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安全天地 >> 浏览公安
  • 浅谈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与“平安建设”工作

    时间:2013年06月26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在平安建设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所谓平安建设,指的是通过采取法律、经济、行政手段使一定区域内社会治安状况得到好转或控制,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工作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道路里程的不断延伸、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急剧增长,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人、车、路三大要素发生了巨大变化。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经成为安全生产领域非正常死亡人数之首。据统计,****年全国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而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达*****人,占到近**%。因此,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仅事关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各级党委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一项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更是衡量一个区域社会、经济、民生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二、当前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年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由公安机关负责统一实施管理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代表公安机关实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交警队伍,肩负着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维护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治安稳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担。以湖南常德市为例,****年以来,常德市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通过全体交通民警艰苦努力,取得了较好成绩。常德交警部门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社会化为龙头,强化交通事故预防措施,大力推行和构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社会化、客运车辆管理户籍化、重点路段管理专业化、城市城镇交通管理科技化、交通安全管理信息查控网络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五化”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使得辖区交通事故无论是总起数还是经济损失,尤其是重大交通事故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特别是随着道路交通网络和运输事业的发展,机动车、驾驶人数量的急剧增长,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空前压力。加上,随着形势的发展,各种管理体制也暴露出不足,同时公安道路交通管理一些深层次矛盾也不断凸现,管理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渐显现,交通安全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外部环境带来的矛盾。一是人员流动与交通运输网络的快速增长,城乡出行成倍增加,人民群众出行难问题和道路交通安全的矛盾日趋尖锐、复杂。二是道路交通参与者的群体数量和参与面不断扩大,文明交通程度不高,管理难度大,事故隐患突出。三是道路安全设施差,特别是县乡公路、农村或山区公路路窄、弯多、坡陡,标志标线不全,公路隐患依旧还十分突出。四是机动车驾驶人安全意识、遵章守法意识不强,在道路上只顾经济利益,忽视交通安全,比如低速汽车、拖拉机违法载客,无证驾车、客运超员等严重违法现象仍然还比较突出。

        *、内部管理带来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道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延伸,机动车驾驶人和各种车辆,尤其是摩托车增长速度较快,基层交警部门现有管理体系与群众要求、警力与实际工作需要的矛盾日益突出,造成基层交警部门安全管控能力有限。

        三、抓交通事故预防促“平安建设”的几点思考

        *、要转变思想观念。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加强交通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作为执政为民的一项重要任务,完善以“政府总揽、综治协调、部门分管、基层包保、群众参与”为主要工作机制的社会化管理体系,认真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领导机制,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建立完善交通安全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特别是要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责任制,把交通安全的防线扎设在最前沿。二是要按职能职责认真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签订安全责任状,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和考核制度,全面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将交通事故控制指标分解到乡镇,明确职责,统一考核,做到宣传在社区、乡镇,防范在社区、乡镇,排查在社区、乡镇,管理在社区、乡镇,调处社区、乡镇。

        *、工作要尽心尽力。公安交警部门作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主责部门和主力军,在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工作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一是加强研判,解决难点。交警部门在切实履行好自己管理职责的同时,要加强预防事故对策的研究,积极主动地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及时反映交通管理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对本辖区道路的管理和队伍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建议,从根本上改变交警单打独斗管交通安全的被动局面。二是要整合警力,调整勤务。交警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着力在源头管理、宣传教育、危险路段整改等若干个“事故下降控制点”上狠下功夫,确保取得新成效,不断适应公路建设快速发展,车辆剧增,人员流动频繁的趋势,建立健全规范的勤务机制、科学的路面管控机制和高效快速反应机制,整合警力资源,解决交警单打独斗的情况,提高路面见警率,完善公路交通安全防控网络,探索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新思路、新模式。譬如,常德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每年都不断根据辖区道路交通的特点、天气和道路车流量变化,及时调整警力部署,加大对事故多发路段、时段的巡逻管控力度,最大限度地发现和消除交通违法行为,重点加大对“三超一疲劳”、酒后驾驶、无牌无证等严重交通违法的整治力度,及时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该大队连续**年未发生一起一行死亡*人以上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三是强化违法管控,减少隐患。基层交警部门要把交通秩序整治工作部署和措施层层分解到部门,落实到每一位领导和民警,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担、人人肩上有指标的良好格局,经常性的开展违法整治行动。重点整治无牌无证、超员、超速、超载、机动车不按规定检验、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重点管控客运车辆、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五小车辆”、城市渣土车等群体,减少安全隐患。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交通安全宣传是提高人民群众遵章守纪自觉性、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治本之策。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加大交通安全宣传经费的投入,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政府要下力。要把公民文明交通教育纳入道德建设范畴,努力形成政府主导、新闻媒体为依托、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整体工作合力。政府各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经常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通过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的提高,实现交通安全群防群治的新局面。二是把“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活动扎实开展。自****年起至****年,全国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这是三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一项涉及交通安全、人文科学、伦理道德等诸多领域、诸多要素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来说,“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是一个极好的机遇,我们要扎扎实实用好这一平台,努力提高交通参与者文明交通意识。

        *、要积极探索新途径。道路交通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影响经济民生,乃至国家形象与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做好这项工作任重道远,要想改变当前被动局面,争取主动,解放思想、不断在实践中创新是一条正确的道路。笔者认为,基层交警部门在工作创新中应该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为依据,加快构建全社会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体系;以强化公众教育为基础,提高公民素质为目标。不断在实践中构建交通参与者为主的源头预防机制,以车为主的动态预防机制,以路为主体的静态预防机制,积极依托科技手段的推广和运用,加强部门、单位的协作和配合,通过不断完善经常性严打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遏止交通违法率,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的目标。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关于市疏堵保畅机制建设的调查分析
  • 下一篇:从维稳角度研究交通事故纠纷的处理(二)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