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化育警增强公安队伍软实力的思考(二)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兴国做出战略性部署,吹响了文化兴国的进军号角。文化建设在国家战略层面的意义进一步凸显。同样,公安文化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公安队伍发展的动力之舟,是公安队伍的灵魂所在,公安文化建设水平是衡量公安队伍软实力的重要参数。公安队伍凝聚力的大小、战斗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支队伍是否具有坚强有力的文化。因此,大力繁荣发展公安文化,以“文化育警、文化励塑警、文化强警”的思想理念,注重提升公安队伍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内涵,造就一支讲政治、精业务、有文化、有内涵的高素质精英团队,是新形势下公安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育警的深刻内涵 文化育警是近几年公安机关在加强队伍建设过程中提出的一项富有时代特色的重大举措。它对加强和改进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培育民警队伍的共同理想信念,促进公安工作改革和发展,具有极其深远而重要的意义。文化育警具有鲜明的警察职业特色,是带有警察独特风格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工作理念和文化环境等的综合体现。通过它的调节功能,能够陶冶民警情操,缓解民警生理、心理的疲劳,满足民警文化生活的需求,在增强民警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全面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改善公安队伍管理和塑造警察良好形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广义上讲,文化育警是指通过一切有助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审美情趣、科学的思维方式,全面提高民警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的活动。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用公安文化培养人、教育人、引导人,通过文化熏陶,使民警在执法、服务过程中,在言行举止上展示出公安民警特有的睿智勇敢、无私奉献等精神,肩负起打击违法犯罪和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使命。简单地说,培养警察气质、体现警察文化,就是文化育警。“文化育警”的提出和定位,从根本上说是警察队伍走向人文管理的深化。它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教育人为基本原则,主张通过必要的组织、规章制度等手段对民警实行硬性的管理外,同时更要采取启发、诱导、对话与示范等方法对民警进行软性管理,以充分调动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民警共同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和主体意识、形象意识,增强警察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文化育警对提升公安队伍软实力的积极作用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用三个“越来越”突出强调了文化的重要地位。在新时期,加强公安文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文化育警不仅仅是满足人民警察精神生活需求的事业,也是一种生产力和战斗力的体现,能充分发挥并放大公安文化的推动作用,最大限度地释放文化生产力,通过文化育警的渗透发展,推动并加速公安队伍建设的全面发展。在警营综合实力当中占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位置。 (一)文化育警是打造和谐警营关系的客观要求。和谐警营关系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为着力点,在群众中塑造良好的形象,提高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和荣誉感,进而获取公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以利于各种工作的顺利开展,就此而言,不论是公安保卫工作还是队伍建设的长足发展,都有赖于先进公安文化给予的推进和支撑。因此,注重培育公安主流文化,推行“文化育警,文化兴警、文化强警”战略,才能增强队伍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民警察队伍。 (二)文化育警是创新队伍管理模式的有效载体。文化育警简言之就是在队伍管理中施行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运用各种文化手段去教育民警,其在引导管理者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其不同于枯燥的说教,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是“以警为本”的现代管理模式。文化育警的管理效能在于以一种间接影响的方式感染民警、引导和规范民警,使民警的思想行为与警营文化的要求趋于一致,有利于促进公安队伍管理水平的提高,能产生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效益。 (三)文化育警是增强队伍凝聚力的重要途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公安文化能够有效地沟通民警的思想和感情,使民警产生警察职业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对集体的归属感,有利于提离广大公安的主人翁地位。蕴含先进文化思想的文化生活,能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于潜移默化之中激励人、鼓舞人,激发民警献身公安事业的热情和建功立业的事业心,并通过强烈的文化舆论氛围,进一步培养警察的核心价值观,使民警产生自我心理约束和有效的自我行为控制,使整个队伍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并将这种力量转化为工作力,带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对文化育警建设的建议和思考 “文化”是根本也是载体,“育警”是手段也是途径,通过大力加强文化育警建设,充分发挥公安文化在队伍建设中的引擎作用,造就一支业精技强的高素质警察队伍,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公安民警,从而提升整个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是终极目的和最终结果。 (一)坚持“一个导向”。周永康部长指出:“加强公安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公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是重大的政治原则。” 坚持用先进的文化教育引导民警,是公安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要以警为本,要把民警看作是公安工作之本,看作是有巨大潜力的资源之本,爱护民警的身体和生命,关心关爱民警,保障民警的基本工作和生活条件,通过科学部署警力最大限度地降低民警劳动强度,让民警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部局张庆和书记在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军队如此,警营亦如此。文化育警是提升民警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有力保障。近年来,昆明铁路公安处党委在文化育警这方面作了很多的实践和探索,提出了“构建和谐公安处”的奋斗目标,在全处实施了“走廊文化”、“建设花园式所队”、“列车春晚”、“好警嫂评选”、“和谐家庭评选”、创建“五好和谐派出所”等一系列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育警新举措,充分体现了“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和谐主题,在全处营造了别具一格的文化氛围。在这种先进文化的导向和氛围下,全处民警身心愉悦,快乐地投入工作,逐步实现了公安文化由“传统型”向“现代型”、“单一型”向“综合型”、“娱乐型”向“育人型”的转变,目前,全处公安文化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是,文化育警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虽然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一蹴而就。笔者深信,在上级领导的统一指导下,在全处广大民警的积极参与下,*公安的文化育警建设肯定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