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基层公安机关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思考

    时间:2013年10月22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专门力量,处在联系群众的最前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保民安、暖民心,是当前实现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本人结合工作实际,就基层公安机关如何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谈几点认识。

        一、准确把握为民、务实、清廉的科学内涵,切实增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动性

        为民。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当好人民公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是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务实。就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为党和人民辛勤工作,做出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政绩;就是要着力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做到社情民意在一线掌握、矛盾问题在一线解决、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党的政策在一线落实、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就是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就是要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多干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好事实事。

        清廉。就是要做到干部清正,自觉摒弃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就是要做到政府清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深入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就是要做到政治清明,保障人民民主和社会的公平正义,让社会各个不同的群体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二、清醒认识当前公安工作面临的形势,切实增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

        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公安工作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也给公安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社会维稳形势依然严峻。因企业改制、征地拆迁、非法集资、历史遗留问题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凸显,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不断增多,公安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二是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两抢一盗”及诈骗等案件已经成为侵财性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其犯罪的团伙化、流窜化、职业化、智能化特点日益明显,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任务艰巨。三是社会管理难度不断加大。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需要创新社会管理,特别是化解矛盾纠纷和特殊人群管教需要进一步加强。四是公安队伍素质有待提升。队伍中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执法不廉的问题依然存在,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和社会治安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公安民警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需要不断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亟待加强。

        三、紧紧抓住开展活动的五大载体,切实增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效性

        当前公安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打击犯罪、预防犯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因此,公安机关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紧紧抓住以下五个方面的载体:一是以继续深化“三访三评”大走访活动为载体。组织民警进社区、进村组、进企业、进重点场所,访民情、访民意、访民难、访民安,征集一批意见建议,获取一批案件线索,化解一批矛盾纠纷,整改一批突出问题,帮助群众解决一批实际困难,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二是以和谐平安创建活动为载体。群众看公安,首先看平安。公安机关只有坚持命案必破、黑恶必除、盗抢必打、毒赌必禁、逃犯必追、乱点必整的原则,才能保民安,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同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常态化巡逻防控机制,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的集中整治力度,努力解决突出治安问题,消除隐患,维护稳定。三是以执法规范化建设活动为载体。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实现法治、公平、正义的关键所在,重点要提高民警的法治意识、程序意识,提高民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创新管理和提升服务的能力,争取人民群众从每一个警情处理、每一个案件办理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重点要大力推进执法办案场所功能分区建设,并加强日常监管,真正实现执法办案“软件、硬件”的规范化。四是以加强社区警务建设活动为载体。社区警务工作优与劣和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成正比,当前,要全面开展以派出所和社区民警为重点的“民调评警”工作,组织民警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实现对辖区每一户居民、每一户群众、每一个单位,进得了门,见得着人,听得到声,交得了心,办得了事,保得了安,同时,最广泛的收集掌握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期盼、意见和建议,做到从群众最希望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实现公安工作水平和社会管理水平“双提升”。五是以便民利民活动为载体。公安机关各窗口警种都要结合实际,推出便民利民措施,简化办事程序,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创优经济发展环境,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取信于民。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审视某年公安题材小说
  • 下一篇: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思考(二)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