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政工思想 >> 人事队伍 >> 浏览公安
  • 对县级公安机关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时间:2013年10月27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近年来,随着科技强警战略的深入实施,公安机关科技装备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安机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科技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但比之于公安科技硬件建设的谋划和投入,县级公安机关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显得明显滞后。

        一、县级公安机关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技术人才偏少。以分宜县公安局为例,近年来,在分宜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局通过招考、调入民警及文员,警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补充,全局民警职工达到了***人。但公安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刑事技术、计算机等方面的人才却相当匮乏。该局刑侦技术室**年被评为一级技术室,也只有技术人员*人,其中高级工程师*人,助理工程师*人,其他基层所队的技术力量就更加可想而知。同时,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也极为短缺,全局全日制本科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仅有*名。以指挥中心为例,该部门负责县局的公安网络和网上办公系统等多项业务,以及指挥中心各种设备的基础维护,并参与了“天网”工程的技术指导,所承担的工作内容繁杂,工作量大,在岗的技术人员也仅有*人。

        *.专业素质不高。当前县级公安机关内为数不多的技术人才中,绝大部分都不是科班专业出身,半路出家者居多,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技术学习。基本只能应付一些简单的技术工作,这也是基层公安机关真正利用科学技术打击犯罪比例不高的因素之一。同时,由于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科技人员年龄结构老化,导致知识更新速度慢,业务创新能力降低。公安软件开发、区域联网、资源共享等工作根本无从谈起。县级公安机关在预防打击金融、计算机、网络、公共信息安全等领域的高智能犯罪活动较为乏力。

        *.人才队伍不稳。技术类岗位相对来讲比较稳定,在公安机关从事技术工作尤其需要稳定。俗话讲“三年进门,六年小成”,特别是刑事技术工作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周期长,见效慢,短则*-*年,长者*-*年,致使新技术人员难以胜任现任工作,在刑事技术工作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但一直以来,县级公安机关技术人才都存在流动性大、调整频繁等问题,特别是技侦人才尤为突出。如分宜县公安局本来就少的具有工程师等技术职称的人员,目前有*人调整到其它岗位。一干三年的技术人员很少,以致技术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二、县级公安机关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公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流动不畅。一方面有真才实学的正规院校毕业生大都不愿到县级公安机关,特别到一些边远贫困地方从事技术工作。公安机关为招聘人才时虽煞费苦心,但在专业技术人员引进方面的选择权非常有限,得不到最想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大部分地方县级公安机关专业技术工作有名无实,更多是应付、维持和配合上级公安机关的科技开发与创新,公安技术人才也大都是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公安民警都不愿从事技术工作,认为难出成效,没有出息,导致出现年老的不想干,年轻的不肯干的局面。

        (二)公安专业技术人才待遇普遍不高。一是公安机关现有的薪酬体系很少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水平挂钩,没有把人员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作为收入分配中的重要因素体现出来。二是存在对公安技术人才的政治待遇重视不够,落实不力,技术人员行政级别低,难以被提拔任用,被提拔任用的技术人员少之又少,在民警中普遍认为从事刑事案件侦查工作往往从事刑事技术工作更能被提拔任用。

        (三)公安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少数公安机关对犯罪活动的高智能发展趋势和治安形势的发展变化认识不足,表现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没有把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公安业务推进支撑点之一进行重视和投入。在对公安专业技术人才进行专业培训、深造的经费投入不够,部分地方根本无暇顾及技术培训工作。有些地方即使开展了此项工作,但大多是内部组织,起点不高,效果不大,缺少一个完善的、发展的培训规划。同时,没有把对普通民警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作为警务培训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造成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应付和解决大量应用操作层面的问题,无形中牵扯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力。

        三、对加强公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第一、筑巢引凤,从“人才引进”环节谋求突破。一争取支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将公安专业技术人才建设纳入当地科学发展规划和组织部门的人才储备库,统筹兼顾,在人才引进、经费投入、各种待遇上予以重点保障。二积极引进。对公安机关确实需要、专业精湛的人才要积极争取组织人事部门的支持,力争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大胆引进。三各尽其才。通过内部交流,不断优化专业技术岗位人才,形成“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良好氛围。

        第二、多管齐下,从“人才流动”环节狠下功夫。以工资福利引导人。确保现行技术津贴全部落实到位,并积极探讨和建立以警衔工资、职级工资为主,专业技术职称工资为辅的工资体系。对一些在公安科技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高级人才,可根据其贡献大小,给予数额不等的特殊津贴。以物质奖励激发人。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奖励机制,对在公安专业技术领域敢于创新、业绩突出、成果显著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较大数额的物质奖励。以政治待遇留住人。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对公安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志要予以立功或授予荣誉称号,更要提拔重用,不断增强公安专业技术人才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同时,积极探讨和建立专业技术职称与非领导职务、警员职务挂钩的职务晋升模式,吸引更多年轻有为的民警加入到公安专业技术队伍。

        第三、内外兼修,从“人才培养”环节深挖潜能。在公开招录,大胆引进人才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警力和技术资源,加大培训力度。对内,在公安机关内部采取以点带面的形式,开展各种形式的短期公安技术培训,由公安专业技术人才或聘请专家授课,以实用实战为主,为公安专业技术人才建设培养更多的后备力量。开展岗位资格培训,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警种和岗位,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对外,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对已被录取接受高等继续教育的民警,采取部分或全部报销学杂费的优惠政策。同时,妥善解决工学矛盾,为民警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投入个人深造,鼓励优秀青年技术民警到高等学院学习专业技术,逐步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关于当前县级公安机关队伍建设的调查思考
  • 下一篇:关于加强我市公安政工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三)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