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政工思想 >> 思想政治 >> 浏览公安
  • 当前基层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13年08月11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我国法律中关于公安机关性质的表述是: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机关和刑事执法机关。因此,公安机关是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这也是区别于其他政府机关的重要特征之一。坚持党对公安机关的绝对领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地方治安秩序的稳定是公安机关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公安机关的特殊地位和性质,公安机关在机构设置上、职务配备上跟其他政府机关有着本质的不同,处处体现了执政党对公安机关绝对领导的特点。时刻保持这支队伍的政治本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现实需要。要保持公安机关的政治本色不变,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公安实战的机构设置中,配备了教导员、政委等职务,就是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在公安队伍建设中重要地位,这也是其他任何政府机关都没有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当前公安机关基层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方向、方式、方法也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基层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不得不引起领导层和决策层的关注和思考。

        一、基层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政工队伍素质良莠不齐,职责不清是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弱化的制度性因素之一。基层派出所都设有教导员一职,是搞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队伍,也是强化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安排。但教导员这支队伍整体素质良莠不齐,职责不清直接导致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一些教导员对怎样搞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抓好基层的队伍建设思路不清,工作不力,教导员的核心、纽带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甚至有的教导员不会做思想政治工作,导致基层队伍思想不稳定,纪律涣散,工作拖拉,作风漂浮。教导员的职责不清,应该干什么,应该怎样干,哪些人能够担当教导员的职务都没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公安部、省厅都对所队长的任职资格和管理办法出台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唯独没有对教导员一职如何进行管理和规范,制度上的缺失,职责不清使教导员一职出现了谁都能当,干好干坏都差不多的尴尬局面。跑腿学舌,划表勒格,说了不算,算了不说,流行在教导员队伍中的一句戏言是对这支队伍职责定位的自我解嘲。

        (二)基层公安机关普遍存在重业务、轻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当前基层公安机关的工作异常繁重,各种专项斗争、治安管理、打击防范、维稳工作、信息化建设、警民关系等公安主业都需要基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公安主业完不成,所队长肯定要挨板子,重主业,轻思想政治工作就在所难免,思想政治工作在基层领导的心目中是非常虚无的,做到啥程度算好?啥样子算坏?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实际操作起来就是象征性的做做学习笔记,简单记录一下政治学习内容就算思想政治工作完成了,这与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相去甚远。

        (三)缺乏新鲜感和可操作性强的方式是导致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弱化的主观因素。思想政治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再是空谈马列,照本宣科的时代了。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基层民警的思想中普遍存在,警察的核心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基层民警面对的是最普通的百姓,改革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负面效应,导致基层大量的矛盾纠纷积累和爆发,社会矛盾的对抗程度越来越强烈,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执法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群众维权意识、觉醒意识增强,一些对抗性的矛盾,往往都在第一时间把基层民警推到矛盾的风口浪尖,都给基层民警的执法带来危机感和空前的压力,部分民警的集体荣誉感、职业自豪感在社会阴暗面的影响下已经迅速弱化和缺失,这种情况下,让思想政治工作简单的停留在学习一些大的理论层面,民警感觉离自己的现实工作和生活太远,太不符合工作实际。这就给基层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四)基层民警职务上升的空间和渠道狭窄导致上进心不强,工作动力不足,导致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难做。民警职务的晋升是涉及到民警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而公安队伍是公务员队伍中最为庞大的,公安领导职务“僧多粥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常常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职务的晋升是民警实现自身价值,获取更大的施展才华的舞台的必要动力。基层民警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晋升的空间和渠道过于狭窄导致基层民警工作动力不足,上进心不强。在职务晋升过程中,又常有民主测评一道程序,直接导致常年默默无闻在基层工作的民警处于劣势,基层派出所明显比不过机关,有的老民警在基层干了一辈子还是个副主任科员。这些示范效应直接导致年轻民警思想上的波动和不稳定,特别是处于35—45这个年龄段的民警,他们工作经验丰富,家庭负担较少,身体素质强,正是实现警察人生价值的黄金时期,如果这个年龄段的民警思想状态不稳定,直接导致基层队伍核心战斗力的下滑。这部分民警眼看职务晋升无望,就放任自流,和社会上的人员打的火热,经商做买卖,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成为其第一需求。这样的思想状态和心态,再多的说教,再细的思想政治工作都不能奏效。

        (五)基层民警工作压力大,现实困难解决不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之一。几年来,公安机关的三基建设、三项建设都为基层单位解决了很多现实困难和问题,基层民警的工作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一些制约基层民警工作的瓶颈性问题和困难仍然存在。上级公安机关在决策指挥、工作部署、工作方法和方式上跟基层有脱节的地方,各种专项斗争过多过滥,多头考核评比花样繁多,各种指标任务数照下不误,基层实战有效警力严重不足,值班备勤过于频繁,这些都导致民警疲惫不堪。拿海城市局所有的派出所为例,基本都是4—5天值一个班,大部分派出所值班时两名有效警力都难以保证,这样每名民警每个月在派出所值班备勤的时间占了近三分之一,双休日值班要占去近四分之一,治安复杂的派出所常常是值一夜的班,出了一夜的警,第二天还要接着处理手头的案件,高强度、大密度的工作量导致基层民警厌战情绪浓烈,这些现实问题和困难不解决,光靠对警察职业的热爱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教条式的说教更起不到良好的效果。

        二、做好基层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专业队伍建设。把那些有思想、有方法、有能力的优秀民警选到政工专业队伍中来,让那些和基层民警没有距离、有共同语言,能和基层民警打成一片的优秀政工干部担当重任,想基层民警之所想,急基层民警之所急,从细微处入手,抓好基层民警的思想政治建设,用春风化雨般的思想工作和方法,化解民警思想上的消极因素。相关部门要充分调研,形成制度规范,对基层政工干部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进行量化和明确,出台对教导员队伍的任用、选拔、交流、提升、管理的相关制度,确保基层政工干部队伍稳定、高效、有的放矢。

        (二)形成独特的、健康向上的警营文化,促进公安队伍核心凝聚力的养成。公安文化是载体,也是引领公安队伍健康向上发展的有效途径。由于基层公安机关属于派出机构,工作地点分散到各个乡镇,对于庞大的公安队伍来说,多给民警提供互相交流的载体和平台,形成健康向上的、独具特色的警营文化,显得至关重要。可以建立警营文化沙龙,让民警互相交流学习成为常态,经常搞一些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用以缓解基层民警工作的压力,使民警的身心得到休整。局领导在警营文化沙龙中和基层民警多多交流谈心,及时了解基层民警的思想状态,拉近和民警之间的距离,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民警绩效评价体系,给基层民警松绑。由于警力不足,基层民警往往都是身兼数职,社区(驻村)民警、国保民警、治安民警、刑侦民警等多个角色于一身,不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让民警无所适从,民警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属于什么民警,往往是刑侦系统考核了,自己是刑侦民警,治安系统考核了,自己又成为治安民警,社区警务系统考核了,自己又成为了社区(驻村)民警,上级公安机关的考核部门没有整合到一起,多头考核评价现象严重,往往是考核部门不下指标了,业务部门给下指标,民警多种角色集于一身,上级公安机关多头考核评价于一起,令基层民警产生任务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咬的消极思想。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广泛深入,上级机关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网上考核评价体系,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彻底给民警松绑,让民警以健康的、轻松愉快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去,这样才能使基层民警的思想状态得到调整,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四)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扩大民警非领导职务晋升的渠道和空间。囿于公安机关领导职数的限制,应该取得组织人事部门的大力支持,扩大广大基层民警非领导职务晋升的空间和渠道,形成长效管理考核机制,让民警有盼头,有上进的驱动力,从民警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出发,真正把警生问题摆到决策层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让基层民警感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让那些常年默默无闻在基层工作的民警看到晋升的希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基层民警思想浮躁,急功近利、情绪不稳的问题。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加强公安网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二)
  • 下一篇:当前基层队伍中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