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派出所治安情报信息的几点思考(二)
在社会转型期间,各种社会矛盾相对突出,如何做好治安情报信息工作,及时准确掌握各类矛盾信息,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派出所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强化治安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笔者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派出所治安情报信息工作谈几点认识,以供参考。
一、当前派出所治安情报信息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派出所围绕各项中心工作,不断强化治安信息员队伍建设与管理,健全完善治安情报信息网络,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派出所治安情报信息工作与现实斗争的需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
一是意识不强、认识偏差。一些基层民警没有正确认识治安情报信息工作与其他公安业务工作的内在关系,片面认为治安情报信息工作是软任务,可有可无,人为地把情报信息与其他业务割裂开来,把收集情报信息看作是额外的负担,以至出现了为完成任务而收集情报信息的情况。如:在开展入户访查中,相当一部分基层民警为了完成入户访查任务,而坐在派出所内根据户口底册中的内容填写入户访查表,致使一些重点人口、暂住人口漏管、失控,发案后民警提供不出线索,有了线索却找不到人,辖区内有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民警却一无所知,甚至有的民警对辖区发生重大情况都没有及时掌握等,造成工作上的被动。
二是方式陈旧、触角不灵。随着形势的发展,对外来企业、宗教组织、上访群体、房屋拆迁、场所管理等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缺乏控制力量。如:按照行业场所管理要求,派出所要在行业场所中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中发展治安信息员,有计划、有步骤地物色、布建治安耳目,并建立其严格的使用、培养、考核制度,广泛收集辖区治安情报信息,努力获取行业场所中深层次治安情报信息,充分发挥对行业、场所的阵地控制。但目前,一些基层单位在这方面的治安情报信息寥寥无几,以致在行业场所中出现卖淫嫖娼、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民警都没能掌握。
三是内容单调、粗放经营。目前,绝大多数单位收集上报的治安情报信息存在着“五多五少”
现象,即案件信息多、动态信息少;事后信息多、预警信息少;浅层次信息多,深层次信息少;单一表象类信息多、综合分析类信息少;治安刑事类信息多、影响治安稳定类信息少。整合性、共享性差,各自为政,粗放经营,低水平运作情况较为普遍。如:在群体性事件中,一般都要经过潜伏期、形成期和爆发期阶段,但一些基层民警对深层次的内幕性的信息,获取较少等,没有预测到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一旦爆发,始料不及。
四是机制不全、缺乏研判。一些基层民警对已经采集到的情报信息缺乏综合的分析、研判,不能及时、准确地辨别情报信息的真伪,并从中提炼出带有倾向性、苗头性和规范性的高质量情报,大量治安情报信息处理工作仍停留在统计报表和简单的案件串并的层面上。特别是对治安情报信息的储存积累重视不足,往往存在一事一议的现象,缺乏对情报信息进行长期、跟进、追踪式的综合分析、专题研判和系统研究,各种治安情报信息的实际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五是水平不高、效益不大。具体表现在:一是部分实战民警认为网上指导实战的信息不多,实际效益不大,对从公安信息网获取和应用信息的意识不强;二是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网上作战能力不强,对网上排摸、网上查证、网上串并、网上控嫌、网上缉捕等新战术、新战法没有很好地掌握起来;三是民警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这是基层所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民警不会熟练使用电脑,不少基层实战单位不重视信息的采集和录入工作。
二、对加强治安情报信息工作的几点认识
派出所治安情报信息工作只有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治安形势,主动把握工作大局,才能更好地发挥治安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引领实战和服务决策的作用,从而达到信息强警的作用。
一是牢固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意识。要转变治安情报信息工作无关紧要的错误观念,不断强化“情报主导,精确打击,有效防控”的理念,着力在解决四大瓶颈,规范四大流程,落实四大保障上下功夫。解决“四大瓶颈”即:信息意识薄弱、基层基础薄弱、警务方式陈旧、经费投入较少等瓶颈。四大流程即:抓好信息库建设、情报信息数据化加工、情报信息分析研判和情报信息转化应用。四大保障即:经费保障、技术保障、勤务保障和考核保障。
二是切实提高情报信息资料质量。治安情报信息要做到“灵、准、快、广、深”,达到及时、准确、全面的要求,必须进行多渠道采集,广选精择。采集重点应围绕治安管理中心工作任务,重点反映上级关注焦点、治安工作难点和群众反映热点,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从中捕捉那些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等高质量情报信息,力争做到对各类情报信息未动先知,提高对现行违法犯罪的发现和控制能力,实现以动制动。
三是注重情报信息的时效性。治安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信息时效的重要性,工作实践证明,超前、及时的信息能为我们赢得宝贵时间,使我们的工作掌握主动。相反,一旦贻误了重大情况信息的上报,迟报信息本身不但失去了应有价值,也会给工作造成被动和问题的最终解决带来困难。为此,信息报送要求做到宏观信息抓广度,微观信息抓深度,突发信息抓速度,同样问题抓角度。
四是建立健全情报信息分析研判制度。治安情报信息的分析研判是信息运行各环节中的关键点。要牢固树立主动意识和运用意识,建立信息警务理念,把治安情报信息采集作为起点,从科学、深入、及时三方面要求入手,努力研判违法犯罪的活动轨迹,充分发挥情报的主导功能,推进打防控一体化。要立足于对本地违法犯罪活动规律特点的分析研判,准确揭示犯罪主体、发案区域、重点时段等要素的轨迹和规律,为刑侦民警发现串并案件的线索提供条件,为治安民警提供打击、控制的重点对象,为社区民警提供防范宣传的素材,为巡逻民警划定重点管控的时段区域。
五是营造积极应用情报信息的良好氛围。要坚持“应用至上、效益为本”的原则,大力培养治安民警运用网上排摸、串并、查证、缉捕等新战术、新战法的意识,积极推行以案、人、物、证、线、场所等信息为起点的主动进攻型作战方式,通过相关数据库与暂住人口、旅馆业、出租房屋、网吧、车辆维修、典当寄售、废旧物品收购、二手手机市场等行业信息及其他社会相关信息系统进行实时关联比对,努力把治安情报信息转化为警力、转化为效率、转化为战斗力。同时要按照“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应用、全警受益”的总方向,加快推进“信息基础化、基础信息化”步伐,实现基层基础工作与治安情报信息工作的良性互动。
六是加强情报信息工作的队伍建设。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治安情报信息工作在派出所治安预警、控制犯罪和侦察破案等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加强隐蔽力量、治安耳目和治安信息员、外来人口信息员、企业场所行业信息员、涉外联络员建设,既要讲究数量,更要注重质量,通过物建、调整、充实,消灭空白点。同时要增加情报信息工作的科技含量,从而建立起“以隐蔽力量、治安耳目为骨干,信息员队伍为基础,科技为依托,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布局合理,触角广泛,覆盖社会面”的情报信息网络。同时,要通过加强培训,逐步在全体民警中普及信息采集、录入和应用知识,最终达到人人都“能录会查”。
总之,要坚持从派出所具体细致的工作中灵通情报信息,在治安管理防范中及时发现情报信息,在打击违法犯罪中努力深挖情报信息;坚持从人口管理中灵通情报信息,采取多种方式,广泛收集掌握各种治安情报信息;坚持从公安专业手段中灵通情报信息,加强治安耳目、治安信息员的物建和使用,畅通信息渠道,拓宽信息范围;加强网上情报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信息灵通与共享。只有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人、财、物流的信息,才能夯实派出所的基层基础工作,才能在广泛占有情报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将信息转化为现实战斗力。
相关文章