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记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期,正是我长身体和学知识的黄金年代。然而,贫穷让我疾病缠身,动乱则让我没法好好学习。不论是在生理还是在心里,代谢系统仿佛充满了障碍,莫名其妙的痛苦似乎没法驱赶。结果是,焦虑惊恐的父母把我领进了一个又一个乡村医生的家,然后再带回大包小包的根类、皮类、花类、果类、虫类、苔类等等汇合而成的中草药。紧接着让我每天面对炉火上的黑色药罐,让鼻腔吸入一股股浓烈的中草药气味,然后十分难受地喝一碗又一碗怪味十足的中草药汁。直到吃药效果不大理想之后,父母最后把我送到了十里外一个以刮痧闻名的乡村医生家里,接受不打针不吃药的刮痧治疗。
很清楚地记得,那位长得有些凶悍的乡村医生通过一番四诊(望、闻、问、切)之后,随即拿出了一小瓶药水和一枚通了小孔的铜钱,随后用那枚铜钱沾一点小瓶中的药水,在我的后背和前胸的皮肤上不轻不重地上下刮了起来,感觉不痛不痒,甚至还有一点点的舒服感,我因此大为高兴起来,因为我就此可以告别吃药之苦。
后来的事正如我所愿,我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都几乎不再喝中草药汁,而只接受一个乡村医生的刮痧治疗,充满病痛的身体竟然慢慢地好了起来。常有的腰腿疼、腹痛、发痧、发烧以及脸部的炎症红肿也逐渐减轻了,随之而来的是全身充满了从未有过的活力。以至到我最后轻松走出那位刮痧医生的宅院时,我基本学会了根据病痛情况而在身体的哪些合适部位进行自我刮痧。但这点刮痧技术并非刮痧医生所传授,而是他的小女儿教会我的。刮痧医生在前来看病的人多时,就少不了要自己的妻子和小女儿来帮忙。她们的刮痧技术我也实在看不出与刮痧医生有什么区别。而从内心的真实感觉来讲,我倒是觉得刮痧医生的小女儿刮得更好一点,让人更舒服一点。我们虽然年龄相仿,但分别在相隔十几公里远的两所山村小学上学,因而在我到她家刮痧之前,我们并不认识。让人想不到的是,我们的共同爱好是喜欢看连环画,而且我看过的可能要比她多一点,因此她给我刮痧的时候,更多的是她听我讲。我甚至还给他大讲我正在阅读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记得在讲到“白茹的心”那一章时,她有些害羞而低下了头。而在讲到战斗英雄杨子荣最后中了匪首的无声手枪而光荣牺牲时,她眼含泪水禁不住轻泣起来……庆幸的是,当我终于讲完《林海雪原》之后,我也带着病情明显好转的身体走出了内心寒冷已久的“林海雪原”,对健康的渴望和对生命的向往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让我始终不大理解的是,刮痧还能治疗许多疾病。起初我怀疑治疗的作用是刮痧医生所用的那瓶神秘的药水,可后来从刮痧医生的小女儿那里了解到,那“药水”只是起一点润滑作用,里面只含有少量的中药成分,可以活血化瘀、减轻刮痧过程中的疼痛和预防感染。
七十年代末期,我考进县一中读高中时,竟与刮痧医生的女儿成了同学。记得见面的第一句话她就跟我开玩笑说:还时常发痧吗?我现在的刮痧技术可是更精湛了。我说我的痧啊早被你爸和你刮好了。后来的高中三年里,我们之间竟然没有发生什么早恋的故事。她因想学医而专攻理科课程,我则爱上写作而没完没了地阅读文学作品和不断抄写坊间流传的地下读物。后来她考上了医学院,而我则考进了一所师范继续我的写作与阅读之旅。毕业之后我们各自忙碌并各自有了家庭。
多年之后在一次高中老同学的聚会上,我一直想了解的有关刮痧的诸多问题终于得到了刮痧医生女儿的一一解答。
原来人体最大的器官是皮肤,它有代谢的功能,刮痧能使毛孔张开把体内的废物通过皮肤代谢出去。因此,“痧”实际上就是在皮肤下面看得见的一种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点和斑片,也就是渗出于血管之外的含有代谢产物的血液。体内如果有风湿之气,那么在刮的时候就会出“痧”。刮痧之所以能退烧和消炎,这主要是因为发烧时皮肤的毛孔都闭塞,刮痧以后使毛孔张开,里面的风寒可以排泄出来,所以有退烧的功效。而炎症局部都是一个充血、红肿、代谢产物积聚的表现,刮痧以后使局部的血液循环得到了改善,加速了新陈代谢,使局部的病理产物如细菌、毒素等可以更快地排泄出去,这样炎症就可消退。刮痧时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可以调整心肺功能,所以刮痧还可以治疗内脏的疾病。实际上刮痧是在调动人体内部的一种康复能力,人有病不一定就必须打针吃药,我们体内就有一个很好的大“药库”,这个“药库”也就是自身的经络系统……
一年之后的某一天夜晚,我接到母亲从老家打来电话,说当年给我刮痧治病的那位乡村医生突然去世了,前来送丧的队伍排成了一条从未见过的长龙……在电话里听着母亲一一讲述着刮痧乡村医生的医德时,我的眼泪禁不住地长流不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