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公安派出所执法为民工作的思考(二)
基层公安派出所的工作事关公安工作基础,事关公安工作全局。做好基层公安派出所工作对于夯实政法工作基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要明确好基层公安派出所的职责定位,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积极组织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切实提高辖区治安防控能力,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积极参与道路交通管理和消防管理工作,认真抓好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公安派出所自身建设。加强学习,从严治警,转变作风,廉洁自律,强化保障,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和实战技能,坚决防止发生在执法中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认真遵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使公安民警成为廉洁奉公的带头人。
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不仅是确保公安机关严格、公正、文明、理性执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和执法公信力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提高公安基层派出所消防监督执法质量,健全完善消防监督执法制度,全面提升公安基层派出所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能力和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成为当前公安基层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建立健全信访预防工作长效机制 在日常工作中,派出所要高度重视公安信访工作,以深入开展争创“无公安信访问题”所队室专项活动和信访源头治理活动为契机,制定措施,明确目标,划分区域,责任到人,奖优罚劣,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信访工作,抑制各类信访台帐,建立健全了信访预防工作长效机制,将矛盾纠纷化解和信访工作纳入民警月考核,规定及时化解*起矛盾纠纷的加*分,因执法不规范引起群众上访或信访的扣*分,一年内累计*次因执法不规范引起群众上访或信访的取消当年评优资格,并将考核结果与民警的经济利益挂钩,切实提高民警对矛盾纠纷化解和信访工作的认识,从所长到民警人人都有“责任田”,个个肩上有担子。为了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该所明确了责任区民警为本辖区信访、上访信息收集第一责任人,使全所民警牢固树立“抓信访就是抓稳定,抓信访就是抓执法规范化建设,抓信访就是抓和谐警民关系”的大局意识,把民警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机关关于做好信访工作的部署要求和指示精神上来,使民警带着责任和深厚的感情,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积极投身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维护辖区社会稳定的工作之中。 二、警务前移,源头化解,变上访为下访 为了切实将信访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派出所充分发挥警务室的职能作用,做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责任区民警将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放在首位,将“戏台”搭在警务室内,充分发挥与群众接触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认真搜集辖区内的不安定因素和信访、上访有关信息,第一时间收集到民情和信访信息,通过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措施,将各类纠纷、矛盾调解在地头、调解在村口,有效化解了矛盾,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所,真正实现信访工作“发现的早、控制得了、处置的好”的目标。 三、抓住重点,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做好重点人员的管控工作 针对辖区特点,派出所应多措并举,对涉访重点人员进行摸底,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在细致摸排的基础上,定期与涉军上访重点人员进行谈话,摸清其思想动向,层层落实监控措施,确保了辖区的社会政治稳定。有情况应积极上报,为上级机关及时稳妥处置赢得了先机,同时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工作。 四、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有效预防信访问题的发生 公安基层派出所,只有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事为民所办”,才能从源头上预防信访问题的发生。派出所应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真正把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公平正义等理念根植到每一名民警的头脑中,落实到每一名民警的实际行动中,贯穿到每一项执法工作和每一个执法环节中,从源头上解决了执法不规范的问题。健全完善了各项执法制度,从日常各个执法环节入手,从容易发生问题的执法活动抓起,健全完善相应的工作规范和流程,确保每一个民警,每一个执法行为都能按照规范化的流程进行,并充分发挥单位法制员的执法监督作用,严格执行案件审核制度,层层审核,层层把关,避免执法过错,实现对执法办案的“事前监督”、“网上监督”和“全程监督”,严防不作为、乱作为。坚持以公开促公正,扩大警务公开的范围,对办理的案件进行回访,提高执法工作透明度。 公安机关是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基层单位,是市、县公安机关直接领导的派出机构,是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群众、保一方平安的综合性战斗实体,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最广泛的地方。将抓好公安执法为民与深化“三基”工作、推动队伍建设、提高群众安全感有机结合,才能全面落实公安部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要求,进一步打牢执法为民思想,不断提高公安基层派出所执法能力和执法公信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