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深化作风年活动典型材料(十一)
*县*局以开展“深化作风*年”活动为契机,通过清理各审批事项,授权*服务厅窗口,依托综合征管软件和完善征管辅助系统,实现信息充分共享,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纳*人办理涉*事项的增速提效。有效地改变了*部门在部分涉*事项的审批过程中,信息共享程度不高,存在着环节多、程序繁、时间长等诸多问题,实现“三个转变”,即:从被动型服务向主动型服务转变,从粗放型服务向深层次服务转变,从普遍性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不断推出和更新纳*服务种类,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一、主要做法
*.统一思想认识。通过培训、座谈会、多范围多层次的讨论等方式,让广大干部接受“授权提效、送推服务”的理念,从而促进各相关人员特别是*收管理员的工作习惯、工作思路的转变。既提高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更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为授权提效的全面顺利推广提供了重要保障。
*.成立领导机构。该局专门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授权提效”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工作方案,进行涉*审批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全面推进以“授权提效”战略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办*服务的效率。
*.优化业务流程。*收管理人员定期将相关预先审核意见通过综合*收征管软件录入“一户式”信息系统,当纳*人到办*服务厅办理相关涉*审批业务时,办*服务厅的窗口人员可根据管理部门预先贮存在综合征管系统中的核准信息,当场作出审批决定。之后,办*服务厅窗口人员将相关审批结论信息发送到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告知性确认,系统事后再次进行监控校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健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工作职责调整及责任分配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政策法规、纳*服务、监察纪检等监督部门做好监督指导,对授权审批情况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违规违法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保证授权审批工作既符合法规政策规定,又能顺利进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纳*人的目的。
二、主要成效
*.强化了服务理念。“授权提效、送推服务”改革将原先分散在各单位的涉*事项审批权通过合理授权下放到与纳*人联系最为密切的办*服务厅,授权而不授责,管理人员下放了权力,*收管理的责任却更加明确,为纳*人服务的效率也明显提高,极大地促进了*人员从传统的监督执法型向管理服务型观念的转变。
*.简化了审批流程。实施授权提效改革后,原先集中在县局、各科室的大部分*收事项的审批权,经授权全面集中下放至办*服务厅窗口,实现快捷办理。解决了以往“手工操作”模式下业务流程设计所带来包括流程复杂、效率低下、审批时间长,纳*人资料重复报送、重复审核的问题。现在纳*人办理相关涉*事项,不仅减少了申报资料,审批时间也从原来平均*个工作日,变成了“即报即办”。原来一些审批项目都需要经过“管理人员核实——管理科负责人审核——政策法规科经办人审核——政策法规科负责人审核——局领导审批”等众多流程,而现在纳*人只要一次性提供内容真实的完整资料,就可以直接在办*服务大厅办妥相关涉*业务。对增值*一般纳*人认定等*个涉*审批事项和逾期申报的简易处罚,在合理、合法、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由办*服务厅当场办结。审批环节由原来*—*个减少至*-*个。
*.明确了工作职责。通过涉*审批信息管理系统纳*人基础信息采集及核查任务的自动触发和分配机制,进一步明确了管理人员的的工作职责,使各项操作更加规范,解决了以往审批事项涉及人员多、责任不明晰的问题,实现了“信息管*”,促进了*源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专业化。
*.提升了服务效能。截至日前,已办理各类授权审批事项近***起。涉*审批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实施后,*机关**%的涉*审批业务实现了当场即办,**%的涉*业务实现了流程最大程度简化,平均办理时限从原来的**个工作日左右缩短到*~*个工作日,大大缩减纳*人办理涉*审批事项的时间,有效地提升了服务效能。
*.防范了执法风险。实施涉*事项审批权下放,审批人员与从事纳*人基础信息调查的人员有效分离,压缩了*收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权力寻租的空间,涉*事项审批不廉洁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县局纪检监察、政策法规等部门负责检查监督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格责任追究,防范*干部的执法风险。实施涉*事项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县局纪检监察和纳*服务部门尚未收到一起因*管理人员对纳*人“吃、拿、卡、要”等不廉洁行为引发的举报和服务投诉事件,实现了纳*服务工作的“零投诉”,有效地防范了*收执法风险。
*.改善了*形象。“授权提效”改革的实施,有效提升了*机关纳*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上级机关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去年,县局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被省局评为
“全省*系统四项工程先进单位”,今年二季度,县局因积极改进服务工作,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纳*服务,效能*成绩突出,被评为县“两优化、两推进”效能排行榜绿榜单位。纳*人对*机关的服务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极大地改善了*部门的形象。
三、主要启示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制度保障体系是开展“授权提效、送推服务”活动的保证。县局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保障推行过程中的领导和协调。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收管理员工作职责的若干意见》和《*源管理及基础信息采集工作规范(试行)》,切实减轻*收管理员的额外负担,明确*收管理员送推服务的方式、内容以及加强*源管理的具体要求。对一期工程包括一般纳*人认定在内的*项流转审批或非即办项目的业务规程进行了梳理,制订了新的审批规程,明确了审核要点和岗位职责,通过授权的方式实现了当场即办。
*.广泛开展思想动员,推进理念创新是开展“授权提效、送推服务”活动的基础。县局在全面启动“授权提效、送推服务”项目前,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层层召开专题会议、召集多个层面的座谈会、组织广泛讨论,引导广大干部转变理念,进一步统一思想。专门召开了动员大会,使广大干部认识到“授权提效、送推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为顺利实施“授权提效、送推服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全面加强业务培训,深入进行调研是开展“授权提效、送推服务”活动的关键。在正式上线前,县局组织了业务和操作培训,并进行现场指导,提高了干部的操作水平。县局开展专题调研,了解工作的开展情况,掌握工作进度,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发布工作通报,不断总结经验,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工作氛围是开展“授权提效、送推服务”活动的助推器。县局多次向市局和县政府专题汇报“授权提效、送推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通过网站、通告、座谈会等形式向广大纳*人和社会各界开展广泛宣传报道。“授权提效、送推服务”工作相继在*电视台、《*信息》和《上周要情》进行了报道,得到了县领导、有关部门和纳*人的普遍认可。为进一步推进“授权提效、送推服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