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慵懒散,无愧人生
夏日午后,一杯咖啡,一本书,悠闲的躺在沙发上,看着时光慢慢的流走。人总喜欢贪图享受,这也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在我们心灵深处,总潜藏着一些怕吃苦、怕麻烦的消极的思想,表现在我们的工作中,就是庸懒散现象。喜欢慵懒舒适的生活对普通人而言,本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作为千家万户幸福与安宁的守护神,作为和平时期直面善与恶,生与死的战士,我们可以慵懒的享受生活吗?
“上上网、喝喝茶、炒炒股”,“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这些网上流行的顺口溜,不正是当前我们极少数民警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吗?从细处看,庸懒散似乎都存在于一些小事当中,无关紧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些小事一旦变成了习惯,就是大事。有这样一句谚语:使你疲惫的不是脚下的高山,而是你鞋中的一粒细沙。庸懒散就是这粒细沙,正在阻碍着我们公安队伍的发展。
“庸”,就是思想平庸、能力平庸、工作平庸。平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按部就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工作不愿尽责,不思进取,遇到问题绕道走,碰到矛盾就上交,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打不开工作局面。“庸”腐蚀了我们的思想。
“懒”,就是懒于学习、懒于做事、懒于创新。平时不想干事,得过且过,不作为,慢作为。工作只讲待遇,不讲奉献,缺乏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效率低下。 “懒”拖垮了我们的意志。
“散”,就是纪律松散、作风涣散、形象懒散。平时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我行我素、为所欲为;作风粗暴,态度冷硬,滥用职权,吃拿卡要;组织纪律观念差,制度形同虚设,自由散漫,松松垮垮。“散”阻碍着我们前行。
当“慵懒散”腐蚀我们的思想、拖垮我们的意志、阻碍我们前行时,我们还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警察吗?作为新时期的人民警察,我们一路过关斩将,奋勇拼搏,才考上公务员,成为一名人民群众尊重和爱戴的人民警察。难道我们拼搏的目的,就是庸庸碌碌的过一生吗?“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人民警察就是人民的公仆,我们在这个岗位上更多的是牺牲和责任,如果贪图享受,庸庸碌碌,如何对得起领导的关心和信任,对得起人民群众热切的期盼。当看着刘金国部长头顶警徽、心系人民、满腔热血、不怕牺牲,深入一线指挥灭火时;当看着英德巡警林奕兴身中八刀,还死死抱住歹徒时;当看着无数的同事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热血谱写青春,用生命谱写忠诚时。我们还能无动于衷,懒懒散散,无所作为吗?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拒绝庸懒散,虽不像平天下这样伟大,但道理确是一样的。作为一名小警察,我们不敢站在高处高谈阔论,但是我们可以先正其心。正心就是我们对待警察这份职业要有事业心、责任心和平常心。事业心就是把从警作为我们的事业而不是工作,工作只是养家糊口的手段,事业才是我们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有了事业心,我们才会不甘平庸、懒惰、松散,才会产生进取心和自信心,才会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才会有干事的激情、拼搏的豪情、敬业的痴情。责任心就是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对工作有激情,对群众有热情。有了责任心,我们做事才能尽善尽美、精益求精,在工作岗位上才能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平常心就是在平常的工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我们有少数民警一旦走上领导岗位,就飘飘然,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开始不思进取、不愿做事、为所欲为。而可怕的公务员“45岁现象”也开始在警队中蔓延,民警到了45岁还没被提拔,就认为这辈子算完了,开始庸懒散。这些都是因为缺乏一颗平常心。
人的一生很短暂,从警之路更短,细细算来,也就35年的时光。如果这35年中,我们每年工作250天,每天工作8小时,总共就是7万小时。7万小时除以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那么我们在工作岗位上的时间也就八年。如果这八年中,我们两年庸,两年懒,两年散,剩下两年时,我们已悔之晚矣。在这如此短暂而宝贵的八年时光中,让我们告别慵懒散,转变作风,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用青春和热血谱写辉煌,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我们头顶上的这枚警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