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政工思想 >> 思想政治 >> 浏览公安
  • 做好新时期基层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思考(三)

    时间:2013年10月24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是“三项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民警队伍建设、构建和谐警营是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前提,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需要长期关注和思考的重大课题。与过去封闭、半封闭状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相比,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情况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些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复杂多元的思想观念和利益要求。笔者认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出“九个一”的作用。

        一颗“定盘星”,锻造每位民警的忠诚。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党领导下的一支纪律部队,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政治和历史责任,其所有工作包括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自觉地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下,在各级党组织的组织下开展。公安机关必须将民警队伍的忠诚教育放在首位并坚持经常,充分发挥党总支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骨干模范带头作用。通过不间断的教育,增强广大民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因此说,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作为公安队伍建设的“定盘星”,指引着民警队伍永远恪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从警誓词。

        一座 “加油站”,提升每位民警的素质。提高民警队伍素质,是完成各项公安工作的强力保障。制定全年培训计划,开展 “轮值轮训、战训合一”大培训,组织民警学理论、学法律,练体能、练业务、练警综平台应用技能、练群体性事件处置,做到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练什么,使培训工作,更加贴近实际、服务实践、应用实战。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培训,为深入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确保办案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教育培训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稳定的教育培训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提升民警队伍建设的“加油站”。 

        一支 “催化剂”,激发每位民警的活力。胡锦涛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做人的工作。具体到公安机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民警为核心,了解民警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生活实际,全面掌握民警的需求和感受,努力提高民警的素质,这样才能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推动民警的全面发展。思想教育不仅仅是开会、学文件、读报纸,应从多种途径来开展。既要灌输政治理论,又要开展实践教育;既要加强正面教育疏导,又要注重反面教育警示;既要注重严格管理,又要落实从优待警;既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民警工作中,又要把思想教育延伸到民警家庭、生活和8小时之外。政工、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各业务部门、各基层单位领导班子都要真正落实一岗双责,“一把手”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班子成员要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各项公安工作的全过程;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众组织也要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在党委领导下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思想政治工作局面,确保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场 “及时雨”,滋润每位民警的心田。人都是有荣誉感、成就感的。恰如其分地应用激励机制是充分调动民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金钥匙”。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用好激励机制,用奖励弘扬先进、惩处鞭策落后的方法,营造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工作氛围,使广大民警切实感到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对民警首创的经验、取得的成绩、突出的事迹,要及时表扬肯定,大张旗鼓地宣传鼓励,让民警充分体验干事创业的成就感,激发民警的旺盛斗志。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努力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建立能上能下、充满活力、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从政治上体现从优待警。要坚持“真抓、早抓、主动抓”,坚持正面教育、正面引导,把注重理顺民警思想情绪,注重发挥民警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队伍活力,充分调动民警积极性,培养民警自律意识,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来抓,通过关心人、理解人、教育人、帮助人、激励人,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让民警在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中不断受到教育提高。

        一座 “避风港”,缓解每位民警的压力。 公安民警承担的是高压力、高风险、高强度的社会工作,他们的身心健康问题比普通人更为突出,我市每年都有一些民警累倒或病倒在工作岗位上,还有为数不少的民警因家庭困难或因病致贫而长期劳心费神。为此,各级公安机关领导要全力为民警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切实减轻民警工作压力,通过合理配置警力,科学使用警力,实施科技强警,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要最大限度地落实从优待警,不折不扣地执行民警休假、体检制度,健全民警医疗保险制度,帮助克服工作中的困难,丰富业余生活,沟通交流感情,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及时打击侵犯民警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要积极开展家访活动,及时了解民警家庭生活情况,体察民警疾苦,做到生病受伤必访、家庭婚丧必访、家庭不和必访,并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民警家属、子女就业、上学和生活上的困难,解除民警的后顾之忧。

        一座“连心桥”,敞开每位民警的心扉。各级党组织和政工干部要树立平等、民主的观念,通过经常性的交心谈心,掌握民警真实的思想状况,换位思考体谅民警的难处,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愿望,尊重和采纳民警的合理意见。要正确对待民警的不满情绪,多做释疑解惑、化解怨气的工作,多做宣传引导、耐心说服的工作,多做统一思想、凝聚警心的工作,使民警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如果没有满腔爱心、没有乐于助人的精神,是很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如果各级领导干部、政工干部把一个单位当作一个大家庭,把同事都看成是自己的兄弟姊妹,用真挚的感情和实际行动来关心人、帮助人、教育人,做到诚心、交心、知心、暖心,在加大工作任务的同时,更多地关心爱护同志,在从严治警的同时,更加注意从优待警,就容易被民警接受,就一定能形成心齐气顺、团结拼搏、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一盏“警示灯”,注视每位民警的动向。公安民警直接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如果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很容易栽跟头。所以,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随时掌握民警异常动向、随时发现苗头、及时化解思想矛盾的能力。帮助干警化解思想包袱,除了心理疏导,更应该从务实角度出发,与帮助民警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以此凝聚警心、振奋警心。我们要从主动防止违法违纪、增强民警免疫力出发,积极教育帮助民警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地位观、权力观和利益观,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情趣。尤其要注重调动民警自律意识,使广大民警意识到监督无处不在,杜绝侥幸心理,时刻自我警惕、自我戒备、自我约束、慎行慎独,做到不放松、不放纵、守规矩。还要不断加强对广大民警的执法教育、实战教育、科技教育、群众工作教育,确保公安队伍正确履行职责。

        一座“文化站”,陶冶每位民警的情操。大力加强警营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广大民警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警营文化的育警的作用,使民警养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公安队伍中藏龙卧虎,要乐于和善于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大家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活跃警营文化生活,使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警营文化的载体多种多样,适时组织登山、乒乓球赛、篮球赛、书法、绘画培训等丰富多彩的警营活动,立足实际建立荣誉室、健身房、电子阅览室等场所,有条件的单位建立警官俱乐部,丰富民警的文化生活、陶冶民警情操,进一步提高民警警体素质,增强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着力培养民警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增强民警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一条 “红绶带”,衡量每位民警的业绩。“言传不如身教”,各级领导班子要带头讲奉献、讲服务,带头勤政廉政、严格执法;班子成员之间要团结共事、坦诚相待,以一言一行感染广大民警。狠抓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注重引导民警牢固树立争先创优,永不言败,昂扬向上的坚定信念,牢固树立“围着红旗转、瞄着第一干”的争先意识,牢固树立“小岗位要有大作为”的进取精神,牢固树立“看见第一眼就红,拿不到第一脸就红”的集体荣誉感。要通过培养和树立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标兵能手、先进典型,使广大民警学有榜样、赶有方向,激励民警争先创优。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当前基层队伍中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下一篇:市公安局2013年政治工作总结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