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铁路公安队伍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二)
铁路公安文化是公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近年来,铁路公安文化建设无论是其多姿多彩的实践活动的开展,还是其理论上的研究和构建,都呈现了良好的局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就铁路公安文化建设提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铁路公安文化建设要以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为龙头 铁路安全文化是铁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的铁路运输安全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或培育塑造的,具有鲜明铁路行业特色的,为广大干部职工普遍认同,遵循和接受的,以安全价值观念为核心的安全思想意识、道德规范、管理理念等因素的总和。要准确地把握铁路安全文化的主要功能和特征,这就要求作为为铁路运输安全生产服务的铁路公安机关一定要以铁路安全文化为龙头。围绕这一核心作文章。笔者认为以铁路安全文化为龙头的铁路公安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抓好“三基”建设。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是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石。抓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必须要抓住关键。这个关键就是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众所周知,在铁路公安机关,所谓基层就是指线路派出所或警务区等,这些基层战斗实体是维护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是打击违法犯罪的第一把尖刀、是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平台。把这些“防线”、“尖刀”、“平台”铸造得更刚强,我们铁路公安机关履行为铁路跨越式发展保驾护航的责任就更出色。抓住了基层就抓住了重心。所谓基础工作,既包括公安业务工作的基础,也包括队伍建设的基础;既包括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也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等“软件”建设;既有专门工作,也有群众工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稳固,牢不可破。把这些基础工作打得更牢固,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就发挥得更充分。例如:我局开展的线路治安“红、黄、橙”三色区域基础工作就是非常具体的线路治安基础工作。所谓基本功“就是指民警应知的基本知识、应会的基本技能、应有的基本体能,是民警胜任岗位、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本领,是民警个人素质的综合反映。”对于基层所队民警来说,苦练基本功就是要做到“三懂四会”: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会擒拿自卫、会执法执勤、会管理服务、会做群众工作。练好了基本功,我们做各项公安工作就会得心应手,完成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保卫任务就会游刃有余。因此,抓好了基层、打好了基础、练好了基本功,我们的基层基础工作就做好了,我们的公安队伍就会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二是抓好行为习惯。要按照正规化建设的要求着力培养广大民警的职业道德,养成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行为习惯。要深刻理解正规化建设的含义。所谓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就是根据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和工作特点,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在公安机关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管理方式等方面实现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使公安机关指挥畅通、运转协调、工作高效。而正规通过他们的自主活动,自觉、自愿、自发地把学习贯彻公安工作的始终,通过各种有形、有声、有色、有益的活动,把他们8/h时以外的兴趣吸引到学习上来。四是抓好先进典型。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用典型引路,是加强队伍建设,激励于部民警斗志,唱响队伍主旋律,提升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强有力抓手。要大力开展选树身边典型、学习身边先进活动,积极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浓郁氛围,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导、带动作用,弘扬队伍正气,奏响队伍强音,为推动整体工作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铁路公安文化建设要以人文精神为底蕴 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是一种文化的价值标准,是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一种对人的生存、价值、权利、命运的注重与关怀。它关注并维护人在现实世界中的价值与意义,关注人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等。它主张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权利、实现人的目标,探求更符合人类理想的生活方式,体现人类对人生理想和价值意义的追求与确认。可以说,人文精神是公安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缺乏人文精神的公安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必然缺乏后劲,缺乏人文精神内涵的公安文化活动必然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功效。 以人文精神为底蕴,体现在铁路公安文化建设中具有更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铁路警察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的。有铁路的地花剑设则是为实现正规化所确立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要内容。实现途径及相应实践活动的总称。要在正规化建设框架体系的指导下,对各种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完善,把各种理念有机融入到具体制度中,从而形成具有我局特色、体现以人为本意识和现代公安机关要求的制度体系。建立铁路公安道德规范、民警行为规范、警种服务行为规范和团队管理规范,培育民警良好的仪表、语言和行为礼仪,塑造铁路公安新形象。三是要抓好民警的教育培训,在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上下功夫。要在现有条件要更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实现教育训练内容的实战化。要按照“面向实战、讲求实用、追求实效”的原则,本着“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训什么,差什么、补什么”的指导思想,切实增强教育训练内容的针对性。训练中第一要分警种、分专业培训。根据不同警种、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突出相应的培训内容。如刑警应加强现场勘查、搜查、抓捕、审讯、射击等技能的培训,治安民警应突出查缉、盘查带离和法律文书制作、案卷制作装订等内容的训练。第二要区分层次。领导干部要突出指挥决策、领导管理艺术的学习,一般民警应突出岗位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机关民警应增强公文写作的学习和协调、沟通能力的训练,基层民警则应侧重做群众工作能力的培养。第三要突出警务技能、体能训练,保证民警有足够的训练时间和强度,确保教育训练适应公安工作的需要。要把集中培训与个人自我提高有机结合,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把向书本学与向实践学结合起来,促进民警之间互相研究、探讨,要塑造终身学习型民警,方就有铁路警察,有列车的地方就有铁路警察。点多线长工作条件艰苦,这更需要以警为本,既要从严治警,更要以情待警。在公安文化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民警的思想道德、警务技能、精神面貌决定了公安文化的整体水平。因此,公安文化建设必须以警为本,一切为了民警,一切尊重民警,关心民警,爱护民警,保证民警的心理健康,关怀民警的情感世界,促进民警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全面的发展,调动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民警去追求更为科学的人文精神、人生价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拓展、丰富民警的人生价值内涵,帮助民警建构文明、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帮助民警正确认识和把握公安工作的规律,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人的建设,不断提高公安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以人文精神为底蕴,体现在公安文化建设中,就是以民为本,既要保障人权,也要尊重人权,把执法为民的思想根植于每一个警种、每一个民警身上,落实到每一个执法环节中,切实作到人民公安为人民。公安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要从增进人民的感情入手,从深入开展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的教育入手,从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入手,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各项执法工作中,让民警“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去工作,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满腔热情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公安文化建设中要以民为本,就是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机制和方法,防范和杜绝“发生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努力把握公安文化的丰富人文精神内涵,牢固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使公安文化建设真正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公安文化建设要以人文精神为底蕴,就是要把人文精神内化为民警的精神品格。人文精神总是直接地体现在人的人格力量、人格素质上。它可以表现为道德、良心、意志等。虽然它并不等于道德、良心和意志,但它是道德的依据,良心的根基,意志的支撑点,而这些又是公认的人格的主要构成要素。在现实社会里,每一个民警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生活,无时无刻不受一定社会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在社会的实际运行中会遇到许多矛盾、失衡、失序的问题,如当今的中国还存在着“物欲化倾向:重物质,轻精神;粗俗化倾向:向原始的、本能的方向复归;冷漠化倾向:灵魂的瘫痪;躁动化倾向:情绪化和非理性;无责任化倾向: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浮夸虚假化倾向:经济功利性取向”等不健康的社会心理和精神危机问题。因此,公安文化建设就是要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提升民警的精神品格,注重民警坚强意志的锻炼、高尚品格的培育,使民警以健康的人格承担时代所赋予的重任。三、铁路公安文化建设要以完善四大文化体系为支点精神、管理、服务、环境“四大文化”反映了铁路公安的本质要求,包涵了铁路公安文化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具体内容。
铁路公安文化建设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使以安全为文化的龙头的“四大文化”体系进一步完善。起到对安全文化“龙头”的支点作用。 一是体现职业特征的精神文化建设。所谓警察精神文化是指警察群体在长期的警务实践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警察群体意识、社会警察意识和警察文化观念的总和。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肩负着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维护国 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公安机关的性质决定了警察文化建设尤其需要确立精神文化为龙头,建设政治坚定、忠于职守、勇于奉献、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要教育引导广大民警时刻牢记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全力做好维护稳定工作,切实加强铁路治安工作,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大力加强公安基层工作,积极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要教育广大民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感、自豪感、荣誉感,树立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观念,培育我局群体警察风貌和警察形象,培育科学的警察领导作风和先进警察英模,培养各方面专门人才,全面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铁路运输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开展精神文化建设,培育出能够充分代表和反映呼铁公安警察风貌的呼铁公安精神。 二是体现队伍正规化的管理文化建设。现代警察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指挥灵敏、反应迅速、处置得当这是现代社会条件下公安机关及时有效地紧急处理突发性重大政治、刑事、治安事件和严密组织重大保卫事项的必然要求。要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以人为核心,充分发挥现代警察管理职能,要确立组织的基本目标,确定轻重缓急,制定实现既定目标的战略。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促进实现既定目标。保证组织的各分支机构互相配合工作,以达成共同的目标。分派具体任务并保持一个有效的监督系统,保证工作以科学的方式进行。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理论素养、科学决策能力、务实工作作风和驾驭全局的本领,努力建设“四好班子”。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先进的现代公安管理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深厚理论功底的“知识型’管理者。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精细管理意识,提高精细管理水平,引导广大干部民警增强“不推卸一次责任,不迁就一次失误,不放过一个细节”的责任意识。要运用现代管理学、行为科学等新型理论,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形成特色鲜明、贴近民警、贴近实际的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和实施人才强局战略,引入竞岗竞级,增强广大民警在平凡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的意识。通过管理文化的建立实现公安机关指挥畅通、内务规范、工作高效、保障有力。 三是体现宗旨意识的服务文化建设。人民警察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机关的根本宗旨,是人民警察队伍一切职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要求人民警察要对法律负责、对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的公共安全利益负责;要求人民警察立足于岗位真诚、热忱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要紧紧围绕如何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拓宽为人民服务的途径;提高执法服务的质量这个中心,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警察服务文化的根本标准。以打造铁路平安线为重点,重新修订各岗位、警种的文明服务标准,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培育全员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共同愿景。 四是体现警营特指的环境文化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我局警察环境文化建设的步伐。要使人们置身于呼铁公安的警察环境中便立刻从其警察建筑的风格、标志、空间设计、色彩调节等环境氛围中感受到呼铁公安警察文化的内涵。外部环境。如院落、卫生、绿化、整洁等要给人以愉悦感。娱乐环境如图书室、阅览室、健身房要体现温馨感;标志性环境如机关或基层所队大门、橱窗、雕塑等要体现敬崇感;调查取证、侦查讯问、强制措施等空间要有威严感。总之要力求环境优美、格调清新、突出文化品位、体现人文关怀从而达到保护警员身心健康,激发警员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总之,铁路公安文化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为铁路运输经营发展服务的基本原则。以提高民警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主要任务;以培养民警良好的价值共识、正确的道德意识和科学的理想追求为主要目标。进一步适应铁路跨越发展的需要,为铁路公安创新发展、和谐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