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消防管理 >> 执法监督 >> 浏览公安
  • 加强经济调整期企业消防监督和服务的思考

    时间:2012年11月29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一、经济调整期企业消防安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近期来,许多企业出现了资金链和产业链断绝的现象,面临了严重的生存危机,以南通市港闸区例,公安消防部门在工作掌握到:全区家纺、船舶、电子等支柱产业出现前所未有的信心不足和恐慌,尤其是出口贸易和产品附加值及粗放型中小企业,不少面临关门倒闭和破产,给企业消防安全带来了以下三个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企业员工流失造成消防设施无人管理。一些电子、家纺等人员密集型企业丙类厂房和仓库设有消防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水泵房和消防控制室专设了维护人员和值班人员,同时,一些还将车间、仓库等重点部位消火栓、灭火器检查、维护以及疏散指标标志、应急照明检查交给班组,使消防设施、器材做到有人保养、有人维护,但随着企业减员和员工待遇不断下降,员工大量被载或技工流失,不仅造成了生产设备的关停,而且造成了消防设施的停用和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等故障、损坏,不少企业在停产后,消防设施即处在瘫痪状态。

        二是企业为盘活资产擅自将工业建筑为商用带来新火灾隐患。一些企业在生产不景气、面临困境的情况下,为盘活厂房资产,擅自将临街的车厂、库房、综合楼等工业建筑改为商用,出现了出租开超市、开宾馆、开饭店现象,有的甚至出租后开设了网吧、游戏机房、洗浴等公共娱乐场所。由于工业用房改为商业用房无法申报消防审核、验收和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致使一部分设置在工业厂房的超市、宾馆、饭店以及公共娱乐场所违法违章经营。加之没有公安消防部门的把关,不少场所安全和疏散设施、装修材料、消防设施不符合现行消防规范要求,埋下了先天性火灾隐患。

        三是企业为谋出路转产造成生产用房不符合转产后消防规范。在原有产品已无出路的情况下,一些中小型企业在原有厂房设备上转产,因生产性质、工艺流程转变,使火灾危险性增加,如有的机械加工企业转产后生产电子和服装、鞋类,仍在丁戊类厂房内生产,缺少自动报警、喷淋和室内消火栓等消防设施,不符合现有消防规范的要求,产生了新的火灾隐患。

        四是企业化整为零形成多产权和多使用权给消防工作带来新的难题。近期一些企业经受不住经济大潮的冲击,被迫停产、停工,有的合多人合股的企业分资使企业化整为零,闲置的厂房转卖或转租,形成了企业内的车间、库房多产权或多使用权,产权人或承租人在生产、经营上各自为政,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变更原有生产、生活、办公格局,消防安全管理极为混乱,出现同一车间内不同生产不同火灾危险性产品,更为严重的极易形成在车间或仓库的建筑内设置员工宿舍的“三合一”重大火灾隐患。

        二、加强以经济调整期企业消防监督和服务的对策

        近期,我国把重塑经济振兴信心、拉动内需、激发企业活力和抗危机能力作为防止经济下滑和促进平稳较快增长的重点工作。为策兴当地经济的发展,公安消防部门要以文明规范执法为抓手,扎扎实实地做好企业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满腔热情地为企业提供消防服务。

        一是要倡导服务理念,从消防安全上保障企业渡过难关。公安消防部门官兵尤其是防火监督干部要加强学习,充分了解和掌握当前党和国家以及当地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为找准经济建设服务的着力点提供理论基础。要倡导服务的理念,把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作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基层消防大队要与当地发改委、经贸、安监、工商等部门协同配合,积极做好当地重大项目推进中的消防行审核、验收工作,力争使项目早日上马,同时,要以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加强企业的消防监督管理,积极消除火灾隐患,为对危险企业消防安全的违法违章行为,要做到“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切实维护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

        二是要强化跟踪监督管理,防止失控漏管。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企业的跟踪管理,一方面,要加强新建厂房等工业建筑的中间检查和跟踪指导,使新建建筑的消防设施一步到位,少走弯路,对因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暂缓实施或分期实施的建筑工程,要及时与业主、发改委和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和沟通,以便尽快通过变更设计,使建筑工程在符合现有消防规范的前提下早日竣工、验收投入使用,让企业早产效益。另一方面,要加强新验收的企业后续的服务工作,达到重点单位界定标准,尽早指导企业申报备案,纳入重点消防监督管理范围,同时,对企业建筑内部装修工程要及早介入,以更加快捷的运作方式,尽快办结审核和验收手续。

        三是加强企业产品转型、二次出租、装修中的消防监督管理。当前,企业在产品转型期、二次出租、装修中显现的火灾隐患呈增多趋势,由于企业业主不了解消防法规和规范,对火灾隐患的严重性和危险性认识不足,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形势严竣的情况下,忽视消防安全和消防投入,思想上产生松懈、麻痹。为此,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相应的服务和监督,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主动帮企业出主意、想办法,在确保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要重视产品转型后原有厂房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的改变情况,完善、增添消防设施,确保企业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要做好企业分租、分售后出现多产权、多使用权后统一的消防安全管理,帮助同一厂区内的各企业在消防设施维护、每日巡查、消防灭火疏散预案制订和演练以及员工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方面资源共享、共保平安。

        四是抓住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有利时机,做好部分工业园区的消防设施增补工作。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务院出台的拉动内需十项措施的重要内容,随着这一宏观政策的落实,各地道路、交通以及水、电等关系到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期,公安消防部门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提请政府责成建设、交通等部门对公共消防设施薄弱的区域进行查漏补缺,尤其是一些企业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拓宽消防车道、增设消防管网、加大供水管径,以提高园区的消防保障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夯实公安消防监督管理基层基础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 下一篇:如何进一步加强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二)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