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如何更好的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二)
当前,全省公安机关服务经济发展的工作正如火如荼。此项工作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具有长期战略意义的公安中心工作,时不我待。按照省厅、市局的总体安排部署,*县公安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工业强县、项目支撑、城市牵动、体制创新”的整体工作思路,主动把公安工作融入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滚滚洪流之中,切实实现工作重心的转变,不断推进工作的深入发展。
高点起步,实现服务“四升位”
服务经济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公安工作的主线,一般化的思路、一般化的部署、一般化的措施是不行的,要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实现全新的突破和跨越。
第一,思想认识升位。李文喜厅长指出,服务经济发展是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现实需要,是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公安机关自身科学发展的根本出路。省厅领导的高屋建瓴和远见卓识,为今后的公安工作指明了方向。县局党委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并迅速达成共识,决定要像抓“三基”和“三项建设”那样,将其作为当前乃至今后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作为全局的天字号工程来抓。号召全体公安民警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指示精神、用心掌握,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上来。
第二,服务举措升位。为把服务经济各项工作真正作细作实,2010年4月初出台了《*县公安局服务经济建设十六条措施》,这是全县公安民警服务经济发展工作遵循的总纲。全体公安民警要紧紧围绕这个总纲开展工作,要由全面负责转为细节服务,由常规落实向创新拓展发展。只要是公安内部的事能办的必须解决,涉及其他部门的尽力协调解决,让企业真正享受到“零距离”、“保姆式”、“门卫式”的高效优质服务。
第三,舆论宣传升位。为全面做好宣传工作,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的舆论氛围;全县公安机关要在为期两个月的宣传战役期间,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的创新举措、有效做法和感人事例,展示公安机关主动服务经济发展的工作力度和丰硕成果,形成“人人为经济发展着想,个个为经济发展出力”的浓厚氛围。
第四,工作业绩升位。多年来,*县公安机关一直致力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关心企业、爱护企业、支持企业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低层次的服务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社会各界的高标准需求,要与时俱进。始终坚持人民满意、企业满意为标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实现公安服务工作的总体水平与经济建设的同步发展。
高位运行,唱响服务“四部曲”
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新的任务和形式面前,全县公安机关要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争当排头兵,充分发挥公安职能,不断深化和拓展服务领域。
望——着眼全局,科学谋划。新形势下,全县公安机关必须自觉把公安工作放在服务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的全局中来谋划,来思考。切实把公安工作放在服务经济的大局中去定位、去研究,努力做到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指向哪里,工作重心和主攻方向就确定到哪里;地方经济建设推进到哪里,公正执法和优质服务就跟进到哪里;老百姓的新要求、新期盼在那里,工作主旨和重点就选择在哪里。
闻——他山之石,借鉴发展。全县公安机关要高度重视借鉴先进地区和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研究制定具有本地特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举措,准确把握服务经济工作的发展方向,加强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明确服务目标、拓展服务职能、践行服务承诺、提升服务水平,将公安工作更高层次地体现在促进和谐、惠及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以推动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进步。
问——深入基层,问计于企。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全县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服务是第一警务”的理念,深入辖区内的企业单位进行走访调查,详细了解企业运营机制,经营方式、生产状况和法人情况,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与企业共同探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并征求企业对公安机关的意见和建议。整个过程要求警力充分下沉,摸清底数,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措施。具体工作中,要严格执行警企联动制度,明确警务联络员,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打造良好治安环境,为县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切——抓住关键,力求实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工作,以县公安局确定的11家企业为重点,围绕企业“所想、所盼、所急、所难”,真正明确为谁服务、服务对象需要什么服务、如何开展服务、服务达到什么质量和效果等,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既要雪中送炭,又要锦上添花。对于一些政策性问题,诸如公安机关的行政审批业务、户籍和护照办理等,要在缩短时间和缩短手续上,出台服务性较强的措施,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对于企业关注的治安环境、稳定等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要高度重视,抓住主要矛盾,施重拳,下猛药,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彻底地解决,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高歌猛进,开创服务新局面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本职工作室最基本的服务,要充分发挥全体民警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挖掘各警种、各岗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潜能,使服务工作做足做透,实现群众、企业、政府“三满意”的目标。
一是更加注重政治稳定工作,提升维稳工作水平。要打好对敌斗争进攻战,切实提高对敌斗争主导权。要建立灵敏高效的情报信息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预知预警,切实增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要建立健全突发(案)事件应急指挥处置机制,提高现场决策指挥水平。建立处理信访问题长效机制,立足事前预防、化解矛盾、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确保不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
二是更加注重打击犯罪工作,提升整体破案水平。要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本着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哪里的治安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哪里的原则,始终把打击锋芒对准严重暴力犯罪、黑恶性质的有组织犯罪和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做到命案必破、黑恶必除、两抢必打、逃犯必抓。要加大对涉众型经济犯罪和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
三是更加注重安全监督工作,提升社会治安管理水平。治安、交通、消防等公安行政管理工作。治安、交通、消防等公安行政管理工作,要从服务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出发,扎实有效地落实各项管理和防范措施。加强对危爆物品的安全监管,消除隐患。严厉打击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净化社会环境。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的排查整治工作。加强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完善三级消防管理机制。加强内保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突出治安问题的专项治理。通过扎实工作,使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预防。
四是更加注重巡防体系建设,提升治安防控工作水平。继续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形成以巡特警为骨干、多警种合成作战和快速反应优势。建立以城市为中心,积极构建城区治安,农村治安、企业单位防控体系和全覆盖视频监控体系,实现治安巡逻防控体系,实现治安巡逻防控网络化、改革警务工作模式,实行错时、延时工作制和轮流夜间上岗巡逻制度,有效提升社会动态管控能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
五是更加注重公安队伍建设,提升队伍整体水平。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公安队伍是推动公安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要突出“三项建设”这个重点,全力打造学习型、廉洁型、高效型、服务型的公安队伍。要严格执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完善教育训练制度和基础体系,创新教育训练形式。要坚持为人为本的理念,认真落实县局制定的20条从优待警措施,加强岗位练兵活动,从整体上提高民警的整体素质,提升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