现农村消防基础设施薄弱、乡镇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薄弱、消防监督力量薄弱、农村消防管理组织薄弱,消防宣传的“四进”工作不够到位等;四是社会大的层面的消防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查处,消防安全事故隐患上升势头得到遏制,大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五是消防监督管理基层基础日益受到政府各级领导和公安机关领导的重视,齐抓共管的局面正逐步形成。但是也曝露出诸多问题:

        一是底数不清。有的基层消防大队和基层派出所对一些消防监督管理的基础性数据底数不清,如对消防安全隐患整治、部分场所擅自开业等基本情况、增减情况,掌握不了,登记造册的不及时。有的在平时工作中也很少注重对消防监督管理基础情况的资料积累,导致每一次整治活动,又重复工作,浪费大量人力、精力。

        二是对象失管。对消防安全影响较大的管理对象,如生产或者储存危化品和易燃易爆物品的单位、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娱乐场所等,有的单位对情况掌握不明,不能为消防安全事故预防提供准确的、原始的基础信息支持。当前,招商引资的外来企业多,外商投资的场所比较多,如果对对这部分单位和场情况不清,管理不到位。一但发生火灾事故,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三是阵地失控。公安消防监督管理基础工作的阵地在基层,在企事业单位上,历年来,消防保卫重点单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但近几年来,随着乡镇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的不断缩小,乡镇企业发展增长迅速,消防安全矛盾也逐之突出,乡镇企业和公共娱乐场所已成为火灾事故多发对象,乡镇消防安全形势严峻,广大的乡镇企业、公共场所、“三合一”场所安全工作现是我们工作的另一主阵地。但由于基础工作薄弱,基层消防大队有限的几个警力是顾此失彼,管理被动,不到位,特别是边远乡镇的消防监督管理实处于半失控状态,消防设施配配不到位、无证营业、消防管理跟不上现象严重,事故隐患突出,一旦发生,往往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四是信息不畅。主要是消防监督管理基础信息的共享上,基层消防大队与基层派出所以及村委会(居委会)之间还没有建立起信息共享网络,造成信息交流不畅,使掌握最基层的大量火灾隐患信息、变更信息及违法信息的单位,不能够及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基层辖区大队,从而延误了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隐患整改。

        五是进展不一。各地开展消防监督管理基层基础工作不平衡,很大一部分基层大队处于停滞状态,满足于现状工作,重查处,轻基础现象普遍。

        二、当前公安消防监督管理基层基础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认识不清,不愿管。搞基层基础工作,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又是个“苦差使”,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成效却不能一下子突现出来。现时的激励机制失衡,搞基础工作,还不如直接到单位去检查,抓违法违规,这样既能发款,又省心,许多基层消防监督人员因此不愿去做。也有的人身虽在基层,但思想、工作沉不下去,抱着反正在基层待不了几年的思想,不愿做“前人栽树”的事。加上部分领导也喜欢阶段性、突击性的战绩汇报,那个方面出了问题,就搞那个方面的专项整治,虽见效快,但这不是长久之策。

        二是警力不济,无力管。目前,绝大部分的基层消防大队只有*-*名消防监督员,警力相当紧张。而近几年,消防专项整治一个接一个,甚至这个整治未结束,另一个整治已开始,如****年*-**月,有地方就部署开展的各种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达*次,时间跨度短则*、*天,半个月,长则几个月。有限的警力全扑在检查上,基层大队疲于应付,根本无暇顾及去做基础调查工作,消防监督管理基层基础工作无形中被弱化、边缘化。

        三是创新不足,无法管。搞消防监督管理基层基础工作不但需要去真抓实干,还要善于总结经验,放开思路,找出对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消防监督管理发展形势需要。在当前警力紧张的情况下,没有发挥出当地乡镇党委政府、公安派出所的作用,没有发挥科技与信息的作用,抓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也是单打独斗。公安工作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路线没有很好贯彻,群众基础薄弱,消防监督管理基层基础工作的社会化、责任化、网络化的长效管理机制没有真正建成,并发挥出作用。有的基层消防大队思考得少,而部分总队、支队在这方面指导得也少,尚没有找到搞好消防监督管理基层基础工作的切入口、突破口。

        三、解决当前消防监督管理基层基础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是认清形势,高度重视消防监督管理基层基础工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周永康部长也明确指出:基层基础工作不扎实、不牢固,公安工作就难有大的作为、好的作为。几年来,各种专项整治一个接一个,有的象“贴膏药”。有的甚至把搞专项运动,当作做基础工作。整治效果不明显,消防违法违规行为在整治后持续反弹,消防安全事故仍处于高发状态,原因就是基层基础工作薄弱,造成宣传、整治、预防等工作措施指向不明,抓不住重点。所以,各级消防监督管理部门要树立“消防安全靠预防,消防预防靠基础”的认识,把基层基础工作做实、做好,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消防安全事故隐患的预防工作,才能有重点地开展消防违法违规查处,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经营的管理目的。要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讲搞基础工作就忘了抓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二是强调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就疏于基础工作,要兼而顾之,统筹安排。

        二是明确职责,强化消防监督管理基层基础工作考核机制。基层消防大队是保一方消防安全的工作主体,是集查、防、管、控和服务于一身的基层综合性战斗实体,工作是千头万绪。就基层消防大队而言,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基础工作方面可分为以下几点:一是掌握基础性方面数据,如重点保卫单位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和储存物品的功能和性质、消防设施配备等基本状况;二是掌握重点管理对象情况;三是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四是联合基层派出所对乡镇、村居的企事业和有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五是参与基层派出所和村委会(居委会)的消防装备和设施的基础建设;六是组织和指导开展基层派出所和农村消防安全群防群治网络建设;七是信息的搜集、积累、分析和反馈。要把这些职责纳入到派出所和基层消防大队的规范化建设中,列入到公安基础大排查的范围内,实行辖区片、管片承包,责任到人。要用科学、合理、完善的考核机制保障工作职责的落实,通过考核导向,指挥基层派出所开展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在制订考核时,要体现“处罚和激励并举,激励略高于处罚”的原则;在考核时,要注重平时考核,可采取月排名、季通报、年总评,网上考核和实地检查相结合的形式;在考核总结时,要奖惩兑现,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并用,从而激发基层派出所参与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齐抓共管,构建公安消防监督管理基层基础工作网络。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消防火灾事故预防并不是公安消防一家的事,也不是公安消防一家所能办到的,需要政府、社会、全民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搞消防监督管理基础工作,消防大队责无旁贷,但同样需要当地乡镇政府、辖区派出所、村居干部、群众的支持协助。现阶段,要尽快建立起以乡镇政府领导、辖区消防大队或派出所为中坚、村居企事业消防协管联系员为依托的公安消防监督管理基层基础工作“三级”网络。

        其一,乡镇政府领导。开展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涉及面广,人员复杂,需要政府的号召和协调,特别是开展一些基础性的大排查,乡镇政府作为保一方消防安全的第一责任者,不但能承担起组织者的责任,而且能提供财政和人力的支持。

        其二,消防大队、派出所为中坚。消防大队和派出所虽同属公安,但历来是分家又分工,工作缺乏联系勾通和相互配合支持,一警多能作用没有很好发挥,重复工作现象突出。消防队人少、管辖区域大,而派出所有人多、机构全、群众基础扎实的优势。要通过实行派出所消防监督制,设立派出所“消防警务室”,将消防监督管理基础工作纳入到派出所的工作范畴中,充分发挥管片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落实责任制。派出所工作和消防工作要做到同部署、同排查、同考核,同共享(信息)。

        其三,村会居、居委会消防协管联系员为依托。在村会委以村委成员为主,在居委会以居委会成员为主,在企事业单位以单位领导为主,暂住人口集居地的以管理人员为主,全面建立消防协管联系员,并分别成立消防协管联系小组,由管片民警负责工作安排和联系,其具体协助片警做好宣传教育、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基础工作排查、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的搜集报告反馈等。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消防协管联系员、基层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可采取划片包户,定责定人的方式,不留工作死角。消防大队和派出所在取得乡镇政府的支持下,可分一次性小量补助和年度工作考核奖两项,对消防协管联系员给于适当的补贴。

        其四,以治促防,防治结合,深化消防监督管理基层基础工作。公安消防监督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这个“三级”管理网络,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按照“预防为主,整治结合,以治促防”的原则,开展基层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一是加大对基础数据底数的排摸力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加强对重点单位和场所的管理力度,对排查出的消防安全隐患要坚决依法处理。对事故隐患较大的单位和场所,要提出对策,向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报告,尽快落实措施,进行整改;对乡镇的加油站、“三合一”场所和中小学校,要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和督促,帮助落实消防安全防范机制,防止发生群死群伤事故;三是对易引发火灾事故或易受火灾事故侵害的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做到宣传到单位、宣传到户、教育到人。这其中主要是指乡办企业、农村对液化气以及电气的使用等,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育他们认清火灾事故的严重危害性,可采取由消防协管联系员定期上门“帮教”、家庭成员督促提醒的形式进行,促进其学习消防防火常识,树立消防安全防范意识。

        其五,合理调配,充实基层消防警力。许多消防官兵不愿去基层,在基层又不能安心工作,最主要的是目前基层官兵长期以来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政治上进步慢,经济上与机关相差较大,生活也不方便,而工作却辛苦得多。所以,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奖励机制和后勤保障机制,对基层政策上倾斜到位,合理拉开机关人员同基层一线人员待遇上的差距。要改革、整合机关内设机构,能合并的合并,能取消的取消,业务能下放的下放,把警力充实到基层大队,缓解基层大队警力紧张的局面。

        其六,科技强警,提高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活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加大科技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应用的广度、力度,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效率,向科技要能力。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公安派出所履行消防监督检查的思考(二)
  • 下一篇:加强经济调整期企业消防监督和服务的思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