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分局探索社区警务建设交流
*市*区是一个红色革命老区,相对经济落后、信息闭塞,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小型城市。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辖*个镇、*个街道办事处、**个社区、**个行政村,现有常住人口*万余人、暂住人口**万余人,人口总量达**余万人,是全市经济、文化、金融的中心和交通枢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口比例的大幅增长,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社会矛盾日渐凸显。
警力不足的矛盾一度成为困扰我局驾驭严峻社会治安形势的重大难题。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短期内快速增加警力难度很大,而社会治安局势的严峻形势是摆在该分局党委面前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年*月,针对长期以来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社区民警量少质弱,单打独斗,社区工作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社区管理一盘散沙的现实情况,分局党委提出以解决社区“人”的质和量为切入点,就如何整合内部资源、充分借助民力,如何建章立制形成合力强力推进社区警务建设,强化防控工作进行分析、调研和借鉴,提出实施“*+*”社区警务模式的工作构想,夯实社区警务建设,从源头上打基础,抓管理,提升社区防控能力。
一、警务前移、借力于民、强力推进
按照“探索尝试、以点带面、总结提炼、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分局以两个派出所四个条件相对较好的社区为试点,探索推进“*+*”社区警务模式,并取得初步成效。分局党委主动向区委区政府汇报 “*+*”社区警务模式试点工作情况,并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认可、关心和支持。****年*月,区委、区政府以两办名义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行“*+*”模式,进一步改革和加强社区、农村警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推行“*+*”警务工作提出了要求、作出了部署。并对我局在选录民警,招聘辅警方面给予了政策倾斜和经费保障,为强力推进“*+*”警务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基础保障、人力保障和财力保障。
(一)“*+*”基本构架:“*”是指一个核心,即:以*名社区民警为核心;“*”是指若干社会力量,即:辅警、巡防、综治人员、治保人员、治安积极分子、企事业保安队伍等。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以社区为“圆心”,各种社会资源协同运行的“同心圆”式社区警务模式,形成专群结合、警民联防、共建互动的良好局面。
(二)“*+*”运作模式:实际工作中,以“矛盾纠纷联调、实有人口联管、安全防控联勤、治安问题联治、邪教活动联防、社会管理联抓、便民实事联办”的“社区七联”为工作目标,通过四种性能的运作方式得以实现:
*、综合性运作。一是实行分类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我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考量社区群众安全感的高低、治安状况的好坏、自然条件的优劣,将社区分为“良性社区、中性社区和一般社区”三类社区进行分类管理。以派出所为单位,整合所有“*”的力量,按照不同等级的社区科学合理分布“*”种力量的数量,在“*”的带领下开展社区警务工作。同时,由局领导分别挂包“一般社区”,并在保障方面予以倾斜,使“一般社区”在最短时间内有所突破和进位。二是分类考核。对三类社区设置与之相对应工作任务和目标,分门别类建立对“*”和“*”的积分制考核办法,提高综合力量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效率;制定局领导挂包“一般社区”的捆绑奖惩办法,提高挂包领导的督促指导力度。三是建立社区与社区之间警务联勤等工作机制;大力开展“红袖章保平安”活动;每月定期召开警务联勤会议,以汇报工作、总结工作、安排工作等综合性运作方式收集社区各类情况,及时反馈报告,调整防控思路等。
*、单项性运作。社区民警担任“社区安全顾问”,建立安全档案,当好安全卫士;组织治保人员参与社区“小战役”专项行动;协调计生协管员开展对租赁房屋和流动人口登记管理、落实“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管人”工作措施等等。
*、组织性运作。组织 “*”种力量协同动作,强化人口管理和信息采集等工作,夯实人口管理工作基础;会同综治人员、司法人员、基层调解建立“警民联调”工作机制,形成“大调解”工作格局。
*、拓展性运作。根据刑侦警力严重缺乏,警力不足与接警量大的矛盾特点,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推行“*+*+*”刑侦探组模式,即*名工作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民警带一名年轻民警或工作能力一般的民警和若干辅警为一个探组开展工作。既解决了执法主体的合法性,又缓解了警力相对不足的现状,有效促进了社区“*”种力量和刑侦探组“*”种力量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对提高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各司其职、相互协作、运作有序
在“*+*”社区警务建设的具体工作中,我局在探索、借鉴和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推陈出新,从建立“六个联动机制”入手,扎实推进。
(一)建立健全“*+*”社情民意联动机制。各警务室以“*+*”警务工作例会为纽带,充分发挥“*”种资源信息来源广的特点,互通情报信息,使辖区敏感性、突发性不稳定信息及时得到获取掌握,将维稳信息收集落实到最底层。
(二)建立健全“*+*”排查调处矛盾联动机制。城乡社区民警以警务室为平台,以“警民联调”为抓手,发现、掌握、受理矛盾纠纷,并组织和参与调解工作。
(三)建立健全“*+*”实有人口管理联动机制。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区直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各派出所和警务室利用警务服务平台,与区劳动、工商、房管、计生等部门联勤联动,各职能部门在工作部署、信息共享、沟通协调等方面加强统筹配合,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七类”人员的管控能力。
(四)建立健全“*+*”治安管理防范联动机制。各警务室民警以警务室为平台,“*”种力量联动为抓手,大力开展法制宣传、防范宣传和重点人口帮教工作,与社区调解人员联动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与司法人员联动开展法律咨询,与社区计生协管员联动开展流动人口、租赁房屋的登记管理,形成专群结合、警民联防、共创平安的互动格局。
(五)建立健全“*+*”服务群众联动机制。社区民警与计生、工商、*等政府部门开展“联合服务”和“联动服务”,向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老、弱、病、残、孕等特殊对象提供优先服务和上门服务,形成“警爱民、民拥警”的良好局面。
(六)建立健全“四抓一送”民心警务机制。大力实施“抓案件查办、抓纠纷调解、抓隐患整改、抓停访息诉、送温暖于民”民心警务机制。
*、抓案件查办:教育社区民警树立“零容忍”和“破小案安民心”理念,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多发性、常见性一般性案件列为社区警务考评范畴,社区民警加强对案件信息的收集分析,竭力查办各类案件,为社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
*、抓纠纷调解: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充分发挥社区警务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定期排查矛盾纠纷,积极参与警民联调,积极主动、随时随地调处民间琐事引起的矛盾纠纷,化解民间小摩擦、小恩怨,把各种社会矛盾控制在萌芽状态,消化在初始阶段,确保社区和谐稳定。
*、抓隐患整改:要求社区民警切实当好社区居民的“安全卫士”,切实加强对社区治安防范薄弱点,盗窃作案易发点,民爆管理、消防安全隐患点的摸排整改,重点在楼群院落的防盗、防火和民爆物品管理安全防范等工作上狠下功夫,及时发现、查堵和整改各种小隐患,不断提高社区防控能力。
*、抓停访息诉:派出所将接访工作重心下移,建立警务室接待群众制度,采取在社区开门接访、主动约访、带案回访等方式,对群众反映的涉法涉诉等方面的信访问题,及时通报、协调派出所、居委会、办事处等部门予以解决,控制新增信访总量,减少社会矛盾。
*、抓送温暖于民:一是社区民警既立足本职干好社区警务工作,又力所能及地为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孤寡老人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做弱势群体的贴心人,做情系百姓的知心人。二是定期召开社区警民恳谈会,变与群众“背对背”为“面对面”,解民情、顺民意,从社区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进一步融洽警民关系。
三、加大投入、扎实开展、效果明显
为切实壮大“*”的力量,我局在区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聘辅警、巡防,整合社会资源,加大经费投入、健全工作机制等方式,社区警务不在是“空壳”和“摆设”,而是“有血有肉”,发挥实战效能的最小作战“单元体”,“*+*”社区警务工作在我局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人的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质和量有所提高。目前, 该区**个社区配备了**个社区民警,达到了一区一警以上的标准,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人,大专以上*人,;社区民警的平均年龄从之前的**岁降为**岁。社区民警的整体文化水平、业务能力和身体素质有所提高;招聘社区辅警***人,平均每个社区*.*名辅警。社区辅警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共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人,平均每个社区达**人。“*”种力量有效整合,对“*+*”社区警务建设起到了关键和积极的作用,各项社区警务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群众安全感得以进一步提高。
(二)硬件设施有很大改善。**个社区建立了**个警务室,明确了社区民警装备配备标准,即:社区民警*人一台笔记本电脑、*台对讲机、一支录音笔、一辆电动自行车。
(三)二三级巡逻防范网更加密集。在主街道一级巡防区域外,次干道、背街背巷、楼群院落的巡逻防控人员更加密集、覆盖面更加宽阔、工作更加精细,大大提高了“*”种力量的运用效率。
(四)扁平化指挥得到延伸。通过*+*社区警务模式对社会资源的整合,点、线、面警力覆盖区域大幅提高,对于快速出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派出所监控室就是一个“小指挥中心”的目的。值班民警通过通讯GD平台呼叫,社区民警即可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相应力量快速出警,不仅缩短了社区接处警时间,而且可以快速遏制事态发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群众的满意率。
(五)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年至今,社区警民联调各类纠纷****起,同比****年***起上升***.*%,收集上报各类信息***条,同比去年***条上升***%。
(六)社会治安局势得到有效控制。在深入推进“*+*”社区警务模式的****年,该局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刑事案件破案数同比上升*.**%; “两抢一盗”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破案数同比上升**.*%。总体来看,案件总量有所控制,破案比例有所增长,特别是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两抢一盗”案件发案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有所提高。据贵州省统计部门调查显示:****年,该区群众安全感比上年度上升了*.**个百分点;群众满意度比上年度上升了*.**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呈上升趋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