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提升消防部队攻坚克难能力的几点分析

    时间:2013年07月08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高层、地下、化工、船舶等特殊复杂火灾和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危害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如重大群死群伤火灾、化学危险品泄漏、交通事故、空难、强台风、泥流石、洪涝、台风、地震、海啸、建筑倒塌等,严重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社会稳定。消防部队作为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一支专业力量,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置这些场所发生的重大灾害事故,提高部队攻坚克难能力,已经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当前我国特殊复杂火灾形势和重大突发事件特点

        (一)特殊复杂火灾形势。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分析。特殊复杂火灾时有发生,死伤人数居高不下,直接财产损失逐年上升。****年,全国共发生各类公众聚集场所火灾****起,造成*** 人死亡,***人受伤,分别占全年各火灾总数的*.*%、**.*%和**.*%。尽管近几年各级人民政府加大了消防安全的治理力度,但火灾仍然比较突出。

        *、重点场所火灾趋势分析。高层、地下建筑及各类物资储存场所火灾日趋增多,造成的财产损失越来越严重。****年,全国高层建筑共发生火灾*****起,死亡***人,受伤***人,直接财产损失*****万元,分别占火灾总数的*.*%、**%、**.*%和**.*%。地下建筑共发生火灾****起,死亡***人,受伤***人,直接财产损失****.*万元。

        *、复杂火灾发生区域分析。重大火灾事故主要发生在城市建成区,主要原因体现在:(*)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致灾因素多;(*)城市建筑以楼房为主,人员疏散比单层房屋困难;(*)城市人口密集,尤其以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公众聚集场所为主要表现;(*)城市建筑发生火灾产生的烟气中,有毒成分含量高,容易造成人员中毒窒息死亡等。农村火灾较城市火灾相比,造成群死群伤可能性较小,一般表现为建筑物火灾烧毁程度高,受灾户数多,但人员伤亡少,直接财产损失低。

        (二)重大突发事件特点。

        *、突发性。突发公共事件有一个量变过程,但事件爆发的时间、规模、态势和影响深度,常常出乎人们的意料。一旦爆发,其破坏性的能量就会迅速释放,并呈快速蔓延之势,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如****年*月*日,山西襄汾新塔矿业公司尾矿库发生溃坝事故,造成***人死亡、*人失踪。

        *、公共性。突发公共事件直接涉及范围不一定是普遍的公众领域,但却会因此迅速传播引起公众的关注,并造成公共损失、公众心理恐慌和社会秩序混乱。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发展具有不同的情景,在表现形式上各有特色,事件的独特性导致无章可循。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有近百种之多,同样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变化的趋势各不相同。如今年年初的猪流感疫情在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始不断向全世界蔓延,造成的影响和恐慌是全世界性的。

        *、偶然性。表现在原因、变化方向、影响因素、后果等各方面都无规则,事件瞬息万变,难以准确预测和把握。不确定性和人类理性的有限性使得人们在事件面前无所适从,增强了恐慌感并扩大不安全感。如****年*月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交通运输、电力设施、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年*月**日,四川汶川发生*.*级强烈地震。十万余同胞遇难,三十余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恐怖性。当前,我国国内形势受到国际影响,敌对势力互相勾结,人民内部矛盾激化,严重的暴力犯罪日益突出。境内外社会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通过各种手段,图谋策划暴力恐怖活动,有组织、有预谋地采取放毒、爆炸、制造重大交通事故或劫持人质等手段,危害社会、危害公众。

        二、开展特殊复杂火灾和重大突发事件前瞻研究的过程、内容、方向

        (一)前瞻研究过程。

        *、选定研究对象。大方向为非典型性火灾或自然灾害事故,选择的研究对象既要有代表性,又要有独立性,简单的说,就是按照单一类别,选择最复杂、最不利、最容易发生阶段变化、最容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单体。如高层建筑火灾可研究在建类型;自然灾害事故以地震救援为例等。

        *、预定研究方式。一是想定研究。想定研究中一定要结合最不利因素,不能按照一般的程序来走。现阶段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大多只对水枪设置、分水阵地、供水线路等进行布置,难度止步于破拆、排烟、搜救、水源供给等,但在特殊复杂火灾的前瞻研究中,我们一定要提升层次,细化措施,考虑全面因素。以高层建筑火灾为例:火灾高发时间段,力量不能一次性调集充足怎么办?以地震救援为例:地震发生后出现大范围房屋倒塌和地面破坏怎么办?二是典型研究。特殊复杂火灾具有救援难度大、损失大、荷载大等特殊性,可以通过倒叙的方式分析典型火灾的非典型特点。火灾扑救没有完美的,一个典型案例,我们既要借鉴火灾扑救过程中的好的经验做法,又要分析它的失败之处,还要设身处地模拟处置过程,更要深入研究火灾处置过程中他所具备的非典型特点以及可能出现的其他情况。以化工火灾为例:热辐射大、无法靠近怎么办?轻质油挥发蒸汽、重质油发生沸溢怎么办等等?三是实地研究。即实地调研,要保证详细、准确、全面,同时检验预案。

        *、进行评估分析。既要研究、又要论证,可以借鉴重大危险源的评估方法、按照部局新预案模板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同时,通过对过程的追踪,实战实地训练和突发情况、预测变化等对处置程序的可行性进行评价。

        *、呈现研究结果。可以制定更为详细的各类初战处置程序,在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突发情况的处置办法,确保研究成果普及化。

        (二)复杂火灾的前瞻研究内容。

        *、技术研究。特殊火灾的扑救,绝不同于一般火灾,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一定要掌握特殊火灾及灭火救援行动的特点,听取专家组和单位技术人员的意见。

        *、战术研究。按照“熟悉特性特点,掌握扑救技术,强化装备运用,提高综合能力”的指导思想,把典型案例经常剖析,并结合实际科学制定灭火预案,反复进行演练,探讨研究新战法。

        *、预案研究。灭火预案的制定应该从研究同类型火灾的规律和特点为主。比如: 公共娱乐场所、易燃易爆场所可以从中选出一至两个典型的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预案并反复进行演练,检验战术的可行性,从中把握火灾的规律和特点,达到真正研究"战法"锻炼队伍的目的。

        *、调查研究。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才能打有把握之仗,才能有效地处置特殊火灾。主要内容有:一是潜在危险单位的名称、地址、规模、危险特征、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以及引起爆炸燃烧的因素等。二是易发生特殊性灾害事故的单位的消防设施和设备种类、数量和职责分工等情况,三是单位周围的地理环境、内部布局、人口密度、消防水源等情况。四是熟悉具有救援能力的单位及通信联络方式、集结方法、地点等。五是危险目标区域水文、气象资料等。六是历年来发生灾害事故的时间、性质、原因、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抢救措施和事故处理等情况。

        (三)前瞻研究方向。

        *、对灾害事故的把握要全面、加强对处置对象的分析。注重对力量部署、扑救对策、供水方案、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研究,比如:在进攻路线上,不仅明确进攻路线,还要明确退防路线;在力量部署上,不仅要注意各参战力量的任务分工,更要重视各参战力量相互间的协同作战;在供水方案上,不只明确取水、供水方式,还要对火场用水量进行估算;在注意事项上,一定要结合灭火救援对象的实际情况。

        *、从难从严、瞄准最不利、最复杂开展研究研判。灾情设定是前瞻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对力量部署、扑救对策等内容起着决定的作用。如果灾情设定过于简单,如不设置火情发展变化中易引起的次生灾害(如可燃液体的燃烧、压力容器的爆炸、危化品泄漏、建筑物的倒塌、人员伤亡、被困情况等),复杂火灾就并不复杂,没有起到做好打大仗、打硬仗、打恶仗的准备作用,很难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调查研究、科学研判,合理制定预案。预案的制定一方面要准确细致,保证质量,因此在制定某一份特殊火灾预案时要严格按照预案的六个基本内容(即基本情况、灾情设定、力量部署、扑救对策、供水方案、注意事项)进行制定,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有针对性、预见性设置灾情;另一方面要结合各类灾害现场的基本情况,应在力量部署方面多作文章,把各参战力量的任务分工与协同作战交代清楚,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对实战和平时的灭火救援工作更有指导意义。

        三、如何开展特殊复杂火灾和重大突发事件实战演练提升攻坚克难能力

        (一)紧扣任务设好灾情。

        从各类演练时的灾情设计看,普遍存在“规模偏小、曲度偏低”现象,锤炼队伍的复杂性不高,为演练先期埋下了“秀”的成分。为使演练贴近任务实际,在开展灭火救援演练的总体设计时,应紧扣部队能力需求,积极与有关力量沟通协调,搞好演练的顶层设计,科学设置演练课题和内容,切实提高演练效益,避免演练成“作秀”。

        *、依据预案设置好课题和内容。救援预案是处置灾害事故的基本依据,其灾情设置、处置办法、力量部署、战术措施是否符合需要,演练是评估的有效手段。所以,演练课题和内容应根据地方政府救援总体预案和部队类型预案、个性预案予以科学设置,针对预案中任务,积极提出既合理又可行的意见,使课题和内容既注重对部队处置能力的检验,又突出与地方政府、公安机关,以及各救援力量之间的联合协调,以期达到最佳的演练效果。

        *、以战例为参考想定演练课题和内容。“练战结合,以练促战”是训练的核心要求,战例是检验训练与实战之间紧密度的最佳中介和基本标尺。以战例为参考,将实战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在演练的规划设计中得到体现,在演练行动中加以磨合,才能真正做到把灾情描像、把行动搞实、把战法练活,使演练与实战紧密结合。

        (二)突出重点增强针对性。

        联合演练的组织涉及面宽,工作量大,为增强演练的针对性,应当把联合演练的组织指挥和整体救援能力作为重点内容,抓住关键环节,着力破解重点和难点问题。

        *、注重指挥效能提高。联合演练动用的力量多且分属多家,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十分重要。因此,在组织联合演练时,应构建贴近实战的指挥关系,按照任务的实际需要,编成指挥机构。同时,在演练中,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消防部队内部应实行垂直指挥,统一导调参演部队行动,进一步理顺对上、平行和对下接口,有效协调各方面的处置力量,增强协调控制力,尤其要把握好处于重点方向的部队行动能力,注意发挥整体效能,增强联合指挥意识,确保演练情况与实际处置行动相一致。

        *、确保演练力量快速投放。在实施联合演练中,应按照“五个第一”的要求,组织部队进行全员额、全装备、全要素、全建制出动。重点要研究演练如何在复杂区域,与公安、交通等当地相关部门的联动联勤,确保部队顺利快速到位。演练中,尤其要将投送兵力和物资装备作为演练的重要课题,具体研究如何组织有关部门和力量搞好空地接转和道路保障,提高部队远程快速到位能力。

        *、突出战法这个研练重点。消防部队作为应急救援专业力量,在联合演练中,要以提高“能力”为核心,重点研究解决关键问题的战法手段。如在建筑坍塌救援中,部队应紧密结合各自任务,加强战法研究,探寻有效的处置对策。在核生化救援中,要突出研究个人防护、侦查检测、洗消输转、堵漏措施、疏散转移等战法;针对大空间大跨度建筑火灾,突出研究内攻近战、外围轰击、攻放结合、疏散救人、倒塌搜救等战法;针对易燃易爆场所火灾,重点研练侦查防护、冷却保护、稀释排毒、工艺配合等战法。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完善罪犯分类制度的思考
  • 下一篇:关于消防部队推行公务卡制度的几点探讨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